![]()
水月雨
M4P-MTM
类型:无源监听音箱
售价:¥1999/只
“抛去‘无源监听音箱’这个硬核的名头,仔细把玩过M4P-MTM后,你其实会发现它并不是一款只适合出现在专业录音棚和音乐人桌面上的产品,反倒有很多小设计都是为烧友而打造的:双线分音的玩法、自带EQ的官配功放、搭配性极广的声底……每种元素都在鼓励着玩家们去探索,去折腾。”
不知不觉,水月雨的第一款音箱M4P-MTM已经面世快一年了,作为最早的一批玩家,蛋蛋在这段时间里尝试了多种不同场景和搭配玩法。可以说,作为一个耳机品牌在音箱领域的初次尝试,M4P-MTM的完成度和可玩性都是令人信服的。但有些可惜的是,它获得的声量其实和它的实力以及水月雨的品牌热度不太相符。很多人可能上来就被“无源监听音箱”这个名头吓退了,但其实这东西不光很好上手,而且玩起来相当有趣。
![]()
虽然水月雨一直以来都是那种个性非常突出的品牌,但我觉得它的魅力并不在于,或者说不完全在于它所打造的“某一种”声音风格,而是它永远很清楚自己在每款产品上要实现的是什么风格,并且有能力将其实现。旗舰头戴大都会的声底扎实醇厚,不容易玩好;梦想碟机二代的两款不同定位的CD机分别走上了温暖柔美和开阔通透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三动圈耳塞和鸣虽然定位不高,却有着极强的声音可塑性和较高的驱动门槛……可以说,在水月雨极其丰富的产品线上,每一个型号呈现出来的风格都是极具针对性的。而对于M4P-MTM这样一款定位桌面监听的音箱,选择中正的路线而不过多去凸显个性,显然也是水司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
大多数同类品牌在刚涉猎音箱的时候都会选择玩起来比较省事的有源音箱,方便耳机用户无痛升级,降低入手门槛来保销量,可M4P-MTM却需要另外搭配功放。幸好水月雨贴心地给这对音箱配了一个官方定制功放——和双木三林合作的PA160,价格和单只音箱一样为1999元,体积非常小巧轻便,发热量也不大,使用体验和台式小型耳放差不多。这个功放的定制程度并不止于给水月雨设计了单独的UI,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内置了两个M4P-MTM的特调EQ:REFERENCE和DYNAMIC,也可以根据使用环境自行调整其它EQ模式。
![]()
对于这种官方CP的搭配形式,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多此一举——都已经定制到这么深入了,为何不直接让音箱内置功放做成有源呢?然而功放和音箱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放大这个环节不管是在耳机系统还是音箱系统里,往往都占据了发热和体积的大头,小型有源音箱难免就要在放大性能上有所妥协。而那些在放大部分下足功夫的有源音箱,其实并不比中小型功放+无源音箱占据的空间小,比如我自用的FOCAL TRIO系列,每只都是几十斤的大块头……况且,有源音箱这个品类本质上追求的是“稳定”和“省心”,思路有点类似于预制菜,放弃了功放和音箱之间极为丰富的搭配可能。而HiFi发烧友的本质却是一群爱折腾、爱换口味的“玩家”,在组建一套系统的过程中,我们想要更多地展现自己的“主体性”和“个人审美”,而不是直接去享用预制菜,所以玩到最后的老烧们终究还是会踏上无源系统的不归路(蛋蛋自己现在其实也心痒痒~)。
我觉得水月雨这个官方CP设计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采用的是类似芬兰之声、丹拿声学等品牌用过的分体式有源系统的设计方式,将体积较大的放大部分与音箱相互独立,保证了每个单元能获得最充分的驱动力。同时它更贴心的地方在于,PA160这个功放只是备选项而不是必选项,具体怎么玩还是交给用户自行选择的,这个思路就很烧友向。
![]()
M4P-MTM音箱本体为了尽量适应紧凑空间的摆放场景,将投影面积做得比较小(155mm*185mm),大多数学生党和打工人的桌面都能放下。同时为了尽量增大箱体空间获得更好的声学性能,它选择“向上发展”:配置两分频三单元,将一个1英寸铝镁合金球顶高音单元放在两个4英寸碳纤维编织盆中低音单元中间,箱体做得比较高,接近40公分,不过安置在电脑屏幕两侧倒也不会显得很突兀。音箱的重量很轻,采用木质箱体+哑光烤漆的工艺,熊猫配色还是很耐看的,可惜质感平平,看着不够精致。虽然本身定价不高,但音箱背后采用了双接线柱这种一般在中高端音箱上比较常见的配置,可以单独接线驱动高音单元和中低音单元。
![]()
![]()
