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二次加热黑名单”来了!

0
分享至

生活中不少人习惯将剩饭剩菜

二次加热再吃

但有些食物可不是

“加热就能万事大吉”!

不当处理不仅会让营养流失、口感变差

还可能埋下健康隐患,

快码住这份“二次加热黑名单”

1

蛋类:

溏心蛋、嫩蛋要警惕

溏心蛋、温泉蛋这类蛋黄未完全凝固的蛋类,富含蛋白质与水分,首次烹饪后,蛋液中可能残留耐热的沙门氏菌等细菌孢子。二次加热若温度不足(未达到70℃以上)或时间过短,细菌无法被彻底杀灭,食用后易引发腹痛、腹泻、恶心等急性肠胃炎症状。



图源:微信公共图片库

即便是全熟蛋,存放过久后二次加热,口感也会变得干硬,营养成分流失明显。所以,为了保证营养吸收和身体健康,鸡蛋煮熟后应尽快食用,尽量不要二次加热。

2

蔬菜类:

硝酸盐“变身”与细菌滋生

绿叶蔬菜:菠菜、生菜、芹菜、油麦菜等蔬菜富含硝酸盐。在初次加热后,蔬菜中的硝酸盐可能会转变为亚硝酸盐,二次加热时,亚硝酸盐有可能转化为亚硝胺,这是一种具有致癌性的化合物。长期摄入含有亚硝胺的食物,可能干扰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甚至在体内转化为致癌物亚硝胺。

因此,建议这类富含硝酸盐的蔬菜在第一次烹饪后尽量当场食用,避免存放后再次加热。



图源:微信公共图片库

3

主食类:

细菌滋生,毒素难除

01

土豆、山药等富含淀粉的食材,二次加热会使其淀粉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口感和风味。此外,如果土豆在储存过程中受到不当条件影响,例如温度、湿度不合适,可能会滋生细菌。二次加热这样的食材,即便能杀死部分细菌,但细菌产生的毒素在高温下不易被破坏,食用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所以,对于土豆、山药等,若需保存后食用,应注意储存条件,并谨慎二次加热。

02

大米和米饭在放置过程中,如果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容易滋生枯草杆菌等细菌。这些细菌产生的毒素具有较强的耐热性,普通的二次加热难以将其破坏。食用含有这些毒素的米饭,可能引发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建议剩余米饭应及时冷藏保存,并在次日内食用,再次加热时要确保彻底加热,以降低健康风险。



图源:AI生成

4

水产类:

毒素难除的“定时炸弹”

01

虾蟹贝类:虾、蟹、牡蛎等海鲜富含蛋白质,烹饪后若保存不当,副溶血性弧菌等细菌会迅速繁殖。二次加热虽能杀灭部分细菌,但细菌产生的组胺、生物胺等毒素具有耐热性,无法完全消除,食用后可能导致头晕、呕吐、皮肤瘙痒,甚至食物中毒。尤其是金枪鱼、秋刀鱼、鲭鱼等青皮红肉鱼类,存放过程中更易产生组胺,二次加热不仅会让肉质松散、鲜味流失,还可能因组胺残留引发过敏反应。

02

鱼类:鱼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存放过程中易氧化酸败,二次加热不仅无法改善,还可能加重异味。同时,若保存不当,细菌滋生产生的毒素即便加热也难以完全去除,影响健康。



图源:AI生成

5

菌菇类:

微生物“狂欢场”

新鲜蘑菇、香菇、金针菇等菌菇本身易受霉菌、细菌污染,烹饪后放置一段时间,微生物会大量繁殖。二次加热难以完全清除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且会让菌菇组织软烂,营养成分被破坏,食用后可能刺激肠胃,引发不适。



图源:微信公共图片库

6

加工制品类:

变质与营养流失风险

01

卤味、腌制品:鸭脖、鸡爪等卤味以及咸菜、腊肉等腌制食品,存放过程中细菌易繁殖,产生有害代谢物。其中的亚硝酸盐在反复加热后含量可能升高,长期过量摄入与胃癌风险相关;同时,反复加热会导致肉类蛋白质变性,增加肠胃负担;若卤味保存不当,即便二次加热,仍可能因细菌毒素残留引发食物中毒。

02

糕点甜品:奶油蛋糕、慕斯等含奶油、奶制品的甜品,冷藏后易被微生物污染。二次加热不仅会破坏奶油结构,导致油水分离,还可能加速细菌滋生,引发腹泻、呕吐等症状。



图源:AI生成

7

特殊食材:

致命毒素“顽固派”

01

木耳:泡发后的木耳若存放过久,会滋生米酵菌酸,这种毒素极其耐热,100℃煮沸也无法破坏。误食含米酵菌酸的食物,可能出现呕吐、腹泻、黄疸,严重时会导致器官衰竭,死亡率极高。

做熟的木耳可二次加热,一般无毒,但需妥善保存:冷藏不超24小时,二次加热要彻底。若常温或高温放置过久(超过4小时),易滋生细菌,其产生的有害物质难被加热去除,可能引发肠胃不适。

02

豆类制品:豆浆、豆腐等豆制品富含蛋白质,烹饪后易被细菌污染。二次加热需煮沸后持续加热5分钟以上,若未彻底加热,可能残留胰蛋白酶抑制剂,引发肠胃不适;同时,反复加热会使豆制品产生豆腥味,营养成分大幅降低。

