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擅打歼灭战,但其特点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围歼之,而少见用与敌相当的兵力歼灭敌军。刘帅则不然,在特定的环境下,敢于用等倍兵力围歼敌军。
较有代表意义的便是羊山集战役前的弃,即用1、6两纵加部分冀鲁豫军区兵力,围歼国民党军整32师和整70师。
本文大多参用国军整70师师长陈颐鼎的回忆。陈颐鼎是黄埔三期,抗战中曾在著名的德械87师担任过旅长,也是一员骁将,抗战胜利后曾率部到台湾受降。但1947年6月在鲁西南遭遇刘邓大军后,处处受制,打得十分窝囊,故对刘伯承的指挥艺术十分推崇,认为其手段甚至强过粟裕。
![]()
以下是他的回忆节录。
一、蒋介石的战役意图及其兵力配备情况
蒋在晋冀鲁豫地区之黄河沿线,依靠黄河天险,采取守势。其河防兵力配备重点在豫北之新乡、郑州地区,以图牵制晋冀鲁豫野战军,并为尔后进攻华北创造条件。在黄河以南的鲁西南三角地带,仅以刘汝明部(原为冯玉祥旧西北军)两个整编师和由台湾调来不久的整编第70师共3个师,担任西自开封北至东阿正面宽达250公里,纵深约50-70公里狭长地带的守备。
国民党军在鲁西南地区的防守兵力有第四绥靖区司令刘汝明部的整55师、整68师和鲁西七县(鱼台、金乡、嘉祥、巨野、成武、曹县、单县)警备区指挥陈颐鼎的整编第70师以及各县保安团。
6月27日徐州陆军总部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刘、邓大军即将渡河策应华东野战军作战,即由豫北抽调整32、66两师车运至徐州以西砀山、商丘待命,并限在6月29日到达,实际上在7月1日-3日才到达指定地点,并由鲁中泗水抽调第二兵团司令王敬久到金乡指挥整编第32、66、70等3个师,协同郓城守军整编第55师,以图迫使刘邓主力压缩于黄河岸而歼灭之。国民党军在这次战役中先后共使用的兵力,计有15个整编师,不下20多万人。
二、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国民党军狼狈逃窜
当刘邓大军主力于6月30日夜开始在鲁西南临濮集、董口及其以北一带150公里宽正面上横渡黄河,由于声势豪壮,在刘邓大军强大火力掩护下勇猛强渡,沿河守备国民党军纷纷放弃阵地逃走。
7月2日上午4时许,陈颐鼎在金乡接到顾祝同由徐州打来电话,说刘伯承部已在董口,临濮集间“窜渡”黄河,要陈颐鼎即时推进到嘉祥与郓城曹福林取得联系,随时查报已渡河的解放军情况。
陈颐鼎认为专门为着查报情况将所部推进到嘉祥不够适当,因为嘉祥已有整70师140旅司令部,查报情况工作他们是能够胜任的。
同时陈颐鼎这时还负有鲁西七县警备任务,如果依照顾祝同的命令做去,就要打乱自己的部署。但限于命令,不得不从。当晚即进到济宁城。这个城原驻有整70师师属野战炮兵营和在6月间新成立的一个补充团都在这个城训练,同时又考虑到鲁西南地区兵力单薄,为着抵挡解放军进攻,只有依此城为依托。因为该城在日伪时期由吴化文多年经营,工事比较坚强,以此抗击解放军问题不大。
基于这些思想情况,陈当晚在济宁同顾祝同通电话,说明这些看法后,顾要陈暂在济宁待命,尔后归王敬久指挥。
7月5日,陈顾鼎在济宁接到王敬久对各部队下达以下指示:
“整70师即推进到嘉祥,于7月9日向巨野、随官屯、孟姑集地域前进,并向北警戒;整32师于7月8日推进至马家庙、大田集向西警戒;整66师于7月8日以一个旅进到金乡担任守备,主力于7月9日集绡羊山集,派出有力部队向菏泽方面搜索敌悄。”
以上各师尚未集中完毕,郓城守军整编55师即被歼灭。
再加此时王敬久本人对所担任务情绪不高,信心不足,逗留在丰县故里,而且这3个师过去未曾在一块儿作过战,彼此情况不了解,就连使用电报密码本、无线电呼号都未曾统一规定过,名为统一指挥,实则各打各的。
7月9日,王敬久由丰县给陈颐鼎打来电话,除告知整32、66两师行动外,并询问当前对解放军搜索的情况。
陈顾鼎以大敌当前不该坐视失败相劝,并建议要他召开一次旅长以上的军事会,大家见见面,策定下一步行动。
王接受了陈颐鼎的建议,预定7月12日在金乡召开会议。
但刘邓大军第一、七两纵队已在7月10日至11日夜对集中在羊山集的整66师、独山集整32师、六营集整70师进行分割监视,国民党军仅整32与整70师间尚保持有线电话联络。特别是此时对刘邓大军主力所在还摸不清楚,下一步行动未能作出决定,各师仅就正面派出加强团兵力进行威力捜索,坐待情况查明。
三、整70师、整32师被歼经过
