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的广袤戈壁上,某露天煤矿正书写着能源建设的壮阔篇章。作为“ 疆电外送 ”第三通道、 “ 疆煤外运 ”的重要煤源保障,这座东西长约9.54公里、南北宽约10.77公里的巨型煤矿,年产能达4000万吨,是新疆能源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环。而在这片气候严苛、工况复杂的矿区,山推 SKH135-X甲醇增程宽体自卸车凭借硬核实力,成为了重载运输的 “ 明星选手 ”。
极端工况下的“硬核考验”
该煤矿的施工环境堪称对工程设备的“极限挑战 ”:年平均降雨量仅34.4毫米,风沙粉尘肆虐,夏季最高温达 40℃ ,冬季则骤降至- 30℃ 。矿区道路坡度约 8度,运距6.5公里,远超常规轮胎的额定范围,且采用2班倒作业模式,车辆日均工作时长高达21小时,还需面对100-110吨的超载运输任务(额定载重90吨)。
“ 这里的活儿,不仅要‘ 扛得住 ’ ,还得‘跑得快’。 ”施工方的负责人坦言,设备的油耗成本、出勤率和运输效率成为重中之重。
创新方案破解多重难题
面对重重挑战,山推给出了“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燃料革命降本 50%:依托矿区甲醇资源丰富的优势,山推联合潍柴开发的SKH135-X甲醇增程技术,直接将燃料成本砍半,每年为客户节省巨额开支。
超强配置扛住重载:搭载480/95R29巨型轮胎,承载力远超标配型号,完美适配长距离超载运输;提前储备易损件,让设备 “坏了能秒修”,出勤率稳定在93%以上。
动力强劲效率飙升:增程混动技术加持下,重载上坡平均速度仍能达到13km/h,每班比传统车辆多跑1-2趟,运输效率肉眼可见地提升。
机手与客户的真实反馈
“ 驾驶室密封性绝了,风沙再大也不怕,座椅坐着舒服,跑一天腰不酸。”常年奋战在一线的机手对SKH135-X 赞不绝口,动力强劲、操作流畅的体验让高强度作业也轻松了不少。
客户则更看重实际收益:“对比柴油车,这30台甲醇矿卡一年能省出一大笔钱,而且性能稳定得很,从没掉过链子,完全能跟上我们‘多拉快跑 ’ 的节奏。 ”
从极端环境到高效施工,山推 SKH135-X 甲醇增程宽体自卸车用实力证明:创新技术不仅能适应复杂工况,更能为客户创造实打实的价值。未来,山推将继续以 “更智能、更绿色、更高效 ” 的装备,助力能源建设再提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