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我们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回望那段荡气回肠的抗战岁月,那些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辉印记更显珍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上海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探寻这座建筑背后深藏的淮安印记。
![]()
![]()
在上海苏州河畔,满布弹痕的四行仓库静静矗立。这座建筑,深埋着一段金融救国与军事抗争交织的壮阔史诗。它不仅铭刻着“八百壮士”以血肉之躯抗击外侮的壮烈,更凝结着金城银行创始人周作民、大陆银行创办人谈荔孙、许福昞等一批淮安籍金融巨子,在乱世中以卓绝智慧和民族资本捍卫国家经济主权的传奇。
![]()
回望风雨如晦的20世纪初,国内商业银行在动荡的局势中举步维艰。1921年到1922年,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家银行为了抱团取暖,达成联营协议,人称“北四行”,它打破了旧上海外资银行的垄断局面。业务蓬勃发展,储蓄激增,放贷业务随之扩大,抵押货物也大量堆积。为了妥善管理这些物资,1932年,四家银行共同斥资82万银元 ,在苏州河北岸光复路1号建造起一座坚固的仓库——这便是“四行仓库”。
![]()
八月的上海,纵然雨幕如注,却依然无法阻挡人们内心那份对先驱们的崇敬之情。
![]()
1937 年8月13 日,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中日双方共投入近百万军队,战况极其惨烈。为向国内外宣誓抗战到底的信心和决心,争取国际社会支持,10月26 日深夜,中国军队第88师262旅524 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 420 余名官兵(外界称“八百壮士”),坚守闸北四行仓库。
![]()
谢晋元在阵前写下的《与妻书》,字里行间满是 “家国两难” 的撕扯:“为国杀敌” 的决绝背后,是对妻儿不舍。纸短情长,却让山河为之动容。
![]()
战士们在战斗间隙写下的遗书,我们将一个民族命运相托,你们用一笔一画写出对中华民族的生死承诺。
![]()
![]()
战场从仓库外围打到内部,四昼夜的浴血奋战,你们共击退日军十余次猛攻,毙伤敌军 200 余人,多想成为你们的一员,为你们加油!
![]()
虽然你们的面容尚显稚嫩,但你们用刺刀与血肉,扛起了一个民族的希望。虽然你们的结局让我们觉得屈辱,但正是有你们这一群 “未及弱冠” 的青年,用最炽热的生命之火,点燃了民族危亡之际的希望之光。
![]()
点燃一支烟,让烟雾轻轻缭绕。兄弟,这一口,敬你们未曾冷却的热血,也为点燃我们胸腔里的热血。你们用刺刀劈开的黑暗,早已是万家灯火;你们用血肉铺就的道路上,正跑着奔向未来的脚步。
![]()
![]()
![]()
八十多年过去,你们依然年轻,你们用青春的重量,托举起一个民族的明天。“一座仓库,因为英雄的坚守,成为民族永恒的丰碑;一场战斗,因为先辈的热血,化作民族永远的记忆”。
![]()
今天,当我们伫立在上海苏州河畔,仰望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四行仓库,那斑驳的弹痕仿佛仍在诉说着那段烽火硝烟的往事 ,谢晋元与“八百壮士”,则以血肉之躯铸就了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周作民、谈荔孙、许福昞等淮安先贤,以金融创新开辟实业救国之路,夯实了国家经济的根基。金融智慧与铁血忠魂,在此交相辉映,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抵御外侮、自强不息的不朽精神坐标。这座仓库,是上海光辉历史的见证,更是淮安儿女那融入血脉的家国情怀,在岁月的长河中刻下的、永不磨灭的印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