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喻言 马嘉豪
温度越高,洞口的风就越发“癫狂”。近日,重庆酉阳一个野生岩洞因“热到发疯”走红网络。当外界气温突破40℃时,靠近这个洞口时,能感受到狂风来袭,体感温度瞬间下降不少。
那么,洞口的风从何而来,为啥会天气越热、风越大越凉快呢?
“空穴来风” 岩洞吹出大风似“天然空调”
近日重庆连续高温,酉阳县市民张先生发现,他家附近大溪镇茶店村有一个“凉风洞”。每到夏天,洞口就开始向外吹风。于是,张先生和朋友驱车到“凉风洞”实地查探。
当张先生到达目的地时,洞口依旧刮着大风。在强风吹动下,张先生和他几位朋友站在洞口基本无法站稳。
“室外气温有40℃左右,不过走到洞口附近,瞬间就凉快了不少。洞口刮着很大的风,瘦一点的人甚至在洞口有点站不住。”
同时,张先生还感觉,洞口的风力似乎与气温呈正相关,“气温越高,风越大”。
据张先生介绍,这个刮风岩洞藏身酉水河畔,洞口宽约数几米,高不足2米,成年人需弯腰才能进入洞口。
“酉阳县是武陵山区喀斯特地貌,洞里还有一条地下河。”张先生把视频发布到社交媒体平台后,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有网友推测,洞内吹出的大风与洞内外的气压差相关——洞内低温空气遇到外界高温,形成了强对流。
游客在洞口感受大风。受访者供图
当地一位村民黄先生表示,“凉风洞”给人冬暖夏凉的感觉,夏季时,大风由洞内吹出,是凉风。冬季时,大风由洞口往洞内吹,洞内显得温暖。
专家:洞内空气对流产生大风,非专业人员切勿擅自探险
“凉风洞”的风从何而来,形成的原理又是怎样的?封面新闻向地质专家——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李阳兵进行了咨询。他表示,大风可能是洞内的空气对流所致。
“因为当地是喀斯特地貌,这个洞可能是一个溶洞。大风的形成应该是因为溶洞不止一处洞口,由于洞口与洞口间的高差、温度差以及气压差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烟囱效应’,产生较强的空气对流,就是现在大家感受到的洞口大风。”李阳兵教授分析说。
李阳兵教授表示,类似的溶洞奇观其实在四川、贵州、湖北等地均出现过。如湖北恩施板桥镇的“冷暖热云洞”,溶洞的两个洞口分别吹出冷风和热风,在冷热风交汇处还会产生轻柔的白雾。
“只要是有溶洞的地方,都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大风。”李阳兵教授表示,除了这种空气对流形成的现象,溶洞内还可能会出现暗河、瀑布等景观。
随着“凉风洞”走红,不少市民、游客慕名前去打卡,甚至是尝试进入洞内探险。
游客前往酉阳“凉风洞”打卡。受访者供图
对此,李阳兵教授也提醒说,在此类野生景点打卡游览时,大家更要注意自身安全,尤其不要擅自入洞探险,“溶洞地下情况较为复杂,进入探险往往会遇到各种情况或者危险,需要探险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及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