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策略】吴开达/林晨/陈英奇
摘 要
导读:7月中美贸易会谈如期举行,同时月末政治局会议也强调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A股和港股延续6月后半段较强表现,且A股向上势头更加顺畅,上证指数屡创年内新高,ETF净流出规模大幅收窄,行业和主题类ETF更是出现净流入现象,两融资金大规模净流入,北向资金根据估算较上季度净流入规模大幅上升。而另一方面,产业资本在7月净减持规模再度走阔,8月将迎来限售解禁阶段性高峰期,也需注意市场交易情绪过热。
1、公募基金:偏股新发份额持续位于阶段较高位。7月新成立偏股型公募基金份额459.58亿份,较前月新发593.36亿份减少133.78亿份,处于近3年来83.33%分位,7月权益新基发行量环比下降。分结构来看,主动型偏股7月新发份额97.01亿,较上月环比减少201.93亿;被动型偏股新发份额353.02亿,较上月环比增加135.32亿。7月存量股票型ETF净申购额为-594.66亿元,较前月环比大幅增加3533.80亿元;存量股票型ETF方面,宽基类ETF是资金流出的主要方向,而行业和主题类ETF均出现较大规模净申购现象。
2、私募证券基金:规模持续上升。6月私募证券基金规模为5.56万亿。对比来看,6月私募证券基金规模较5月环比小幅上行。从股票型产品的新发行情况看,6月新发数量为1131只,较5月的880只环比增加251只,整体来看呈现回升的趋势。仓位方面,6月私募股票多头指数成份平均仓位为61.05%,相较5月环比上升3.25pcts,仓位出现上升,处于2010年以来的28.6%分位。私募基金仓位整体呈现底部小幅回升态势,反映外部风险逐步缓和,私募投资者情绪偏积极,相关资金流入权益市场的节奏回暖。
3、北向资金:月度日均成交额回升。成交方面,7月北向月度日均成交额为1936.26亿,较上月的1485.21亿环比上升30.37%,北向成交额占全A总成交额比上升至11.85%,较前月上升0.74pcts。
4、两融资金:期间大幅净流入。截至7月末,场内两融余额合计1.98万亿,较上月环比增加7.26%,其中融资余额为1.96万亿,较上月增加7.22%。同时,两融净流入1315.27亿元,两融成交额占比为9.96%,两融资金交易活跃度较上月提升。
5、保险资金:25Q1权益资产规模大幅增加。2025Q1,财产险+人身险持有权益资产规模净增加3,604.21亿元。此外,根据《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2025年将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进一步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10%,并且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6、银行理财:发行-到期数量小幅下滑。以收益起始日来看,7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6272只,较上月环比上升4.88%;发行-到期数量2361只,较上月环比上升19.42%。权益产品方面,7月新发权益类理财产品占比为0.57%,较前月下降1.97pcts,25Q2理财资金权益比例较上期整体有所下降。
7、产业资本:7月继续维持净减持。7月产业资本整体净减持302.48亿元,其中增持81.60亿,减持384.08亿,交易日均净减持规模为13.15亿,净减持规模走阔。
8、三大主体资金流指标:7月交易脉冲震荡走强。截至7月31日,3主体资金流指标值为0.23,位于2015年底以来的81.1%分位。交易热度快速升温,说明在前期权益市场大幅回撤之后,近期情绪升温又重新回到较热状态。
风险提示:公开数据存在滞后,资本市场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外形势出现超预期恶化。
目 录
内容目录
1. 公募基金:偏股新发份额持续位于阶段较高位
2. 私募证券基金:规模持续上升
3. 北向资金:月度日均成交额回升
4. 两融资金:期间大幅净流入
5. 保险资金:25Q1权益资产规模大幅增加
6. 银行理财:发行-到期数量回升
7. 产业资本:7月继续维持净减持
8. 三大主体资金流指标:7月交易脉冲震荡走强
9. 风险提示
正 文
![]()
1.公募基金:偏股新发份额持续位于阶段较高位
