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30多年前,著名歌手郑智化的一首《中产阶级》,刻画的中产之痛,竟然在今天“灵验”了。
这是开头的三句经典歌词:
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
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
我的眼光很高,我的力量很小,我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偷偷跌倒。
1、燃眉之急
上周,和中介朋友聊天。被告知小区一套顶楼房源,150万卖了,房东着急用钱。
同类户型,之前其他楼层的成交价多是160万左右。
其实,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好多买家,基本上都是参照小区最新低价来“买房”。
还有一个小事,估计很多网友也看到了。胶州上合板块某公寓,成交了一套单价1000多元的……估计小区其他业主都懵逼了。
无独有偶。影都板块融创公馆的公寓,7月份成交了一套56平18.5万,折合单价3293元。
![]()
七八年前,买郊区公寓的,多数都是中产群体。手上有点闲钱,不想投股市,看好某某板块的发展潜力,也相信“以租养贷”、“高收益率”。
如今,潜力可能没兑现,租赁也达不到预期,更痛苦的是还贷压力倍增。
还贷压力遇上价值缩水,再遇急事需现金,这就是新中产的燃眉之急。
![]()
来看一组数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5年中国居民资产配置状况报告》指出,中产家庭资产中,房产占比从2015年的78.3%下降到2025年的61.7%。
一个不争的事实,还贷、子女教育占据中产日常开销的前两名。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中产被月供、养孩压力所困。
这两年,青岛二手房成交占比(和新房比)越来越高,卖房子的很多,挂牌房源增多,转变成了完全的买房市场。
其中,一部分挂牌确实来自中产“甩”包袱。
在网上,有这样的说法:中产困局真相——高额房贷+私立学校+盲目创业。
这三项,如果同时遇上两项,就够你挣扎一段时间了。如果全部中招,可能得沉默几年。
2、焦虑感,挥之不去
8月初,青岛知名书法培训机构优墨书法旗下多个校区突然关门,负责人失联,千余名家长刚缴纳的培训费恐打水漂。
据齐鲁晚报报道,就在闭店前,该机构刚搞完促销“圈钱”,有的学员新课时都还没开始。
![]()
去年底,青岛华杰东方装饰公司关门跑路,昔日这家装饰公司在青岛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再之前,连锁蛋糕店皇家美孚突然关了很多店面,近日,又传出旗下品牌法滋蛋糕也关门了。
去年底;油猴汽修(银川西路店)突然闭店;2025年初,青岛信某行老牌宝马4S店,又被爆疑似跑路;
一个坑、接一个坑,坑坑不一样;一个套路,套着另一个套路,路路不一样;一个当,接一个当,当当不一样。
孩子教育培训、房屋装修、糕点消费、汽车维修、宝马车……
这可都是与中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环。躲得了这个坑,下一个坑可能在等着你。
这两年,本身中产的焦虑情绪就在蔓延。
![]()
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25年初进行的调查显示,83.7%的受访者表示经常或偶尔感到财务压力,78.2%担忧子女教育成本,65.3%担忧养老问题,59.1%担忧房贷压力。
市场层面,知名连锁店、知名品牌、百家分店……说关就关,信誉何在,信任感何在?
内外因素综合起来,新中产的"优越生活",被焦虑笼罩,似乎不香了。
3、迷茫、不安
7月份,身边好多朋友,疯狂点外卖。原因只有一个:优惠力度太大了。
三大平台,叠加优惠券近乎“零元”吃。几块钱吃顿午饭,何乐而不为。
很快,此事被叫停了:卷个毛?
还有好多满100减40,满300减100的消费券。前些年,几乎推出之后,立马就被抢空。
现在,不用定闹钟了,需要随时点开,消费券就在那里等着你。
当房子不再是百分百的避风港,股市的名声更不用展开说,中产想实现跃升,越来越难了。
如果你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去追求更高的回报,可能会跌落回从前。
就在上个月,临沂某知名理财平台,不就出大问题了。
那人,只告诉你,风浪越大,鱼越贵。不会告诉你,风浪越大,翻船概率也就越高。
不论是买房,还是炒股,还是创业,还是其他投资,高杠杆是万万不可。
预期的收益一旦短期实现不了,沉重的负担就会立马到来。
别陷入回忆的痛苦中。比如,某某高点时候,套现该多好;那只股票,早点卖就好了……
和失去相比,更难受的是曾经得到过。
你是否还记得3800一瓶的茅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