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舞台风云变幻,每一个大动作都牵动着全球神经。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又有新动作,他把给俄罗斯设定的达成和平协议期限,从原本的50天大幅缩短至10-12天(也就是8月7日-9日),还放话若期限到了俄罗斯没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就要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手段包括加征关税和对购买俄石油国家进行二级制裁。这一戏剧性转变瞬间成为国际焦点,背后大国博弈与战略困境值得深挖。
一、“最后通牒”缩水:焦虑与政治算计的暴露
特朗普将“最后通牒”期限从50天缩到10-12天,这背后是他的焦虑与政治算计。当地时间7月28日,正在英国苏格兰访问的特朗普表示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失望透顶”,声称自己仍未看到普京为实现和平所做的努力,觉得没理由再等了,因为看不到俄乌和平协议有任何进展,所以决定缩短“最后通牒”期限。
特朗普(资料图)
其实早在两周前,也就是当地时间7月14日,特朗普就抛出过“重磅炸弹”,威胁俄罗斯若在50天内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否则将对俄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白宫官员解释为100%),还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进行制裁。
如今他突然缩短期限,一方面是觉得俄乌多轮谈判没取得突破,自己的努力白费了;另一方面,或许是想借此向美国国内某势力展示强硬姿态,也有人猜测是想转移民众对爱泼斯坦案等国内事务的注意力。
二、俄罗斯的底气:实力与对局势的清醒认知
面对特朗普的威胁,俄罗斯没有被唬住。当地时间7月28日,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毫不客气地回击,称美国这是在玩最后通牒游戏。他提醒特朗普,俄罗斯不是以色列,也不是伊朗,言下之意是俄罗斯有足够实力和底气应对任何外部施压,不会像其他国家那样轻易被美国威胁左右。
而且每一次新的“最后通牒”,都是在把局势往战争的深渊又推进了一步,这种战争威胁不仅存在于俄乌之间,更是直接指向美国自身。梅德韦杰夫还特别警告特朗普:“别重蹈‘瞌睡乔’(拜登)的覆辙”,提醒他不要像拜登处理乌克兰危机那样,用强硬威胁和极限施压来处理俄乌冲突,以免让美俄关系更紧张且解决不了问题。
俄乌冲突(资料图)
俄罗斯有底气一方面是因为摸透了特朗普反复无常的性子。特朗普此前多次就对普京的看法和俄乌问题表态反复,这次说缩短期限,说不定过阵子又变卦,这种话听多了自然没什么分量。另一方面,美国所谓的制裁大棒,俄罗斯并非首次面对。多年来,俄罗斯在西方制裁下,经济虽面临挑战,但也逐渐发展出应对策略。而且特朗普对俄下达的通牒,对俄加征百分之百的关税,对俄方经济杀伤力不大。美方的“二级制裁”,想拿中国和印度对俄施压,但中国不会被这种架势吓住,俄罗斯心里也清楚这一点。
三、美西方的困境:牌已打尽,只剩战争选项
美西方在俄乌冲突中的操作一直存在问题。从冲突一开始,他们就以为军援乌克兰,再搭配两万多项制裁以及“金融核弹”能让俄罗斯二次解体,部分西方资本甚至都做好了战后分蛋糕的准备。但事实与设想相反,俄罗斯不仅扛住了制裁,军队在闪击乌克兰失败后马上转向打持久战。
如今,拜登政府和欧盟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初就把所有“制裁牌”打出去了,“军援牌”在冲突持续三年后也快用到极限。等到特朗普上台想收拾烂摊子时,发现只剩直接对俄罗斯开战这一张牌。
普京(资料图)
美国媒体现在都不相信特朗普的威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嘲讽称,在被俄罗斯多次拒绝后,特朗普营造的悬念“根本不存在”,任何制裁都不足以让俄罗斯改变目标,反而可能让美国再次卷入全球贸易战并刺激油价上涨。
这表明,无论特朗普给普京开出的最后谈判期限是50天还是10-12天,都没有实际意义,他越是施加这种空洞威胁,越暴露出除直接军事干涉外已无牌可打。
特朗普缩短“最后通牒”期限这一行为,暴露了他对俄乌局势的焦虑以及战略上的无牌可打,而俄罗斯凭借对自身实力的清晰认知和对局势的把握,没有被他的威胁吓倒。美西方在俄乌冲突中的困境也给世界敲响了警钟,武力威胁和制裁并非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