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手拿开!”
夏日午后的公园里,宁静而凉爽,蝉鸣阵阵,树叶沙沙作响。
![]()
我身后的航航妈妈突然发出一声惊呼,紧接着一个箭步冲到我身前,拍开了航航放在“小鸡鸡”位置上的手。
孩子似乎早已习以为常,并未受到惊吓,只是松了手,继续欢快地奔跑起来。
“平时都是我一个人带孩子,为了图省事儿,每天都给他穿纸尿裤。现在孩子快3岁了,想着要上幼儿园了,就从开春开始给他戒掉纸尿裤。”航航妈妈忧心忡忡地说。
没想到,自打脱掉纸尿裤后,航航反而有意无意地总是去触摸“小鸡鸡”。
作为家长,她觉得这样的行为既尴尬又不卫生,“除了每次大声提醒和拍掉他的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
航航妈妈的行为也引来了其他家长的讨论。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尴尬,家长们也不必过分担心。
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行为?
事实上,3~6岁孩子的这类行为被统一称为“自体性行为”。
自是自己的自,体是身体的体。所谓自体性行为,就是孩子通过自己的身体来探索性的感觉的行为。
那么,就有家长会问了:“为什么孩子还这么小,什么都不懂,就涉及到‘性’了呢?”
我们可以先从“小鸡鸡”这个器官说起,它其实有一个专有名词——生殖器。
生殖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繁衍。
但是,对于每个人而言,没有一种能力是从天而降的,所有的能力都需要练习,繁衍的能力也是如此。
3~6岁是孩子性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随着体内性激素分泌的明显增加,孩子的性能量会特别充足。因此,这个时候孩子关于性的活动就会比较多,具体表现为摸小鸡鸡或趴在床上摩擦等。
![]()
所以说,3岁男宝宝爱摸“小鸡鸡”是一个正常的行为。
家长该如何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
虽然解释了为什么3岁男宝宝爱摸“小鸡鸡”是一个正常行为,但还是有和航航妈妈一样的家长免不了产生焦虑:就这么放任不管,会影响孩子成长吗?
要是想干预,又该如何入手呢?
我们知道,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对身体产生好奇,这是认知发展的自然过程。
在接受的基础上,家长可以坚持以下5个原则:
1.不焦虑
作为家长,内心一定不要焦虑。
一方面,家长的焦虑会导致孩子的行为强化,也就是孩子的触摸行为频率会上升。
![]()
另一方面,家长的焦虑和反复提及,会导致孩子持续关注这个问题,触摸的时间也可能有所延长。
2.不批评、不指责
当孩子没忍住去触摸“小鸡鸡”时,家长一定不要批评指责,尤其是在公共场合。
不要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觉得自己是坏孩子,从而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形成错误的性价值观。
同时,过于严厉的手段,比如打手、吓唬等,可能会让孩子认为“身体是羞耻的”,或引发逆反心理及对于“性”和其他生理知识的错误认知。
![]()
生活中,家长可以选择用尽量平和的方式转移孩子注意力,比如用玩具、游戏或户外活动等,自然转移孩子的关注点,而不是一味刻意强调“不许摸”。
3.隐私概念和安全意识
这是一个很好地利用和满足孩子好奇心的机会。
家长可以通过绘本的方式,教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部位。

![]()
有些孩子还没有私人空间的概念,那家长正好可以在引导的基础上,给孩子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比如可以告诉他,如果身边有其他人在,哪怕是爸爸妈妈,这个地方都属于公共场合,而自己的专属房间则是隐私空间,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隐私观念和保护自身隐私安全的意识。让他明白什么时候不适合做什么动作,如果别人对自己做这些动作,该怎么保护自己。
4.教会孩子讲卫生
借此机会,家长还可以带着小朋友一起上一堂“卫生课”,学习卫生知识,提升健康观念。
让孩子知道手和小鸡鸡都是有细菌的,这种行为会影响身体健康,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勤洗手、多洗澡。
![]()
5.多观察
从生理角度,如果发现孩子的私处有红疹、湿疹、发炎等情况,那就应该及时就医了。
从心理角度,多数孩子这一行为会在4~5岁逐渐消失。
如果年龄较大的学龄儿童频繁抚摸生殖器,那就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了,尤其是幼年时曾因触摸生殖器被家长严厉责打过的孩子,很有可能是精神心理问题的表现。
![]()
如果孩子摸私处的行为还频繁伴随其他行为,如摩擦私处、夹腿等,都要咨询专业儿童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小tip:
男宝宝的“小鸡鸡”到底该怎么清洗呢?
由于中国大部分婴幼儿(低于3~5岁)存在生理性包茎,包皮不能上翻,所以给宝宝清洗时一定要小心又小心。
一般来说,男宝1周岁前都不必刻意清洗包皮,重点清洗生殖器的根部和阴囊的褶皱,这里比较容易留存汗液和尿液。
此时的包皮和龟头还长在一起,过早地翻动柔嫩的包皮反而会伤害宝宝的生殖器。
对于包皮过长或稍大些的宝宝,在帮助他们清洗时一定要轻轻翻开,但千万不要使蛮力。
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阴茎的中段,朝腹壁方向轻柔地向后推包皮,直至龟头和冠状沟完全露出来。
清洗时,水温不能太高,手势不能太重。洗完后,及时把包皮恢复原位,千万不要卡住,否则可能造成包皮嵌顿,导致龟头淤血缺血,那要去看急诊了。
洗后别用毛巾擦,因为清洁用品和毛巾容易把角质层洗掉,引起发炎。
怎么样?
家长朋友们,自己家的宝宝是否也给你带来这样的烦恼呢?
你有没有其他的处理办法,快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说明:文字原创,部分图片由AI生成。
作 者:陶宗瑶
责编:解阳杨
审核:姜峰 李硕然 唐蔚
![]()
为促进科普创作的传播与交流,我们组建了科普创作者交流群
由于申请人数较多,进群后请备注:医院、单位 / 专业 / 姓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