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刚刚送去"保护神",转眼就要"大撤退"。马里这个西非国家用24小时上演了一出让人瞠目结舌的"变脸大戏"。
8月1日,中国援助的防地雷装甲车刚刚运抵马里港口。8月2日,中使馆就发布了外交史上罕见的严厉撤离令,连空调遥控器都成了武装分子的抢夺目标。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欢迎仪式"?马里局势的急转直下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
作者:含
从"守护神"到"逃命令":马里24小时上演的魔幻剧
说起这事儿,真是比电影还精彩。
8月1日上午,36辆崭新的VP-14防地雷装甲车刚刚从几内亚港口运抵马里,当地媒体还在为这批"钢铁守护神"叫好。
![]()
这些车能扛住10公斤TNT炸药的爆炸,在非洲战场上堪称"移动堡垒",深受多个非洲国家青睐,堪称是给马里政府军送去的"定心丸"。
哪想到不到24小时,剧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中国驻马里大使馆突然发布紧急通知,措辞之严厉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
"立即停工""马上撤离""后果自负"。这种表述在外交辞令中简直是"核武器"级别的,比平时的安全提醒重了不知道多少倍。
要知道,大使馆通常会用"建议"、"提醒"这样的温和措辞,这次直接上"命令",足见情况有多紧急。
![]()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就在军备交付的当天晚上,JNIM武装分子就像收到了什么信号一样,开始了疯狂的"迎接仪式"。
他们不仅攻占了塞古地区的军事前哨站,还一把火烧了中马合资的糖厂。
![]()
这家糖厂中方占股60%,是当地重要的经济合作项目,结果连厂里的空调遥控器都没放过。
这架势,哪里像是临时起意,分明就是有备而来。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矿企负责人告诉记者,撤离意味着每天损失超百万美元的产值。
![]()
但武装分子的勒索金额已涨至百万美元级别,留下等同于"赌命"。
这种精准的时间卡点,这种系统性的打击,说是巧合,鬼都不信。
![]()
从地头蛇到过江龙:JNIM的"开挂"之路有何玄机
说到JNIM这个组织,故事就更邪门了。
几年前,这帮人还只是马里北部的一股地方武装,装备简陋,人员素质也一般般。
连马里政府军都不敢正面硬刚,只能在偏远地区搞搞小打小闹。
![]()
但这两年,JNIM就像换了个人似的,简直是"开挂"般的存在。
去年8月,他们在沙漠公路上围歼了马里政府军和俄罗斯瓦格纳的联合部队。
80多名俄方精锐士兵和政府军战死,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数字。
![]()
要知道,瓦格纳可是在叙利亚、乌克兰都打过硬仗的狠角色。
结果在马里沙漠里栽了个大跟头,这让外界大跌眼镜。
更让人琢磨不透的是,JNIM现在不仅会用无人机侦察,还能熟练操作反装甲武器。
![]()
战术素养堪比正规军,这种飞跃式的进步,说没有"高人指点",鬼都不信。
联合国安理会的报告也承认,西非极端组织近年来在规模和战术能力上都有"异常提升"。
这种"异常"二字,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
从时间线上看,法国2022年撤军后,美国和欧洲明显加大了对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战略关注"。
而JNIM恰恰就是在这个时候完成了"华丽转身"。
以前他们主要通过袭击政府军和维和部队制造混乱,现在目标转向了系统性打击外国经济项目。
![]()
这种战术转变,背后的深意值得玩味。
有军事专家直言,JNIM现在的装备水平和战术素养,已经远超一般的地方武装。
他们能够在距离首都只有几百公里的区域公开举行武装集会,说明马里政府的有效统治范围正在急剧缩小。
![]()
目前,马里政府军对国土的控制力不足40%,北部和中部矿区早已成为"三不管"地带。
这种巧合,让人不得不多想想。
![]()
当非洲成为大国博弈新战场,中国企业为何总是躺枪
把眼光放宽一点就会发现,马里的这出戏其实是一个更大剧本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扩大,西方国家的焦虑感也在急剧上升。
![]()