M4P-MTM有着扎实的密度和较为开阔的空间感,声音的线条凝聚且平滑,声底比较素净中正,但也不是毫无乐感的纯监听走向,你依然能够从它的高频音色里窥见水月雨的风格:泛音丰富,空气感十足,听感既明媚又柔和,在回放小提琴、长笛、三角铁的音色时都有着良好的通透度和耐听度。它的中频则是绵密饱满且几乎没有染色的,只是边缘有轻微的修饰,让结像更顺滑;人声的口型非常清晰,演唱细节的呈现十分细腻,风味比较清淡婉约。
自从M4P-MTM面世以来,有不少烧友认为它“低频不行”,但我觉得这个说法是有失偏颇的。在经过30-50小时的煲机后,这款音箱的三频会进入一个比较稳定发挥的状态。而要想让低频发挥好,绝对不能把音箱直接放在桌面,否则各种共振就会让低频变得零散混乱,再加上M4P-MTM本身低频的量感就偏少,听起来就更是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我觉得这对箱子的正确玩法是至少给它加一个桌面脚架,对空间的占用差别不大,但能让低频的质感和集中度提升50%以上,让三频的能量更加均衡,氛围感更好。我因为手上正好有书架箱专用的脚架,就尝试了一下,效果比起在桌面放置又提升了一个档次,低频凝聚力更好,下潜深度更是强了一截,定音鼓和大提琴的质感都显得相当饱满真实。所以,低频量感不大绝不等同于“低频不行”,M4P-MTM的低频质感和层次感都不错,只是需要花点心思调校才能发挥出来。
![]()
整体而言,M4P-MTM是一款声底干净,横向声场开阔,三频走向略偏中上盘,适合用来回放人声和弦乐的箱子。它的驱动门槛不算特别高,两千不到的官方功放就能将它的密度和信息量推出来,只是低频下潜和动态表现还差点意思。默认开启的EQ模式是比较内敛的声音,适用于监听场景,欠缺点音乐味。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DYNAMIC模式,声音更加鲜活,能量感更加前凸,有一种蓬勃张扬的活力。
其实M4P-MTM本身素净淡雅的底色并不会让搭建系统的过程变得乏味,反倒是因为素质底子扎实加上自身个性不强,它对于前端的变化会相当敏感,在不同的搭配中会有个性迥异的发挥。单是PA160内置的EQ模式就已经能带来相当多变的音色,如果你手上有更好的解码或者功放,那么玩法还能更丰富。对于便携玩家而言,将不同风味的旗舰播放器连接到PA160上驱动M4P-MTM,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不同器材在风格调校上的倾向性,既简单又好玩。而我因为手上有不同价位的多款功放,如马兰士MODEL M1、HEGEL H120、H390等等,所以尝试了更多的组合,也探了一下M4P-MTM的上限。
其实系统的搭建过程真就有点像在超市买菜搭配进行烹饪,贵价的食材(器材)组合不一定能做出美好的风味,搭配的契合度比投入的资金多少更重要。对于本身声底偏冷静清淡的音箱,价格最贵但风格同样直白的HEGEL H390推起来声音就有点乏味了,反倒是价位不到它一半,中频更前凸且带着明显染色的H120在搭配M4P-MTM的时候表现更让我惊喜。在换上两万档的的功放之后,我能明显听出箱子的中高频更有厚度和韧劲儿,也饱满润泽了许多,人声带上了恰到好处的暖意,唇齿间流露出的情感极为动人。此外,在获得更充沛的动力之后,音箱的下盘表现也更加扎实,有着更强的气势和安定感,对于复杂场面的呈现显得游刃有余。而相对来说弱一些的就是声场的纵深,M4P-MTM的横向声场开阔,纵向的排布却有些扁平,在演绎一些LIVE音乐的时候,人声和乐器会分离得不够开。不过对于一款定位桌面的小型音箱来说,这个要求确实也有些超纲了~
![]()
抛去“无源监听音箱”这个硬核的名头,仔细把玩过M4P-MTM后,你其实会发现它并不是一款只适合出现在专业录音棚和音乐人桌面上的产品,反倒有很多小设计都是为烧友而打造的:双线分音的玩法、自带EQ的官配功放、搭配性极广的声底……每种元素都在鼓励着玩家们去探索,去折腾。可能有人会说,三件套加起来不过五六千的价格,在音箱玩家里属于“不入流”的,有折腾的必要么?然而,发烧本身从来就不以投入资金的多少作为衡量标准,你在这件事情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才让你真正享受到了发烧的乐趣,成为了广大“烧友”的一份子。从这点来看,水月雨确实给予了玩家们充分的尊重。
可能因为水月雨多年来给大家的印象都是年轻化、二刺猿风味十足且充满活力的,调音又有着鲜明个性,导致很多人会忽略了其本身始终是一个扎根在HiFi土壤里,有着深厚技术积淀和探(zuo)索(si)精神的品牌,因此才有底气去研发各种大胆的、有趣的,但可能不那么迎合市场喜好的产品,比如HiFi手机,比如定价千元却要用旗舰来伺候的三动圈耳塞……但这也是烧友们总能从他们家产品中获得新鲜感的最重要原因。他们家在打造M4P-MTM的过程中,显然也是从烧友的角度出发,才费尽心思把这款产品做得门槛不高的同时还给了玩家充分的发挥空间,极力回馈烧友们投射在产品身上的每一分精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