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洪光中将曾在2018年放出一句石破天惊的话:采用“六战一体”战法,解放军不用三天就能拿下台湾。
七年过去,随着台海局势风云变幻,这句曾被一些人视为“激进言论”的预测,再度被推上舆论浪尖。那么问题来了:三天解放台湾,究竟是军事自信的彰显,还是过于乐观的推演?
王洪光中将的“三天论”可不是随口一说。他有一套完整的作战推演:开战首日,远程打击、电子战、信息战同步展开。
![]()
至于首日的战略目标,正是直击台湾的指挥枢纽、雷达站、机场和海军基地,让台军瞬间“耳聋眼瞎”。
第二天,解放军空降兵和特种部队如神兵天降,直扑“总统府”、指挥中心、关键桥梁等战略要地。
到了第三天,大规模两栖登陆部队在绝对制空制海权的掩护下冲上滩头,迅速控制主要城市。这套被他称为“六战一体”的组合拳,环环相扣,招招致命。
![]()
但王洪光自己也留了关键前提:外部势力绝不能介入;情报必须完全精准掌握;战场环境得高度可控。少一个条件,三天就可能变成三周甚至更久。
王洪光的战法设计,确实抓住了台湾防务的软肋。台湾岛面积不大,但其中的军事目标却高度集中:
像衡山指挥所、圆山要塞、松山机场这些核心节点,彼此距离不超过30公里,一轮精准打击就能覆盖。
![]()
更麻烦的是,台湾多数机场都贴着海岸线建,离海最近的距离几乎为零,远一点的也不过四五十公里,完全暴露在火力范围内。用王洪光的话说,“熟练的飞行员闭着眼睛都能发现目标”。
而解放军的火力配置也今非昔比。火箭军的导弹、远程火箭炮加上航空兵的接力打击,三波主攻加三波补充,按计算机模拟足以摧毁全台三分之一的重要军事目标。
无人机群随后补位,专治各种“复活”的零星抵抗。至于台军若退守地下工事?钻地弹反复“敲门”,直到彻底安静为止。
![]()
立体登陆更是颠覆传统思维。当台军紧盯滩头时,解放军空降兵已直插后方要地,直升机群和气垫登陆艇多点开花,专挑宜兰、花莲这些防御薄弱区下手。
这种“你守滩头我掏心”的打法,让台军耗费巨资打造的“滨海决胜”防线,很可能瞬间失去着力点。
![]()
信息战则是贯穿全程的“神经手术”。东部战区网电部队这些年“年年受军委表彰”,能力有多强?按王洪光的形容:
能让台湾“暂时变成神经错乱的精神病”,台军则沦为“四肢瘫痪的植物人”。指挥系统瘫痪、雷达沉默、武器失灵。仗还没正式开打,胜负的天平已然倾斜。
“三天解放台湾”的推演在战术层面确有支撑,可一旦放到现实棋局中,变量就多了。台湾地形远比诺曼底复杂:海峡最窄处130公里,最宽超过400公里,海况变化莫测。
![]()
西部城市带防御工事密集,东部山地陡峭易守难攻;台北、高雄一旦陷入巷战,每一栋楼都可能成为争夺的堡垒。
而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外部干预的可能。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2023年兵棋推演显示:
若美日军事介入,解放军即便最终取胜,时间也将拉长到数周甚至数月,且代价巨大。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那句“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绝非空话。
![]()
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动向、卫星情报支援力度、甚至对台“输血式”武器补给,都可能彻底改变战场节奏。
更关键的是民心向背。不同政治立场的台湾民众面对统一进程时的反应,直接影响战后治理的难度。毕竟“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血脉之情,始终是两岸最珍贵的情感纽带。
战火若燃,无论时间长短,民生受损、经济停摆、家庭离散。这些代价没有任何一方能够轻松承受。
既然现实变数重重,王洪光中将的“三天论”为何至今仍被反复提及?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战略威慑:对外展示解放军的能力与决心,对内凝聚信心。
这更是在向“台独”势力传递明确信号:武力选项绝非虚张声势。这种威慑在2025年显得尤为关键。
5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将国家统一明确列为“核心利益”,并重申“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国防部长董军7月底在建军节讲话中也强硬表态:
![]()
“我们绝不容忍任何‘台独’分裂图谋得逞,随时准备挫败外部势力的任何干涉”。这些信号与东部战区近期的演训动态形成呼应,清晰划出红线。
威慑之外,“三天论”也倒逼出更深层的思考:现代战争早已超越单纯的火力比拼,而是体系对抗。
从火箭军的“东风速递”,到歼-20织就的空中天网,再到运-20支撑的战略投送能力。解放军打造的是一张覆盖全维战场的“能力网”。
![]()
台军报告曾评估,解放军计划在“2020年前完成对台全面用武准备”,如今五年过去,这张网只会织得更密、反应更快。
真正决定“武统”时长的,从来不只是军事因素。看看大陆的政策走向就明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首次写入“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同样受到强调。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解读报告时点出三个“从未改变”:对台基本立场从未变;为台胞谋福祉的诚意从未变;推进统一的决心从未变。
![]()
王洪光中将的“三天论”像一面棱镜,折射出解放军的实力与决心。但大陆更希望用的,是另一串“钥匙”:经济共荣的钥匙、文化认同的钥匙、命运共同的钥匙。
毕竟,最好的统一不是征服来的,而是人心所向、水到渠成。当台湾同胞自愿握住这把钥匙,统一的大门自然敞开。那一刻的速度,远比任何军事行动都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