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黑板没问题,但是一写作业就说看不清,眼睛累,频繁眼睛?”——这些问题的根源,可能不是表面上简单的“眼疲劳”,而是调节力不足!
“近视度数半年涨100度?”
晗晗(化名)因为视力不佳来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就诊,医生考虑是否是屈光不正或者存在眼病导致孩子视力差,散瞳验光后,双眼均为+2.00D的远视,远矫正视力均为0.5,且眼底检查等各项均正常,未发现视力差的原因。后来又给晗晗进行了视功能检查,发现了问题所在。
晗晗存在调节不足这一问题,对于一个远视的孩子来说,调节不足会导致看远看近时均无法准确对焦,所以表现出视力不佳的情况。后来晗晗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节训练,包含:调节尺、镜片阅读以及反转拍训练。两个月后回来复查,视功能检查结果已经正常,远近视力也达到正常水平。
一、什么是调节力?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改变眼睛的屈光力,让影像精准落在视网膜上,以获得清晰的视觉。例如:看远处黑板(放松状态)→突然低头看课本(紧张状态),睫状肌需要快速收缩“调焦”。如果调节力弱,就会出现对焦延迟、视物模糊、眼酸头痛等情况。
二、常见的调节方面问题
常见的调节方面问题包括调节不足、调节不持久、调节过度、调节灵敏度不足。调节功能异常最常见的主诉是视物模糊、头疼、视疲劳、双影、阅读困难、困乏、远近聚焦转换困难和对光敏感。
三、需要做哪些训练呢?
调节不足的训练:调节不足指患者难以刺激自己的调节功能,调节幅度低于年龄的最低值。训练时,首先要矫正屈光不正,不适感严重者可暂时使用附加镜以改善症状。同时进行视觉训练,视觉训练方法可以选用推进训练、镜片阅读(先进行负镜阅读)、镜片排序(需以镜片阅读为前提)和字母表(Hart表)训练等。
调节不持久的训练:有学者认为调节不持久为调节不足的早期阶段,首次测量调节幅度正常,多次测量后发现调节幅度减少。除此外其症状、体征、治疗均和调节不足一致。
调节过度的训练:调节过度指患者调节力过强,在需要放松的时候往往难以放松。训练时,首先要矫正屈光不正,附加镜往往不能改善患者症状,建议视觉训练,方法可以选用镜片阅读(先进行正镜阅读)。但放松训练见效缓慢,周期往往较长。
调节灵敏度不足的训练:调节灵敏度不足指患者转换调节反应的能力出现困难。训练时,首先要矫正屈光不正,视觉训练方法可以选用反转拍、字母表训练调节。
训练方法简介
推进训练:此训练是通过改变视标到眼睛的距离,来刺激眼睛动用调节,改善调节幅度以及集合范围。常用设备为:调节尺或近用视标卡。
镜片阅读:通过在眼前逐渐增加正、负镜片,阅读40cm处近视力表,改变患者的调节状态,增加调节幅度或帮助眼睛放松,改善调节过度,此种方法不需要改变视标到眼睛的距离。常用设备为:试镜架、镜片、近视力表。
镜片排序:在眼前逐渐增加正、负镜片,患者通过感受调节刺激和放松,感知眼内肌的张力,把多个镜片按照屈光力的大小进行排序,进一步提高调节幅度,需在镜片阅读的基础上进行。
字母表(Hart表)训练:通过让患者交替注视一远一近的两张视力表,可对患者的调节灵敏度和调节幅度进行训练。
反转拍(单眼/双眼)训练:通过正镜片看视标可使眼睛放松,负镜片看视标可增加调节刺激,正负镜片翻转,交替注视视标,让眼睛在放松与调节间转换,以锻炼眼睛的调节灵敏度,双眼训练时还可引动一定的融像性聚散。
四、训练误区
“护眼灯越亮越好”:过亮会导致瞳孔过度收缩,加重疲劳。
“训练越久越有效”:单次超过15分钟可能引发调节痉挛,需遵循“少量多次”。
“只练不看结果”:遵医嘱定期进行复查,查看功能恢复情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