7月新成立偏股型公募基金份额459.58亿份,较前月新发593.36亿份减少133.78亿份,处于近3年来83.33%分位,7月权益新基发行量环比下降。近期公募新发基金份额持续处于高位,一方面,最新一期中美贸易会谈持续取得大进展,中美双方将继续对已暂停的24%对等关税进行展期,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此次会谈具有“建设性”。另一方面,7/30国内政治局会议如期举行,会上强调要在宏观政策方面持续发力、适时发力,因此前期已落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或将得到延续,同时也会择时加强实施新增量政策的力度。整体而言,当前市场情绪较上月进一步升温,海外“对等关税”结果逐步浮出水面,叠加国内后续依然有充足应对风险的后手准备,市场风险偏好或正逐步提高,但也要应对阶段交易过热的情况发生。
![]()
分结构来看,主动型偏股7月新发份额97.01亿,较上月环比减少201.93亿;被动型偏股新发份额353.02亿,较上月环比增加135.32亿。整体来看,虽然主动+被动型新发份额较上月有所下滑,但被动型基金产品新发份额较上月大幅上升,持续在权益基金发行市场中贡献主要力量,而主动型产品新发份额则较上月大幅回落,位于阶段性较低位置。
![]()
存量申购方面,6月存量偏股型产品净申购-597.98亿份,存量+新发总份额环比下降4.62亿份。可以看到,6月场内存量基金净申购规模降幅大幅收窄,申购情绪有所回升。
![]()
7月存量股票型ETF净申购额为-594.66亿元,较前月环比大幅增加3533.80亿元。7月ETF净申购规模流出情况大幅收窄,分产类别来看,7月,宽基、行业、策略、风格、主题等5类ETF净流入额分别为-1081.83亿、178.26亿、64.34亿、-8.20亿和252.77亿,宽基类ETF是资金流出的主要方向,而行业和主题类ETF均出现较大规模净申购现象。
![]()
具体产品净申购方面,银行、红利及科技类ETF成为资金集中流入方向。7月份,中美贸易会谈取得进展,双方约定继续延期暂停加征部分关税,同时美联储降息预期再起,加征关税影响逐渐削弱,市场持续向上,市场风险偏好逐步提升,价值和成长类板块均获得资金的青睐。具体来看,7月份净申购主要集中在华宝中证银行ETF、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净申购额均在70亿以上,同时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红利低波、国泰中证煤炭ETF、化工ETF、易方达中证A500ETF、酒ETF净申购额均在20亿以上。
![]()
![]()
主动管理类产品权益仓位7月持续下降。截至7月底,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估算仓位分别为85.79%、75.67%、63.85%和59.42%,较上月底环比变化-1.54/-5.82/-4.88/ 0.05 pcts,分别处于2021年以来的19.40%、4.20%、66.80%和85.80%分位。
![]()
配置方面, 2025Q2主动偏股型基金主要加配通信、银行等行业,主要减配的行业为食品饮料、汽车。具体来看,2025Q2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持仓比重提升前三的行业为通信、银行、国防军工,其持仓比重相较25Q1分别提升2.39pcts、1.12pcts和0.99pcts,持仓比重下降前三的行业为食品饮料、汽车、和电力设备,其持仓比重较前一季度分别下降2.08pcts、1.49pcts和1.03pcts。
![]()
2. 私募证券基金:规模持续上升
6月私募证券基金规模为5.56万亿。对比来看, 6 月私募证券基金规模较 5 月环比小幅上行。从股票型产品的新发行情况看, 6 月新发数量为 1131 只,较 5 月的 880 只环比增加 251 只,整体来看呈现回升的趋势。
![]()
6月私募仓位抬升。根据华润信托官网数据看, 6 月私募股票多头指数成份平均仓位为 61.05% ,相较 5 月环比上升 3.25pcts ,仓位出现上升,处于 2010 年以来的 28.6% 分位。私募基金仓位整体呈现底部小幅回升态势,反映外部风险逐步缓和,私募投资者情绪偏积极,相关资金流入权益市场的节奏回暖。
![]()
3. 北向资金:月度日均成交额回升
成交方面,7月北向月度日均成交额为1936.26亿,较上月的1485.21亿环比上升30.37%,北向成交额占全A总成交额比上升至11.85%,较前月上升0.74pcts。最新一期外资日均成交规模大规模回升,同时成交占比较上期由降转升。当前外资的月度日均成交额持续走高,可能受近期美国对各国贸易谈判结果逐步公布、地缘风险缓和等因素影响,外资风险偏好有所提升。
![]()
4. 两融资金:期间大幅净流入
