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宁波梅山港,美国货轮靠岸后,检疫员李阿敏对空集装箱例行查验,打开其中一个箱门时,她立刻察觉不对,热气涌来,潮湿的味道里还飞出几只不认识的蚊子。
这些蚊子个头大,颜色偏黑,翅膀上有白斑,看上去不像中国本地种类,有些飞得很凶,有些静止不动地趴在墙壁上。
李阿敏经验丰富,立马意识到可能有外来物种混入,他第一时间封锁现场并呼叫支援,严格按照防疫流程操作。
穿上全套防护装备后,他再次进入集装箱,拿着强光手电逐一排查,在箱体缝隙中他找到了粘附的颗粒物,初步判断是虫卵,这说明这些蚊子不是偶然飞进去的,而是已经在箱内完成繁殖。
这种情况非常危险,蚊子是重要的传染病媒介,如果这种从国外带进来的蚊子携带病毒,很可能引发疫情传播,更严重的是,如果这个蚊种适应本地环境就会变成新的生态威胁。
现场工作人员迅速配合,采集了活体蚊虫和虫卵样本,装入专用密封容器中,同时对集装箱进行彻底封锁,贴上“生物危险”标签,所有样本随即被送往宁波海关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检测。
宁波海关实验室里气氛格外紧张,收到可疑蚊虫样本后整个检疫团队连夜加班,停休待命,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不是普通的检疫任务,而是一次生物安全紧急事件。
几天后鉴定报告出来了,蚊子的种类被确认是“曼蚊属”,中国历史上从未发现过这种蚊子,它是彻底的外来物种,原产于美洲,从未在中国出现过。
曼蚊最大的危险不只是外来物种这么简单,而是它传播的病毒,它是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
这种病毒不仅会导致马匹大面积死亡,还能感染人类,一旦转为重症,死亡率高达30%,美洲曾经爆发过一次大规模疫情,造成严重后果。
这类生物可传播西尼罗河病毒、圣路易斯脑炎病毒等同样危险的病原体,还可能带有丝状线虫等寄生虫,任何一种病原体进入中国,都可能导致公共卫生危机发生。
更麻烦的是,这种蚊子的繁殖能力极强,一次能产下350枚卵,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2-3天就能孵化,只要有几个活蚊逃出来,不到一个月就可能形成大范围种群。
它的幼虫也不同于普通蚊子,普通蚊虫幼虫要靠水面呼吸,但曼蚊幼虫能直接吸附在水生植物的根部,通过植物取氧,这种方式极其隐蔽常规灭蚊手段基本无效。
这批危险蚊子的来路最终被查清了,源头就在美国佛罗里达州,那里正好是委内瑞拉马脑炎等病毒的活跃地区,这让整个事件的风险立刻上了一个新台阶。
调查发现这些蚊子并不是飞进来的,而是“搭船”来的,它们在佛州当地将卵产在集装箱缝隙里,然后随着空箱被运往中国。
海运时集装箱内部封闭又潮湿,高温环境刚好让这些卵成功孵化,等宁波这边打开箱门时,蚊子已经长成成虫飞了出来。
这暴露了一个物流系统的老问题:空箱、空托盘的检疫经常被忽视,但正是这些“空物”最容易藏东西,这次就是典型例子。
虽然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这是人为投放,但专家指出,美国军方过去确实研究过用蚊子传播病毒的项目,这种历史记录不能不防,一旦真的有意图释放病媒昆虫,那后果将非常严重。
好在这次应对及时,工作人员马上处理了集装箱和蚊虫样本,通过高温、化学消杀等方式处理,确保没任何遗漏,涉事的集装箱也被彻底隔离了。
国家层面也迅速反应,宁波的警报被立即上报,海关总署和疾控中心同步下达紧急通知,全国所有口岸都提升了查验标准,特别是针对来自美洲的空集装箱和二手设备,必须重点查验。
宁波还在制度层面立了新规:今后高风险地区来的空箱必须先杀虫再开箱,同时像DNA条形码等技术也在全面推广,提升识别效率。
这不是孤例,2024年宁波海关就查到了186起非法入境动植物,其中14种是确认有害的外来物种,这些都是检疫人员在背后默默拦下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那几只蚊子如果没被拦住,可能会在中国扩散病毒,引发疫情,但检疫员知道这不是小事,这是在替全国人民守住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