健康小贴士

按需烹饪:少量备餐,减少剩菜。

及时冷藏:2小时内密封冷藏,1—2天内食用完。

彻底加热:确保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持续加热至少3分钟。

特殊处理:银耳、木耳现泡现吃,避免长时间泡发;水产、蛋类尽量一次吃完,减少二次加热。

需要提醒大家:从健康角度出发,最好的做法还是尽量避免对上述食物进行二次加热,合理安排饮食量,减少剩饭剩菜的产生。毕竟,健康饮食,从每一餐做起。

来源:人民网科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川普国宴狂赞凯特王妃美貌,金色战袍杀疯了!座次暗藏玄机

川普国宴狂赞凯特王妃美貌,金色战袍杀疯了!座次暗藏玄机

听风听你
2025-09-19 01:04:09
弘一法师:女人的后半生,幸福还是受苦,看五十岁就知道

弘一法师:女人的后半生,幸福还是受苦,看五十岁就知道

杏花烟雨江南的碧园
2025-09-12 17:00:03
人到40失业了,该怎么活下去?网友:40岁的你们还好吗? 累吗?

人到40失业了,该怎么活下去?网友:40岁的你们还好吗? 累吗?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7 00:15:09
口交不入刑,教材当废纸:丹阳案背后的黑色幽默

口交不入刑,教材当废纸:丹阳案背后的黑色幽默

有戏
2025-09-17 17:48:36
女优夕月悠琉高等级可爱,纤细腰身主动扒男优衣服

女优夕月悠琉高等级可爱,纤细腰身主动扒男优衣服

葫芦哥爱吐槽
2025-09-19 13:40:14
全球楼市都在创新高

全球楼市都在创新高

谭谈投研
2025-09-19 19:00:56
A股:震荡收跌,成交缩量8113亿!不用猜了,下周行情这样走?

A股:震荡收跌,成交缩量8113亿!不用猜了,下周行情这样走?

虎哥闲聊
2025-09-19 15:19:20
跟吃瘦!中山医院定制一周减脂食谱,1200/1500卡两个版本,直接抄!

跟吃瘦!中山医院定制一周减脂食谱,1200/1500卡两个版本,直接抄!

上观新闻
2025-09-18 16:12:09
华人隐形大佬:娶女学生,儿子新疆首富,女儿是上海首富

华人隐形大佬:娶女学生,儿子新疆首富,女儿是上海首富

杨仔述
2025-09-01 15:54:40
用乒乓球教父蔡振华的话来说!现在的林诗栋,不适合参加国际比赛

用乒乓球教父蔡振华的话来说!现在的林诗栋,不适合参加国际比赛

深析古今
2025-09-19 11:31:29
国际篮联重磅宣布,中国男篮收重大好消息,郭士强要碾压日本队

国际篮联重磅宣布,中国男篮收重大好消息,郭士强要碾压日本队

宗介说体育
2025-09-19 15:24:33
三千年考古史最大遗憾:西周三十七个君主陵墓,竟然全都没找到

三千年考古史最大遗憾:西周三十七个君主陵墓,竟然全都没找到

娱乐喵喵说
2025-09-18 13:04:48
曼城突然学会“作弊”了?

曼城突然学会“作弊”了?

白国华
2025-09-19 18:11:24
利空!集体大跌

利空!集体大跌

中国基金报
2025-09-19 15:51:31
男子曝光彩礼谈崩现场,女方张嘴48万,不给嫁妆,还要空手套房

男子曝光彩礼谈崩现场,女方张嘴48万,不给嫁妆,还要空手套房

娱乐看阿敞
2025-09-18 17:16:14
国新办将于9月22日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潘功胜、李云泽、吴清等出席

国新办将于9月22日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潘功胜、李云泽、吴清等出席

界面新闻
2025-09-19 17:55:42
奶奶去世三年后男子回老家上坟,竟发现早已送人的狗狗一直守在老屋前

奶奶去世三年后男子回老家上坟,竟发现早已送人的狗狗一直守在老屋前

张晓磊
2025-09-19 09:33:47
蒋万安访大陆促对等尊严,大陆简短回应显立场

蒋万安访大陆促对等尊严,大陆简短回应显立场

何蕥室内设计
2025-09-19 09:41:38
一北京飞俄罗斯客机因大雾天气备降 无人受伤

一北京飞俄罗斯客机因大雾天气备降 无人受伤

财联社
2025-09-19 18:52:11
宋伊人合租室友被扒,本人连夜删除上万条评论,疑已出国!

宋伊人合租室友被扒,本人连夜删除上万条评论,疑已出国!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09-17 09:23:42
2025-09-19 20:16:49
海南省食品安全协会 incentive-icons
海南省食品安全协会
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
1945文章数 1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越南最高领导层"扩员"了 干部的层级架构被大幅修改

头条要闻

越南最高领导层"扩员"了 干部的层级架构被大幅修改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矿霸"填埋万吨危废 当地政府成立调查组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时尚
艺术
房产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不要让女儿占男生便宜” 男子谈教育 女儿你所占到的便宜都会以另一种带利息的方式还回去

今日热点:电影《震耳欲聋》定档1004;《惊天魔盗团3》发布新预告……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好猛!海南楼市,一批王炸楼盘杀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