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的早晨,我正忙着包饺子,手机突然响起。看到婆婆的名字在屏幕上闪烁,我心里咯噔一下,本能地感到有事要发生。接通电话,婆婆中气十足的声音立刻灌进耳朵:"菊花啊,你和老刚今年过年回不回来?"
"回啊,都准备好了。"我一边擀饺子皮一边回答。
"那个...你小叔子要结婚了,缺个车,我和你公公商量了,你们能不能出十万块钱帮他买辆车?不然人家姑娘家嫌弃咱们家条件差。"婆婆的声音放低了些,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决。
我手中的擀面杖停在半空,面皮上的白面粉扬起一小片雾气,就像我此刻模糊的思绪。十万块?我和老公刚攒下的首付款,就这么被一句话要走?更何况小叔子平时和我们根本不来往,逢年过节也是爱答不理的。
"要是给不了,今年就别回来了!"婆婆见我沉默,声音陡然提高,最后丢下这句话就挂了电话。
我愣在那里,手上的面粉沾了满手,心里五味杂陈,对门那道咣当关上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
电话挂断后,我拨通了正在上班的老公老刚的电话。"老公,你妈刚才打电话来说..."我尽量平静地把刚才的对话复述了一遍。
"什么?十万?"老刚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咱们好不容易攒的首付款啊,就这么给小勇买车?他自己不会挣钱啊?"
"你妈说,给不了钱就别回去过年了。"我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的面粉里画着圈。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我能想象老刚揉着太阳穴的样子。我们结婚五年,一直住在城里的出租屋,省吃俭用攒了这些年才攒下十几万的首付,眼看就要买上自己的小窝了。可现在,这笔钱很可能要打水漂。
"老婆,你等我下班回来再说。"老刚最后只说了这么一句,听得出他在克制自己的情绪。
挂了电话,我站在厨房的窗前,看着外面飘起的雪花。记忆如潮水般涌来,这五年来,我和老刚在城里打拼,每月省吃俭用存钱,却还要时不时地给老家"解囊相助"。公婆家的茅坑坏了要换,是我们出钱;家里老人过寿,红包最大的是我们;小叔子上大学缺学费,还是我们补上。我们这个做大儿子媳妇的,仿佛成了取款机。
正出神间,门铃响了,是隔壁王婶送来的腊肉。"菊花啊,脸色咋这么差?"她关切地问。
我勉强笑笑,简单说了婆婆的要求。
"这哪像话?"王婶皱起眉头,"你们小两口不容易,天天早出晚归,攒钱不容易。小叔子成家是他的事,凭啥让你们出钱?现在的婆婆,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王婶的话就像一把火,点燃了我心中积压已久的委屈。是啊,凭什么总是我们付出?这些年,我和老刚省吃俭用,却从来没有让婆家知道我们的艰辛。每次回去,我都是笑脸相迎,从不提生活的不易,可婆家人却视我们的付出为理所当然。
晚上,老刚回来了,脸色凝重。他刚放下公文包,我就递上热毛巾:"先洗把脸吧,外面冷。"
他接过毛巾,用力擦了擦脸,像是要擦掉所有的烦恼。"老婆,我给我妈回了电话。"
我心一紧:"你怎么说的?"
"我说我们没钱。"老刚叹了口气,"我告诉她我们这几年攒的钱是要买房子的首付,不能给小叔。"
"她怎么说?"
"她说我不孝顺,说我有了媳妇忘了娘,说我见利忘义..."老刚的声音有些哽咽,"她最后说,不给钱就别回去过年了,让我好自为之。"
我心疼地搂住老公:"别难过,你已经很孝顺了。这些年我们给家里的钱,够小叔子买好几辆车了。"
老刚抬起头,眼中闪着泪光:"可是...不回家过年,爸妈该多伤心啊。"
我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那我们就不回去了。也许这样反而好,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提款机,是有自己生活的人。"
第二天,我们决定去看房子。既然都被说成不孝顺了,那不如把钱花在实处,早日买上自己的房子。看房途中,婆婆又打来电话,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责骂,说我们不懂感恩,小叔子结婚是大事,我们不帮忙就是不顾家庭团结。
"妈,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老刚试图解释,"我们攒钱很辛苦,不是不帮,是真的帮不起..."
"哼,你现在被媳妇卡得死死的,连自己弟弟都不管了!"婆婆气呼呼地说,"你别回来了,我没你这个儿子!"
电话挂断的声音像一记耳光。老刚站在那里,肩膀微微颤抖。我握住他的手:"没事的,我们有我们的路要走。"
当天晚上,我们在朋友圈发了看房子的照片,配文是:"努力了这么久,终于要有自己的小窝了。"照片中,我和老刚在新房子前比着胜利的手势,笑得灿烂。
意外的是,婆婆竟然点了赞,还在下面留言:"儿子媳妇有出息,老两口脸上也有光。"这反转让我和老刚都愣住了。
没过多久,老刚的电话响了,是他爸爸。
"儿子啊,你妈那个脾气你知道的,她就是嘴硬心软。"公公和蔼的声音传来,"你们买房子的事,我们都支持。至于你小叔子的事,我和你妈商量过了,让他自己想办法,不能老是依靠你们。"
老刚眼眶湿润:"爸,谢谢您理解。"
"过年还是要回来的,"公公继续说,"你妈嘴上说不要你们回来,其实早就准备好你们爱吃的菜了。"
挂了电话,老刚紧紧抱住我:"老婆,谢谢你陪我挺过这一关。"
我微笑着回抱他:"我们是一家人,要一起面对困难。"
年三十那天,我们还是回了老家。出乎意料的是,婆婆见到我们竟然热情得不得了,拉着我的手说东说西,还偷偷塞给我一个红包:"这是我和你公公的一点心意,给你们添置新房子用。"
我惊讶地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有两万块钱。婆婆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你们不容易,这些年也帮了家里不少。小勇的车最后是他自己贷款买的,也该他自己负责了。"
看着婆婆真诚的眼神,我忽然明白,有时候坚持自己的底线,反而能赢得尊重。不是所有的"孝顺"都要无条件付出,真正的孝顺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
那个年夜饭,是我和老刚结婚以来最温馨的一次。饭桌上,公公举杯敬我们:"来年,盼着去你们新家吃饭!"
婆婆也笑着附和:"是啊,我们家老大老大媳妇最有出息,我这个当妈的以后要多向你们学习!"
我和老刚相视一笑,十指紧扣。这一刻,我明白了,所谓的家庭和睦,不是一味地退让和付出,而是彼此尊重,共同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