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锅粉料经过层层核检投入和料机,当和面工老师傅再次核对盐水配比的小数点,当操作工戴着手套仔细筛分抽检每一批次的面粉时,新一天的车间质量守护战,又重新开始了。
质量从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渗透在每个环节的责任,是刻在每个员工心中的坚守。
质量的防线,始于“源头”的严苛。记得刚入车间时,老师傅带着我学习和面区设备和辅料室原料分类以及配比剂量的时候,语气严肃得让人难忘。每一锅的面粉用量都要严格按照研发的配比,每一袋辅料使用都必须有完整的溯源记录。
记得有一次配合研发人员手工配粉和面时,由于我的疏忽大意导致两个面粉混了出错了。开始我还报侥幸心理,想着面粉都差不多应该没问题,结果和出来面团色差和硬度都差了很多。导致最后报废处理。事后我也深刻认识到,我们生产的是消费者吃的产品,尤其是作为首道工序的我们,真的容不得半点“好像是”和“差不多”。这是我们对原料的底线,也是对信任的承诺。
质量的保障,藏于“过程”的精细。生产线上的每个岗位,都是质量的“把关人”。和面工要精准的控制盐水、面团干湿度与醒面时间,确保面团的筋度达标;磨面工要目不转睛的剔除条形不规则的异形面、碎面,避免混入成品;烘烤岗的师傅更是把“温度、时间、气压”三个参数刻在脑海里,确保成品的合格率、出面率。绕杆工要时刻调整挂轮量确保每一杆面的粗细都达到合格标准。每一步挑选出的瑕疵品和疑似产品都会严格挑选出来按照规定流程重做及报废处理。正是这份“吹毛求疵”的较真,让每一件产品都带着车间的温度与责任。
质量的提升,源于“人心”的凝聚。质量不是某个人的事,而是“人人都是质检员”的共识。班前会的质量提醒,班后的问题复盘,甚至午餐时的闲聊,都可能碰撞出改进的火花——因为我们知道,守护质量,就是守护自己的岗位,守护企业的明天。
食品行业的生命线,是消费者的信任。而信任的基石,正是我们在车间里重复了无数次的“再检查一遍”和“再确认一次”。
以匠心守初心,让每一份产品都经得起检验;以质量筑根基,让每一次信任都不被辜负。这就是我们手延面生产车间的质量誓言,也是我们对“奉献健康食品”的永恒承诺。(遂平克明徐谦)
![]()
作者近照 : 徐谦

编辑:王建萍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