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年,俄罗斯媒体对中国的安全形势评估越来越频繁,尤其是从2023年开始,他们的报道中总爱提到台海问题,说中国要是真卷入战争,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局面。这种围攻不光是军事上的,还包括经济、科技和外交等领域。说白了,俄媒觉得中国中立立场会付出代价,一旦和美国起冲突,就得面对全方位的压力。这些观点多出自俄罗斯的军事评论员和主持人,不是官方正式表态,但反映了俄国内的一些焦虑,也有点想拉中国下水,一起对付西方的意思。
先说说背景。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和西方在舆论上打得火热。美国那边封杀俄罗斯媒体,俄罗斯也禁了西方平台。这时候,俄罗斯媒体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国,预测中国在东南亚特别是台海问题上会和美国对上。
2023年6月,卫星通讯社发文分析台海战争爆发,中国面临的围攻不只是战场上的事。报道说,国际社会可能会趁机从多角度施压,军事上是多线作战,经济上是供应链断裂,科技上是技术封锁,外交上是舆论孤立。这种渲染让不少人觉得中国形势不乐观,但其实这些分析更多是基于俄罗斯自身的处境,想转移西方注意力到亚太地区,减轻自己压力。
![]()
军事方面,俄媒列举了几个潜在对手。日本在东边可能扩军备战,韩国军事上靠美国,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闹事,印度在西南边境增兵。这些国家在美国怂恿下,基于自身利益或盟友关系,向中国发难,形成三面合围。中国外贸占比大,超过30%,一旦开战,美国带头制裁,联合盟友禁运商品,尤其是电子芯片等高科技产品,目标是瘫痪中国制造业。
同时,美国控制金融体系,能抛售中国国债,冻结资产,引发汇率动荡。能源供应也是大问题,中国石油进口依赖70%,天然气40%,马六甲海峡被封,美国有实力封锁,导致能源断供,生产和生活都受影响。科技围堵升级,盟友断供技术,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受挫。
![]()
外交和舆论上,西方媒体占全球主流渠道的70%,能把中国塑造成侵略者,像乌克兰危机那样操作,散布假信息,制造国内恐慌,引发内乱。俄罗斯媒体警告,中国要小心这种心理战,这是西方老套路。这些报道从2023年持续到2025年,俄罗斯评论员强调,中国会因中立付出代价,得和俄罗斯协作抵御共同敌人。但这些观点不是铁板一块,俄罗斯官方没正式背书,更多是个人意见。
![]()
中国专家有不同看法。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在2025年7月26日发表文章《中美若爆发台海冲突,谁会选边站?》,直接回应这些担忧。他指出,真正愿意深度介入的第三方国家很少。美国立场不明朗,盟友对介入代价敏感,联合阵线难实现。中国不会轻易陷入四面楚歌。
日本和菲律宾受影响最大,但日本参与程度低,除非先遭攻击,否则最多提供后勤支援。菲律宾会谨慎,避免冲突波及本土和东南亚。越南等国步调不一,不会全盘跟美国走。周波认为,美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说过,台湾对美国不是生死攸关,现任总统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沉默,显示美国不愿牺牲自身利益。这些因素让盟友犹豫,第三方介入有限。
![]()
回溯2016年3月31日,人民网文章《西方对中国发起三战攻势,被东盟一国迎头扑灭》也剖析过类似问题。西方媒体在南海报道中,总爱用对抗标题,比如马来西亚指责中国船只侵扰,印尼抓扣中国渔船,每次结尾还加一句中国与东盟国家争端,营造对立氛围。但东盟没形成统一对抗格局,菲律宾闹腾,越南不一致,文莱和马来西亚谨慎。
马来西亚官员多次澄清,没发现中国船只侵犯海域,呼吁媒体求证事实,避免恐慌和损害外交。文章引用美国白宫前顾问斯蒂芬的话,说打赢战争靠叙述方式,不是武器。西方更乐意发动心理战、法律战和媒体战,用最小代价换最大效果。但东盟基于利益,选择与中国合作,中国市场提供经济机会,没殖民历史,没种族歧视,推动双赢。
![]()
这些回应显示,中国不认可俄媒的悲观预测。俄罗斯媒体的评估基于自身经历,俄乌冲突后,俄罗斯经济遭制裁,科技受限,外交孤立,但中国情况不同。中国经济体量大,供应链多样,外交灵活。2024年报道显示,中国从俄罗斯经验中学习应对西方制裁,成立跨机构小组研究,定期汇报,了解如何减轻冲击,特别是台海冲突可能引发的措施。这不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准备。
俄媒的警示有其道理,但忽略了中国周边国家的复杂性。东盟国家不愿卷入大国冲突,优先本国利益。日本国内对军事介入有争议,韩国更关注朝鲜问题,印度边境争端虽有,但不愿全面开战。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有摩擦,但经济上依赖中国,不会轻易选边。2023年俄媒分析多线作战困境,但现实中,这些国家参与度低。美国想拉盟友,但盟友算计成本,不会全盘买账。
![]()
经济围堵方面,俄媒强调供应链脱钩,但中国已推动国产化,芯片等领域虽有差距,但进步快。能源断供风险存在,但中国多元化进口来源,开发新能源。金融动荡可能,但中国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科技断供是挑战,但中国研发投入大,自主创新加速。外交上,西方媒体强势,但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扩大朋友圈,中立国家多,不会完全孤立。
俄媒的四面楚歌论调是警示,但中国有应对空间。周波文章强调,美国介入理由站不住脚,盟友不会盲目跟进。人民网旧文也证明,西方舆论战在东南亚碰壁,东盟不愿被利用。俄罗斯媒体这些报道,从2023年到2025年,目的是呼吁中俄协作,但中国坚持独立外交,不选边站队。未来台海形势取决于各方克制,不是注定冲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