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伏天的大幕“高调”拉开,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已到来。全国多地持续发布高温预警,新疆等部分地区日间最高气温突破40℃,持续发起“烈日炙烤”,而岭南地区则开启“上蒸下煮”的桑拿模式。可见,防暑降温工作亟待引起大众的重视,避免极端高温影响公众健康与日常生活。
![]()
图源:中国天气官方微博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当下正处于高温、雷雨频发的三伏时节,空气湿度大,暑热感将更为强烈,中暑风险也随之攀升。那么,不同人群该如何科学防暑?一起来了解!
户外工作者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员、交警等,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下,机体热量积累过快,极易引发头晕、体温升高、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此外,老年人、儿童、孕产妇,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基础病的人群,由于身体体温调节能力等较弱,也属于中暑高发群体,需重点做好防护,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
值得注意的是,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引发的急性疾病,而根据病情轻重又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不同程度的症状存在一定差异:
一、先兆中暑
处于高温环境中,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适,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通常不超过38℃)。
二、轻症中暑
症状表现:在先兆中暑的症状基础上,体温升高至38℃以上,同时可能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脉搏增快等情况。
三、重症中暑
这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以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为典型表现。通常病情危急,若不及时处理容易危及生命,主要有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尽快送医。
面对高温挑战,科学备好防暑产品是降低中暑风险的关键所在。目前市场上的防暑产品种类丰富,适用场景各有不同。
人丹作为传统防暑药品,以薄荷脑、樟脑、冰片、肉桂等十多味药材科学配伍而成,能快速缓解因暑热引起的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尤其适合户外即时防暑需求[1]。其包装设计小巧便携,价格便宜,便于户外工作者随身携带,在高温作业间隙含服。
清凉油、风油精等外用产品则通过挥发清凉成分进行局部刺激,促进血液流动、帮助降低皮肤温度,从而起到提神醒脑之效,缓解中暑带来的不适感[2]。
藿香正气水只能治疗“阴暑”,即过度贪凉导致的“外寒内湿”,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引起的头疼、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而对高温暴晒导致的中暑(阳暑)则无效,甚至可能会加重病情。[3]
十滴水中樟脑、桉油等挥发性成分,能刺激人体神经系统,带来清凉感,进而缓解中暑引发的头晕、乏力等暑热不适[4]。需要注意的是,十滴水主要针对病程仅数十分钟至数小时的急症,只在发病时服用,不能用于预防中暑,提前服用并无明显效果。此外,其也含有酒精成分,需慎用。
![]()
高温天气下,大家一定要提高对中暑的警惕性,外出尽量避开中午11点-下午3点,居家需注意调节空调温差,适当开窗通风,以防不适。户外高温作业者需缩短时长、增加休息,少量多次补充电解质水等,并做好防晒措施。建议随身备好人丹等防暑药品,掌握科学防暑妙招,在高温天里多一份安心与清凉!如果身边有人出现严重中暑症状,需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并就医,切勿延误病情。
文献参考:
[1]-高燕菁.“仁丹”和“人丹”的那些往事[J].家庭中医药,2021,28(09):78-80.
[2]-张乾.家中应常备一些外用药油[J].健康生活,2021,(05):43.
[3]-广东卫生信息。提醒:藿香正气水不是 “万能解暑药”!用错,可能症状加重![EB/OL]. [2025-07-20].
[4]-杨嫣然,朱英,刘可心,等.“十滴水”旧药新用:夏能祛暑,冬治冻疮[J].中医健康养生,2025,11(06):28-3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