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农村癌症病人进行了放疗止痛?
2025年7月25日上午,我与兴文中医院易遵军副院长、张大东主任一起去兴文大河苗医卫生院义诊和讲课,号召各个村的卫生站医生动员已发现的肿瘤病人就医,同时协助处理区域内的癌痛病人。
“癌痛不出乡,化疗免疫不出县,放疗GCP不出市”,这是我讲课的基本要点,当然,骨转移疼痛也是需要放疗的,止痛效果好的。可以逐渐停止吗啡药物止痛,病人很满意。大河卫生院已经有符合要求的药师,正在申请精麻药品使用的资质,而县中医院肿瘤科与呼吸科在一起,还有热疗设备,可以完成除放疗以外的肿瘤基本治疗,可以说治疗不出县,而真正到市级医院治疗的是疑难重症、放疗和临床试验病人,分级诊疗可以更好地精准治疗肿瘤病人。
晚期的病人部分住在家里,这时特别需要最接地气的村卫生站医生加入,他们就是当年的“赤脚医生”,现在承担了许多公共卫生的工作。他们才知道哪一家哪一个人患了肿瘤,他们才知道病人是得到了治疗还是在家里忍受病痛的折磨。也就是说,肿瘤防控的最后一公里就是卫生站的医生广泛地加入进来,他们需要给病人介绍放疗。
“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打一场人民战争”,这是老电影《地道战》中的经典语录。肿瘤的防控,也需要一场人民战争,这也是国家要求的“万名医生下基层”的目的。
村卫生站的医生参与到癌痛处理工作也是安宁疗护工作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一个地方安宁疗护的开展,不会只评价有几十间安宁疗护的病房,更应该是全民意识的提高和最基层的医生加入。我们一行给大河卫生院的郑东院长送去了有“安宁疗护”和“癌痛可以控制,吗啡帮助您”的海报贴在卫生院内,贴在村医的卫生站内,鼓励村医让病人到卫生院开具吗啡,并协助处理吗啡副作用及其他终末期症状,这就是居家的安宁疗护呀。郑东院长也很愿意在门诊挂上“肿瘤舒缓门诊”的标牌,派医生到兴文中医院学习几个月,做好癌痛、营养和安宁疗护,连以后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贝伐珠单抗也可以在县中医院指导下在卫生院输注。
村医们对学习的参与度高,在提问环节大家纷纷介绍自己区域的肿瘤病人,“一个在省肿瘤医院放疗的鼻咽癌,7年了,一点口干都没有”;“右侧乳腺癌手术后10年,左侧又手术了5年,做了化疗,身体好的很”。看来,规范的治疗产生的榜样,在基层很有影响力。
基层肿瘤病人仍有一部分未进行任何治疗,更不要说规范的放化疗,对免费的临床试验更不知道,只有一次次下基层推广,宣讲。这是市、县肿瘤防治中心的责任。兴文一共有12家卫生院,我一一走过,尽可能形成“一张网”,从源头做起,形成“可复制”的模型,间接指导宜宾市的肿瘤防治工作。
![]()
作者:贾钰铭、廖薛宇、周玉情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审改:雷开键、易遵君(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审核:董昱 研究员(四川省西部放射治疗协会)
【点击上方图片或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科普作品征稿通知(2024年12月更新,征稿长期有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