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 Design Award公布年度获奖名单,其中一项来自纽约的建筑类获奖作品《Matrix Beyond Bronze》,指向的是一项关于建筑“更新逻辑”的再提问。获奖作品《Matrix Beyond Bronze》以纽约现代主义地标西格拉姆大厦为试验场,提出一种非破坏式的可逆更新策略,回应当代城市写字楼面临的三重困境:办公空间空置率持续上升、建筑能效严重滞后,以及职场环境缺乏人本关怀。
这不是一次对名作的炫技再设计,而是一种对“现代遗产如何与未来共存”的深入思考。
“Matrix Beyond Bronze的目标,从一开始就不是去挑战原建筑的形式,而是尝试借助‘内嵌系统’与‘可逆层级’的策略,在不破坏原有立面与结构逻辑的前提下,为这座大厦赋予新的功能张力与环境性能。”
——尤书剑
作为纽约注册建筑师,尤书剑 (Shujian You) 现就职于Grimshaw Architects。他在多个具备前瞻性与示范意义的未来城市原型构建、文化与旅游类公共设施、以及办公场所建筑中担任核心设计角色,既参与城市尺度的系统架构制定,也深入空间层级的功能整合与体验优化,积累了跨尺度、跨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经验。他始终秉持系统化的设计方法,将建筑视为技术系统、人类行为与环境逻辑的交汇场。在涉及办公空间的设计实践中,尤书剑尤为重视空间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身心健康、社会连接与长期使用舒适性的整合策略,推动办公场所从功能型容器向富有情感与启发性的生活场景转变。《Matrix Beyond Bronze》即体现了这一设计思维的延展——通过策略性构架介入与空间重组逻辑,不仅回应能效与功能更新的现实挑战,也探索建筑在文化叙事与使用者福祉之间的平衡关系。
![]()
《Matrix Beyond Bronze》双层幕墙系统的引入使建筑原有立面呈现出新的层次感与光影韵律
不动外壳,动内核:空间的“矩阵化”重构策略
1958年建成的西格拉姆大厦以自由开放的办公平面在当时开创先河,但在当下高频协作与多元职能并存的背景下,传统的“大通间”办公模式逐渐暴露出效率低、缺乏灵活性与空间层次感等问题。
尤书剑在本项目中提出了“矩阵式内壳”的介入方式。他在原有青铜立面与结构系统之内,引入了一套透明高性能的幕墙系统,构建出双层皮层结构,有效改善建筑的热工性能与声环境质量。这一策略不仅实现了能源效率的显著提升,也为空间的组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内部空间组织上,设计通过引入装配式轻量结构系统,将厨房、会议间、休憩角等不同功能节点有机嵌入室内,使原本缺乏节奏感的开放布局转化为具有清晰结构与场所特征的多维空间。使用者可在多样化的空间场景中切换,实现办公、驻留、协作与社交的灵活组合。此外,空间布局依照“功能带”与“交互带”的双重逻辑展开,营造出一种具有韧性的“矩阵式网络”,能够应对未来办公场景的持续演化。
尤书剑指出,这种介入并非对建筑表面的翻新,而是一种面向建筑使用生命周期的深层重编程,是对空间生态、行为模式与能耗结构的系统性回应。
从碳排放到身心体验:多维度的可持续路径
西格拉姆大厦作为历史文化地标,其保护价值毋庸置疑,但能效评级却远低于当前城市绿色建筑的标准要求。Matrix Beyond Bronze 这个项目在整体策略上,秉持最小物理干预与最大环境收益的原则,从多维度介入建筑节能与可持续性目标。
首先,通过引入双层幕墙系统,提升了外围护结构的气候适应性;其间的缓冲带不仅调节热能交换,也增强了自然通风路径的连贯性。其次,项目优先选用低碳材料,结合模块化构件系统的预制装配策略,在施工阶段有效减少碳足迹和建筑垃圾。空间配置上,也融入大量以人为本的策略。在视觉通透性、声学舒适度与自然采光效率方面,设计进行了系统优化,使办公空间在物理层面具有更高的健康指数。与此同时,团队还在空间中植入可用于展示、聚会或放松的社交节点,例如开放式厨房与展演区域,以激发日常办公节奏中的灵感与交流,回应新一代职场对多功能、可恢复性场所的真实需求。
正如尤书剑所言:“真正的可持续,不止是技术维度上的节能降耗,更在于空间是否能够持续支持人的身心状态。”
青铜之后的叙事:文化遗产与当代表达的共生逻辑
在这一项目中,西格拉姆大厦的原始立面并未被视为一种束缚,而是被理解为文化语境中可以对话与再诠释的结构元素。设计尊重青铜立面的肌理逻辑与立柱秩序,并在其内侧引入轻盈的透明构架,使之与新增空间产生视觉与结构的穿插关系。
整个介入系统遵循“表皮—肌理—骨架”的三层语言结构,在透明与实心、轻与重、虚与实之间建立层次感,同时实现文化表达上的过渡与转译。这不仅让历史建筑的原始语言得以保留,更引入了当代建筑语汇中的开放性、可读性与功能更新可能性。通过这一设计方法,Matrix Beyond Bronze 所展现的并非历史与当代的对立,而是共生;并非遗产保护的保守姿态,而是创造性传承下的设计主动性。
尤书剑的建筑实践持续聚焦于文化空间、绿色技术与复杂城市语境下的系统设计。他擅长在历史与当代之间寻找平衡点,在边界条件中建立可持续的解决路径。《Matrix Beyond Bronze》不仅获得国际奖项认可,更在当前高密度城市空间转型的背景下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可行策略,为文化遗产类办公建筑的再激活提供了一种具有适应性、技术力与人文温度的设计范式。
责任编辑: (李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