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限购“假放开真精准”,刚需该进场还是观望?
15%首付+3.05%利率!上海购房门槛降至十年最低
外环放开内环坚守:上海楼市调控的“阴阳策略”
增值税减了,个税没动!上海买房税费陷阱指南
上海拒绝“香港化”,限购底线暗藏什么信号?
![]()
“上海限购全面取消”的传言在2025年7月再掀波澜。但翻开沪房管〔2025〕27号文件,核心条款仍是那句老话:精准调控、分区施策。政策工具箱确实在松动,可网传的“四大松绑”至少掺了半壶水——有些调整正在落地,而有些纯属一厢情愿。
拆穿“全面放开限购”的滤镜
当隔壁杭州、南京已向非户籍人口敞开大门时,上海却把门槛拆成了“阶梯”:
外环外普通住宅:非沪籍单身缴满5年社保可购1套(崇明除外);
积分优待通道:持居住证且满120积分的家庭,社保满3年即可全市购房;
核心城区防线:静安、黄浦等内环区域,非沪籍购房仍需5年社保且限购1套。
上周浦东某中介用“崇明不限购”招揽客户,被购房者投诉后火速撤下广告——真相是:在崇明购房需当地社保记录。单身想买度假房?先缴满12个月崇明社保。
![]()
税费博弈:真减负还是假噱头?
增值税减免≠取消
2024年底新政将免征年限从5年压到2年,但链家研究院的数据泼了盆冷水:满2年房源仅占挂牌量的37%。普陀区业主王先生算过账:一套2019年购入的500万住宅,满5年可省28万增值税,若未达年限仍需缴纳。
个税“隐形炸弹”仍在
“满5唯一”仍是免税铁律。徐汇改善族李女士吃了闷亏:卖掉名下唯一住房后,因新房交付延期被迫租房过渡8个月,再购房时被判定“非唯一”,多缴了15万个税。
![]()
金融杠杆的“天花板”早到了
首付触底难掀浪花
15%的首付红线已逼近银行风控极限。央行上海总部2025年6月报告显示:首付20%以下贷款违约率是30%首付的2.3倍。更现实的是——总价800万的房子首付降5%(40万),月供却暴增7000元。
利率让利空间耗尽
建行客户经理陈某透露:当前3.05%的首套利率,银行净息差仅剩1.1个百分点。即便9月再降10个基点,百万贷款月供仅减少60元,还抵不上周末聚餐的开销。
![]()
市场实态:冰火两重天
新房热背后的推手
2025上半年外环外成交占比冲到71%,但价格涨幅超12%的楼盘都有共同点:对口新建学校。嘉定新城某项目因引入华二学区,单月涨价8500元/㎡,把周边二手房逼到降价8%抛售。
二手房东的残酷夏日
7月前两周中介带看量环比降18%,议价空间却放大到5%-8%。杨浦内环某1998年老房挂盘三月无人问津,上周降价12%后火速成交——这类案例正在中心城区蔓延。
![]()
未来方向:房产税改革的靴子
财政部专家在6月闭门会上透露方向:交易税做减法,持有税做加法。参考重庆试点方案:
首套免征,二套按评估价0.5%阶梯征收;
三套以上税率跳涨至1.2%-2%。
这意味着:靠囤房收租的投资客将成重点“照顾对象”。
![]()
三类人的生存法则
▶外地单身刚需:
抓住外环新政窗口期,但避开远郊“画饼区”(如奉贤海湾镇)。青浦17号线地铁盘、松江大学城次新房更抗跌。
▶多孩改善家庭:
别被“可购三套”迷惑!第三套房契税3%且限贷。杨浦案例:张先生卖掉两套老破小置换大平层,比直接买三套房省下52万税费。
▶急售置换业主:
静安某房东的教训:硬扛市场价3个月,最后比邻居少卖45万。当前行情下,主动降5%能抢跑,死守高价必踩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