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一年仍遇同款通知书:一场关于缘分与现实的高考荒诞剧…
山东女生在镜头前展开两张红色证书的瞬间,弹幕里的"哈哈"几乎要溢出屏幕——2024年与2025年的山东政法学院录取通知书并排躺着,烫金校徽在阳光下折射出相同的光芒,唯一的区别不过是数字的递进。这场被网友戏称为"年度最执着双向奔赴"的高考故事,意外戳中了10万山东复读生的集体心事。
镜头里的女生显然没料到会是这般结局。去年她对着"山东政法学院"的字样皱眉时,大概没算到这所学校的录取线会像坐了火箭般蹿升。
2025年该校法学专业在河北的录取分较去年提高20分,鼎山学堂实验班更是突破600分大关,而山东本地竞争更甚——69.2万考生里,复读生占比近15%,非物化组合考生的本科录取率仅14%,每一分都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筹码。当她复读一年涨的分数,恰好撞上学校水涨船高的门槛,便有了这场哭笑不得的"重逢"。
网友们的调侃里藏着更多相似的荒诞。有人翻出班主任的往事:当年考进大同大学心有不甘,复读一年高分考取"燕北师范",报到时才发现这竟是大同大学2006年合并前的前身。
历史在此刻玩起了循环游戏——就像雁北师范学院的校史会记得1958年的晋北师专,山东政法学院的录取系统大概也记下了这个连续两年报考的名字。更妙的是山东网友的神评论:"建议学校直接发终身校友卡,毕竟你为它多贡献了一年GDP。"
这场闹剧背后,是高考季最真实的生存图鉴。山东政法学院的监狱学专业公务员录取率超80%,法学专业更是省内司法系统的"黄埔",这样的金字招牌让其成为分数"洼地"里的香饽饽。
当复读生成了"高考移民"——用额外一年时间换取分数优势,高校的分数线自然跟着水涨船高。2025年该校在河北的物理类录取线普遍上涨30-50分,恰是这种博弈的直接体现。
如今这两张跨越年度的通知书,成了社交媒体的新晋 meme。有人 PS 成"年度最佳回头客"奖状,有人制作成"缘分测试卷"表情包,却少有人注意女生视频结尾的苦笑:"其实法学专业挺好的,就是没想到绕了这么大圈。"
就像那位最终在大同大学完成学业的班主任,后来成了带出清北学子的名师,命运的伏笔往往藏在看似无奈的安排里。
随着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截止日临近,这则趣闻或许会给焦虑的考生一点启示:69.2万考生里,总有10万像她这样选择重来,而每所大学的录取线背后,都是无数个家庭的权衡与期盼。
正如网友所说:"所谓缘分,不过是你向前一步时,恰好它也在成长。"至于那位女生,据说已开始研究学校的转专业政策——毕竟,在法律的框架里,"程序正义"之外,还有"结果导向"的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