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抗美援朝战场上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一幕,20多辆美军坦克齐上阵,志愿军炮兵却和指挥部失联,打还是不打?关键时刻一名炮手大喊:“开炮!”
这名炮手原名苏吊蛋,由于名字过于惊世骇俗,作为志愿军英模代表赴京开会时,毛主席亲自给他改名为苏兆丹。
苏兆丹当时是志愿军第31师第401团的炮手,没有上级命令擅自开火,多半要受军事处分,但现场形势太过危急,他只能自作主张。
果不其然,虽然最后成功击退美军坦克,但是苏兆丹也受到了相应的处分,这不禁令人深思:处分有功之人,真的公平吗?
建议先了解下事情的详细经过。
老家是山西太原,十几岁参军入伍,是个很有钻劲儿的小伙儿,刚到部队的时候,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经常追在教员屁股后头问这问那。
他对各种枪炮尤其感兴趣,经常废寝忘食地研究大炮的原理,别看他没读过多少书,在大炮方面很有潜力,说起各种大炮的设计构造、弹道原理如数家珍。
在赴朝作战前,苏兆丹在国内参加过太原解放战役、狼坡山战斗等,在战场上表现突出,曾荣立一等功。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跟随部队奔赴朝鲜,也是在这时他终于成为一名正式的反坦克炮兵,能够和喜爱的大炮共同战斗,可能没有比这更开心的事情了。
苏兆丹在朝鲜战场上经历过很多凶险的战斗,但说到最凶险当属1951年的甘凤里阻击战。
在这场战斗中,美军派出20多辆坦克突袭,眼看就要冲到志愿军阵地,紧急时刻,炮兵却忽然和指挥部失去联系,到底要不要开炮,谁也不敢轻易做决定。
不开炮,阵地必失,但炮兵没有违抗命令,不会受到处分;
开炮,阵地可守,但炮兵擅自决断,事后少不得要受到上级的斥责。
敌人越来越近,留给志愿军的时间越来越少,就在所有人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苏兆丹当机立断:立即开炮!所有责任都由他承担。
他迅速拿起测距仪,在心里默默计算出设计参数,然后装炮弹、瞄准、发射,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紧接着就是“轰隆隆”的巨响,美军的坦克阵瞬间炸开了锅。
那次,苏兆丹总共发射了五发炮弹,成功击毁1辆坦克,损伤1辆坦克,成功震慑住美军,迫使剩余的坦克不敢继续上前。
因为违抗命令开火,苏兆丹在事后受到上级处分,不过上级也高度赞扬了他临危不乱的处事方式,只罚他在炊事班做了半个月的饭,又调回原部继续参加战斗。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苏兆丹回到老家太原,在乡亲们面前,他从不提自己的卓越战功,默默地做着本职工作。
在他看来,面对美军的坦克进攻,开炮回击是一个炮手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事后也有人分析了401团和指挥部忽然失联的原因,是因为美军派出坦克的同时,使用了电子干扰车,以为这样就能阻止志愿军开炮,显然是异想天开。
素材来源: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编.战斗英雄 第5卷.新华出版社.199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