数据很说明问题:中国目前是马里最大的投资国,仅在金矿领域的投资就超过20亿美元。
而JNIM的袭击目标,几乎清一色都是中资项目。
金矿、糖厂、建筑工地,就连水泥厂都不放过。
![]()
这种"精准打击",说是巧合实在太牵强。
今年5月12日,马里南部一处中资金矿遭到武装分子袭击,2名中方民众被绑架,3名海外劳工惨遭遇害。
5月27日,中海外公路建设项目营地遭到纵火,起重机等设施被摧毁。
![]()
本月1日,JNIM组织袭击糖厂、劫走车辆以及武器装备和电子设备。
6起可以确认的袭击时间都发生在马里西部,目标集中指向中资项目。
再看看美国的动作就更有意思了。
今年6月,美国以"调解刚果和卢旺达冲突"为名,拿到了刚果大量矿产的开采权。
![]()
这种"调解费"收得还真是明码标价。
而在马里,中国企业频繁遭袭后,很可能也会面临类似的"调解"。
有专家直言不讳地指出,这就是"新版代理人战争"。
不同的是,这次的战场从中东转向了非洲,而中国企业成了被攻击的目标。
![]()
法国撤了,俄国也撤了,剩下的权力真空谁来填补?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从地理位置看,马里是连接撒哈拉以南非洲与地中海的重要通道。
控制该国,意味着掌握通往欧洲和中东的战略要道。
JNIM的扩张不仅威胁马里本土,还可能波及邻国尼日尔、布基纳法索等,形成更大的区域动荡。
![]()
这种系统性的威胁,绝不是一个贫穷的非洲国家能够独立制造出来的。
背后的推手,呼之欲出。
海外淘金时代结束了?中国企业的"护身符"在哪里
马里危机给中国敲响了一个警钟。
海外投资的"蜜月期"正在结束,"战略竞争期"已经到来。
![]()
那些年靠着"低调发财"就能安稳赚钱的日子,可能真的要成为历史了。
从短期看,撤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毕竟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再多的钱也换不回一条人命。
但长期来看,一味的退缩不是办法。
![]()
中国海外投资规模已经这么大了,总不能每次遇到威胁就撤,那"一带一路"还怎么建?
关键是要找到发展与安全的平衡点。
一方面,要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不能再像这次马里事件一样,装甲车都送到了才发现情况不对。
![]()
另一方面,也要有硬实力作为后盾。
36辆装甲车显然还不够,更需要的是一套完整的海外利益保护体系。
眼下中方人员的撤离面临诸多困境。
重型设备无法带走,价值数亿资产或落入武装组织之手。
![]()
人员分散在偏远地区,集结过程极易暴露行踪。
巴马科的接待能力有限,先期撤离人员已挤满使馆协调的临时住所。
一名浙江企业的负责人回忆,他们曾尝试转移人员,却在通往巴马科的RN16公路遭遇武装分子设卡劫掠。
![]()
车队被迫返回矿区固守,但留守的风险同样巨大。
有意思的是,这次危机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的底线和担当。
"坚决杜绝侥幸心理""后果自负",这种措辞虽然严厉,但背后传递的信息很清楚。
![]()
中国政府会用一切手段保护海外公民的安全。
这种"钢铁长城"般的决心,或许就是最好的"护身符"。
面对马里这样的复杂局势,中资企业和中国政府需要采取更灵活的策略。
有专家建议,中国企业可考虑与当地社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
通过雇佣本地员工、支持公益项目等方式,提升自身"软实力",减少成为袭击目标的可能性。
当然,仅靠军事装备无法根除极端主义。
只有通过政治和解、经济发展、社会包容等综合手段,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安全环境。
但在此之前,必要的军事投送能力建设,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需求。
![]()
结语
马里危机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当中国影响力在全球扩展时,这样的挑战只会越来越多。
海外投资的"蜜月期"正在结束,"战略竞争期"已经到来。如何在竞争中保护利益,考验着大国智慧。
面对这样的新挑战,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你认为哪种策略更有效?
参考资料
![]()
![]()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