截至7月末,场内两融余额合计1.98万亿,较上月环比增加7.26%,其中融资余额为1.96万亿,较上月增加7.22%,融券余额为137.99亿,较上月环比增加12.16%。两融余额占流通A股市值比例为2.32%,两融余额占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
7月两融净流入1315.27亿元,两融成交额占比为9.96%,两融资金交易活跃度较上月提升。最新一期两融交易活跃度较上期大幅提升,可能原因在于 7 月中美就贸易摩擦进行进一步会谈并表示取得进展,活跃资金风险偏好有所改善。
![]()
行业配置方面,7月,两融资金整体呈现净流入态势,其中对于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等行业净流入规模领先。
从行业增减配情况看,7月,两融资金增配靠前的行业为有色金属、医药生物、通信,而对于非银金融、石油石化、食品饮料等行业则有所减配。目前绝对配比靠前的行业为电子、非银金融、计算机等。
![]()
![]()
5. 保险资金:25Q1权益资产规模大幅增加
2025Q1,财产险+人身险持有权益资产规模净增加3,604.21亿元。2025/1/23,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根据《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同时力争保险资金投资股市比例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稳步提高。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进一步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10%,并且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
![]()
6. 银行理财:发行-到期数量回升
以收益起始日来看,7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6272只,较上月环比上升4.88%;发行-到期数量2361只,较上月环比上升19.42%。理财产品发行-到期数量出现回升,整体持续保持阶段性高位。
![]()
7月新发权益类理财产品占比为0.57%,较前月下降1.97pcts,25Q2理财资金权益比例较上期整体有所下降。25Q2 理财产品权益配比较上一季度相比回落,或与四月初中美贸易摩擦再起,市场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有关,但随后国内主权基金、上市公司纷纷采取措施维稳市场,叠加中美开启贸易会谈,市场情绪有所缓和,因此资管产品(含公募基金)在 25Q2 的占比是保持上升趋势的。
![]()
![]()
7. 产业资本:7月继续维持净减持
7月产业资本整体净减持302.48亿元,其中增持81.60亿,减持384.08亿,交易日均净减持规模为13.15亿,净减持规模走阔。6月以来,中美就贸易摩擦问题持续协商,且在7月末的会谈后,继续实施部分关税暂缓加征措施,市场也出现明显回暖,因此部分资金存在获利离场可能,减持幅度也较前期有所走阔,其中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行业出现较大规模净减持,而公用事业、银行、石油石化行业则实现净增持。
![]()
![]()
根据已公告数据, 8 月、 9 月限售解禁规模预计分别为 5220.25 、 2887.92 亿, A 股限售解禁阶段性压力高峰或将于 8 月到来。分行业来看, 8 月至 9 月,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行业解禁压力相对较大。
![]()
![]()
8. 三大主体资金流指标:7月交易脉冲震荡走强
为了更加高频的跟踪衡量当前市场资金活跃度,我们选取3大主体分别进行标准化后3者平均,最后进行平滑处理得到三大主体资金流指标。可以看出历史上资金流指标上行时,市场走势往往同步或滞后上行,而资金流指标不断下行恶化时,市场也将迎来回落。
截至7月31日,3主体资金流指标值为0.23,位于2015年底以来的81.1%分位。交易热度快速升温,说明在前期权益市场大幅回撤之后,近期情绪升温又重新回到较热状态。
![]()
9. 风险提示
公开数据存在滞后,资本市场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外形势出现超预期恶化。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