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王萌萌:初品“立秋”妙之味

0
分享至

明日立秋。时节的流转藏在茭白的脆嫩、菱角的清甜、晚风的微凉里,等着有心人俯身捡拾。



时至末伏,从节令言已是夏杪,偶见草木黄落,天色亦有清朗秋意。但江南暑热尤甚,申城街巷间,法桐叶隙筛下的光斑似灼热碎金,弥留的夏蝉鸣声如沸。不久后,青绿寒蝉将接力登上枝头,振动腹基部瓣膜完成此季生命轮回的绝响。

雨是明显不同了,再不似盛夏那般倏忽暴烈,柔缓连绵如情人思念的诉语。雨霁时分,忽而大风吹来,淋湿的裸露肌肤不由自主打个激灵,方才确认秋当真要来了。

立秋为秋季之始,《管子》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此后暑热寒凉交替,阴阳互转,生命也随之呈现阳消阴长的状态。民间有“秋后一伏热死人”的说法,一般而言,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便是末伏开始。故而中医将立秋至秋分前的时段称为“长夏”,待到白露节气后才能享受真正的秋高气爽。

江南初秋,是水生植物丰收的时节。去青浦散心,近练塘古镇入口的路旁,隔几百米便见有成捆茭白售卖。细挺如笋、盈润如玉,甚是喜人。想起多年前的初夏,首来练塘,途经大片翠波荡漾的茭白田。邀我来讲座的大学生村官一雄介绍说,这是当地最著名的农产品,欢迎秋季再来体验茭白节。



茭白古名“菰”,唐以前被当作粮食栽培,人们原先吃的是种子,叫“菰米”。《周礼·天官·膳夫》载:“凡王之馈,食用六谷”。东汉郑玄注“六谷:稌、黍、稷、粱、麦、菰。菰,雕胡也”。而北方长大的我是来到江南,品尝了用茭白烹饪的菜肴后,才晓得过去在古诗词中常见的“雕胡饭”原来是茭白植株的种子。李太白游五松山,借宿于农妇荀媪家,受到热情款待,后有感而作的诗中写道:“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杜工部晚年贫病交加时,也曾写过“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之句。令诗仙、诗圣都念念不忘的菰米是何滋味我不曾尝过,但因感染黑粉菌而使嫩茎膨大形成的茭白,如今却是最常见的水生蔬菜。虽说由于大棚种植技术普及,如今从夏至冬都能吃到茭白,但露天塘养、秋季出产的才顺时应季。宋代理学家刘子翚赞秋茭白曰:“秋风吹折碧,削玉如芳根。”

入古镇菜场,见青菱满篓、红菱盈筐。卖菱阿婆手中银刀轻旋,莹白菱肉如精巧珠宝玲珑坠入瓷盆。一旁小孙儿趁奶奶不留神,拈一只大嚼,阿婆笑嗔,招徕顾客道:“鲜菱角,清炒脆嫩、炖汤粉糯呀……”些微裹着湿润河泥的莲藕,丰腴若婴儿手臂,一位穿旗袍的大姐精挑细选了两截,跟摊主笑道:“嫩藕切薄片冰镇做冷碟,老藕与肋排煨汤放枸杞,给家人贴秋膘。”



贴秋膘是流传已久的立秋民俗。中医有“疰夏”之说、俗称“苦夏”,指暑湿侵扰、困阻脾胃,或暑热耗伤正气,典型症状为倦怠、烦躁、胃口差。人体因此消瘦,立秋后天气转凉,食欲恢复,便要吃点好的补养。古代平民生活条件有限,日常饮食匮乏,贴秋膘首选是富含脂肪的肉类。但将此习俗置于当下理解,“贴”的不应是肥肉,而是人体的精力与能量。立秋时节,暑热尤盛、秋凉已生,养生既要延续夏的健脾祛湿,又要兼顾秋的润燥滋阴。莲藕肋排汤开胃凉血、补中益气,正契合此季庖厨要旨。一路行来,见诸多时令蔬果,如芋艿、山药、茄子、秋葵、葡萄、雪梨等,皆为立秋滋养佳物。

暮色四合,遇一爿小店,竹帘木椅,挂了赤豆汤的招牌。想起立秋另一项民俗“咬秋”,也称“啃秋”。江南“咬秋”常以吃西瓜、秋桃为主。清人顾禄在《清嘉录》中记载,立秋日,苏州人要用西瓜祭祀祖先,互馈亲友,此时的西瓜称“立秋西瓜”。但立秋后气温日降,脾胃虚弱者就不宜再多食寒凉之物。唐宋时的“咬秋”更重颐养,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月令》载:“立秋日,取赤小豆,男女各吞七粒,令人终岁无病。”这虽属取意祈福,但赤小豆确能滋养心血、健脾祛湿,极宜此季饮用。遂进店坐定,叫一碗来尝。



老板娘以木托盘端来一盏粗瓷小碗,汤水中混杂着洁白薏米,入口甘润、多饮不腻。少顷,老板又送来一只小碟,盛有冒着热气的粉、白糕点两块。“尝尝我们自家新糯米做的焋糕,不要钱,欢迎再来!”