7月12日拂晓,整70师由副师长罗哲东率领一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营以及嘉祥、巨野等县保安部队,由夏官屯向佃户屯进攻,另以整70师140旅全部由六营集向杨官屯进攻,目的在查明刘邓大军主力所在。
经一日激烈战斗,俘获解放军第一纵队战士约600名,这样,陈颐鼎就错误地认为解放军战斗力量并不是那样可怕(陈过去未曾同解放军作过战)。
在另一方面对当前所打的是否为刘邓大军主力,却是信疑各半。
是日夜间,王敬久对陈颐鼎作了如下指示:各师在集中地域加强工事,以火力削弱共军后,尔后以整70、32师进出巨野以北地区,歼灭这个地区的解放军;整66师向菏泽方面进击,协同刘汝明部作战。
陈颐鼎接到这项指示后,认为对刘邓大军主力所在未查明前,将3个师进行分进,不能达到合击效果,是不恰当的。
另外当前3个师集中地域附近均已发现解放军零星部队在分割监视,我方不迅速调整部署,而仍以一条长蛇阵似的摆在金乡到巨野公路上坐待解放军各个击破,这是指挥上的错误。
又看到六营集的地形无险可守,土质沙地构不起工事来,如不急于寻找一条出路,非在这里被歼灭不可。
正在踌躇不决中,13日将见明时,整32师师长唐永良同陈颐鼎通了电话,他也认为王这样指示不足以抗击解放军进攻,并举出他在黄河北岸作战实例来说明。
当时陈颐鼎告知他嘉祥、济宁两城设防情况,认为由六营集向嘉祥、济宁撇退问题不大,因为其间距离只有15公里,嘉祥城尚有整70师139旅278团在固守,六营集到嘉祥间仅仅是解放军一些搜索部队。
于是陈、唐两人在电话中决定退守嘉祥、济宁,利用即设阵地来顽抗解放军进攻。
为着避免各个击灭,整32师即由独山集向六营集、薛扶集靠拢,预定入夜后开始行动,并联名电王敬久报告这项决定。
是14上午10时许,唐永良率领他的师直属部队来到六营集,并说薛扶集(在六营集西北约4公里)已被解放军占领,不能前去,唐所辖149旅旅长因错误地把准备夜间的行动任务,当作白天行动,即由独山集附近径往嘉祥开去,在薛扶集附近被解放军截击,与唐失去联络。
其141旅亦在运动中被节节截击,部队失去掌握,到达六营集时只有一个残破不全的团了。
旋在13日上午9时许接到王敬久指示,他不同意向嘉祥方面撤退,并要整70师归整32师唐水良师长指挥,即向金乡以北万福河南岸地区集结,整66师在羊山集掩护整32、70两师南撇,而后向金乡西北地区集结。
但此时整32师正在向六营集靠拢运动中,解放军步步通近六营集,这项行动为时已晚。
13日陈颐鼎和唐永良分析当前情况再次清求向嘉祥、济宁撇退,仍未获准,王敬久并严饬迅速向南转移,如再迟延即以贻误戎机呈请议处。
陈、唐只好即时调整部署,按王的意图准备向金乡方向撤出。
13日夜,以整32师一个残缺不全的步兵团接替整70师在六营集以北阵地,抽出整70师140旅全部和139旅一个步兵团,并附以整32、70两师全部炮兵5个营,于7月14日拂晓,开始向六营集南正面解放军合围阵地进攻,经半日战斗反复争夺曹家楼、于家楼多次,终因解放军英勇阻击,南逃未成,同时解放军更紧缩包围圈,并突破北正面整22师在孟家店一个团的防御阵地,形势极为危迫。
这时被围在六营集的国民党军已感到日暮途穷,走投无路,计算南下到羊山集尚有25公里,到金乡附近指定地域还有35公里,加以随军携带弹药、粮秣经5天来消耗已所存无几,14日中午虽由徐州空运一部前来补充,仍不能满足消耗,故再电王请求向嘉祥、济宁方向突围。因为这个时候经派队向东正面进行搜索直到嘉祥城附近,均未发现有解放军正规部队。
旋接王敬久转徐州陆军总司令顾祝同指示,饬在原阵地据守支持到 15日拂晓后,再候命行动。
而陈颐鼎与唐永良都认为当时到嘉祥道上尚未有解放军正规部队,如再拖延到15日早展,恐怕东撤也就不可能了。又联名向顾祝同报告战况,并说明南撤已不可能,得顾复电和派专机投下信函指示,大意是要陈与唐听王敬久的指挥,应选择有利地形,坚决抗击,不必非南撤不可。
陈颐鼎和唐永良二人决心于14日黄昏后由六营集附近向济宁撤退。
当时的计划是:整70师以一部在于家楼、曹家楼掩护整32师随整70师之后经纸房街、土山集向济宁方向撤退。
但在撤退时整32师入夜后即直接由六营集向东走小路经杨柳桥向济宁方向撇走,在撤退途中由于未按计划实施,队形混乱,完全失去战斗能力,未经任何激烈战斗,即纷纷放下武器,至此两个整编师除整32师149旅一部和整70师139旅在嘉祥的一个团,师属野战炮兵等部队外,全部就歼。
最后,推荐一个非常棒的深度历史类公众号,我也常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