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问卷调查陷阱题怎么做?有什么技巧?
问卷调查中的“陷阱题”(也叫注意力测试题、Attention Checks),是故意插入,来判断做问卷的人,有没有认真答题,是不是在乱答?
陷阱题并不考察知识,而是考察“你是否在诚实、仔细地答题”。
比如问卷一开始问:多大年纪?
你回答:40岁。
后面答题过程做,又问你:是哪一年出生的?
你回答:2000年。
那就芭比Q了,如果你是2000年出生的,真实年龄应该是25岁!
这就跟你开头说自己40岁矛盾,不符合调查逻辑,就会被系统筛选出你是在乱答,就不会让你继续回答了。
能理解了吧?
![]()
还有一些常见的陷阱题,比如让你选择某个图标、问你ABCD后面一个字母是哪个?5后面是几?
比如问你是什么工作,然后再问你一年挣多少钱?
如果你说你是个工人,又说自己一年可以挣100w美金,就显然是矛盾的,会被判定你是在乱答。
也就是这些“陷阱题”,一旦答错,系统会立即标记你为“无效样本”或直接踢出问卷,拿不到报酬。
陷阱题最常见的5种形式:
①指令型
让你直接选择某个选项,看你是否在审题。
比如:
本题请忽略实际情况,直接选“非常不同意”。
要是没注意,或者没审题,就会想当然选择自己的答案,自然就中了陷阱。
②常识/逻辑型
如“周三之后倒数第二天是星期几?””从5开始倒数,4后面是什么数字?“
③前后矛盾型
前面填出生年份2000,实际上25岁,但是后面问你年龄时却写20岁;
“个人收入”高于“家庭收入”
④行业/经历筛选型
题目会问你:“你是否在市场调研、广告、新闻出版行业工作?”
正确答案是“以上都没有”,否则会被认定为“利益相关”而被踢
⑤地域/身份验证型
加入问卷面向德克萨斯州的居民,会问你:“德州最大连锁超市叫什么?”
答不出即被认为身份不符,被踢出调查
![]()
二、应对陷阱题的6个实用技巧
1.审题放慢3秒
看到长题干时先扫一遍有没有“请直接选××”“忽略真实情况”等字样。
2.建立并记录“虚拟人设”
把年龄、学历、收入、家庭成员、常用品牌等关键信息写在记事本里,随时核对,避免前后矛盾。
3.用“常识+搜索”双保险
遇到地域或产品知识题,用对应国家的亚马逊、维基百科快速查一下,不要瞎蒙。
4.避开高危选项
行业题里凡是“市场调研、广告代理、法律、金融”统统不选;问是否参加过同类调查一律选“从未参加过”
5.控制答题节奏
每10题用时3–5分钟;太快容易被系统判定为机器人,太慢则容易疲劳出错。
6.遇到指令陷阱先截图
一旦系统误判,可把截图作为申诉证据,提高补发报酬的概率。
总结一下,问卷调查里的“陷阱题”,是为了筛选出那些不认真答题的人,甚至是乱答的人。
这些人做的问卷,并不是所需要的有效数据,这些陷阱题,就是专门为乱答的人准备的。
所以,我们在做问卷调查的时候,在提高答题效率的同时,也要注意陷阱题的设置和分布。
平常多积累总结常见的陷阱题套路,掌握答题技巧,就能如鱼得水了。
好,我是橙河老师,一家问卷公司老板,专注国外问卷调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