兴尽而归,夜色如淡墨落宣,徐徐泅染,街灯渐亮,马头墙畔凌霄、木槿争艳。溶溶月光、泠泠清风,过小桥、穿竹径,我不曾饮酒却已微醺。只因在半日间,于日常生活最细微处、以身心为锚点,领略了时节流转的深意,初品了立秋的绝妙味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民进党,极有可能在下一届台湾地区选举后,成为长期一家独大政党

民进党,极有可能在下一届台湾地区选举后,成为长期一家独大政党

通文知史
2025-09-18 12:50:07
上海大叔55岁未婚,住垃圾堆却要穿名牌,打开冰箱后才知啥叫生活

上海大叔55岁未婚,住垃圾堆却要穿名牌,打开冰箱后才知啥叫生活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9-08 23:20:45
卖“原味”的闺蜜拿刀砍超美正主?2人认识过程+撕X视频被扒真狗血

卖“原味”的闺蜜拿刀砍超美正主?2人认识过程+撕X视频被扒真狗血

不二表姐
2025-09-18 22:11:07
指点蒋介石退守台湾的高人是谁?建议毛主席先夺台湾的人又是谁?

指点蒋介石退守台湾的高人是谁?建议毛主席先夺台湾的人又是谁?

觅史
2025-09-08 16:26:34
网传李佩霞下月出狱?法律专家:减刑后刑期已过半!谣言误导

网传李佩霞下月出狱?法律专家:减刑后刑期已过半!谣言误导

巷子里的历史
2025-09-19 08:06:10
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周三直言中国禁止英伟达芯片令美中关系紧张

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周三直言中国禁止英伟达芯片令美中关系紧张

老友科普
2025-09-19 13:15:36
重理工黑人留学生住女寝楼后续:校最高层介入,爆料女生公开道歉

重理工黑人留学生住女寝楼后续:校最高层介入,爆料女生公开道歉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6 21:36:54
亚军却只涨1分!媒体人:中国男篮缺席大赛影响很大

亚军却只涨1分!媒体人:中国男篮缺席大赛影响很大

雷速体育
2025-09-19 11:04:15
奋战5天后西贝暂歇!但营业额掉千万,儿童餐难翻身

奋战5天后西贝暂歇!但营业额掉千万,儿童餐难翻身

法老不说教
2025-09-18 17:16:13
翟欣欣判刑12年,血亲的复仇:她曾经有机会不坐牢,可惜太蠢了!

翟欣欣判刑12年,血亲的复仇:她曾经有机会不坐牢,可惜太蠢了!

人生飞机稿
2025-09-19 11:46:04
陈行甲罕见披露:前任女书记在天安门附近买了2套房……

陈行甲罕见披露:前任女书记在天安门附近买了2套房……

深度报
2025-08-11 22:07:11
预制菜第1杀手:江西小炒

预制菜第1杀手:江西小炒

视觉志
2025-09-19 10:19:46
爷爷是中国表演艺术家,老公是北电院长,她却坚持靠演技走红

爷爷是中国表演艺术家,老公是北电院长,她却坚持靠演技走红

冷紫葉
2025-09-18 18:57:06
穆里尼奥:我离开费内巴切第2天,他们就签了5名球员

穆里尼奥:我离开费内巴切第2天,他们就签了5名球员

懂球帝
2025-09-19 10:14:41
女优星乃莉子庆祝3周年,办公室极限挑战30位男优

女优星乃莉子庆祝3周年,办公室极限挑战30位男优

葫芦哥爱吐槽
2025-09-19 11:01:00
美国驻武汉总领事馆现招聘警卫一名工资:RMB110,270

美国驻武汉总领事馆现招聘警卫一名工资:RMB110,270

创作者_cLg1
2025-09-16 15:42:57
欧美语言繁琐原因:被隐藏的太深,难怪中式英语大受欢迎

欧美语言繁琐原因:被隐藏的太深,难怪中式英语大受欢迎

百家杂评
2025-09-09 07:34:06
国际民航组织判定俄罗斯对马航MH17被击落负责,俄正式提起上诉

国际民航组织判定俄罗斯对马航MH17被击落负责,俄正式提起上诉

山河路口
2025-09-19 11:47:04
老婆出轨!对方妻子竟提出相同方式进行报复,难道是仙人跳?

老婆出轨!对方妻子竟提出相同方式进行报复,难道是仙人跳?

宅家伍菇凉
2024-03-01 17:47:21
豪门玩物,几年被折磨成牙齿全脱落,不足80斤,似骷髅,惨不忍睹

豪门玩物,几年被折磨成牙齿全脱落,不足80斤,似骷髅,惨不忍睹

观察鉴娱
2025-08-17 09:54:54
2025-09-19 14:28:49
新民晚报 incentive-icons
新民晚报
新民晚报选择上海的理由
426225文章数 5453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入室抢婴案"主犯获死缓后当庭破口大骂 要提出上诉

头条要闻

"入室抢婴案"主犯获死缓后当庭破口大骂 要提出上诉

体育要闻

不会短跑的牙买加人,集体跳槽土耳其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小米消金获渝农商行便宜资金 踩红线放贷?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艺术
健康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绿色+棕色,今年秋天最美配色!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