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研在合工大 | 主办产创融合交流会,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方案评审会......

0
分享至


目录

  1. 主办第五届中国钢结构防护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会

  2. 举办水泥基材料低碳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会议

  3. 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方案评审会


01

主办第五届中国钢结构防护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会

近日,由中国钢结构协会防火与防腐分会和合肥工业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钢结构防护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会在安徽合肥隆重召开。来自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的250余位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参会。


开幕式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萌向参会的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指出合工大将继续发挥工科优势,推动校地融合、产教融合,构建多方协同的创新平台,为钢结构防护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中国钢结构协会防火与防腐分会理事长、同济大学教授李国强表示,当前我国钢结构防护正处在变革窗口期,呼吁全行业以开放心态迎接挑战,共谋防护体系现代化建设。

在交流环节,李国强、中国科学院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重点实验室主任段继周、中建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振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胡隆华、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周健、PPG产品经理金萍、中建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汪晓阳分别作主题报告。大会报告系统总结了我国钢结构防护在建筑工程、桥梁工程、海洋工程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和技术标准,进一步凝聚了行业共识、明确了发展方向。

本次交流会共安排主会场1场、专题产业论坛2场和专题技术论坛4场,共计47个报告,涵盖了钢结构防护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等,内容丰富,反响热烈。会议同期召开了中国钢结构协会防火与防腐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02

举办水泥基材料低碳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会议

7月28日上午,水泥基材料低碳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会议在屯溪路校区召开,来自高校、研究院、企业的20余位专家出席会议。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康宇在致辞中指出,技术委员会是推动中心高质量建设的重要力量,专家们的意见建议将为中心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学校将一如既往支持中心建设,积极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实施。

会议期间,中心与中铁四局集团先进工程材料公司、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淮北矿业(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建工路港建设集团设备新材料有限公司、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创新研究院、安徽海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海盾建材有限公司进行了分中心共建签约仪式。中心主任王静峰教授汇报了2024年度建设成效与阶段性成果。马培勇、种迅、郭柄霖三位教授分别介绍了团队在关键技术研发、装备创新与应用转化方面的进展。


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中心在低碳建材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的成效,认为其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和工程示范方面具有扎实基础和良好前景。专家建议,中心应进一步聚焦“双碳”战略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行业服务水平。

水泥基材料低碳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由合肥工业大学牵头,联合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中心面向“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围绕水泥材料全生命周期的低碳技术,重点开展绿色原料替代、高性能结构优化、再生资源利用等方向的前沿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在生物质燃料替代、水泥基组合结构研发、混凝土再生材料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初步构建了系统完备的产学研合作网络和绿色技术体系,为我国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03

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方案评审会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地下管网一体化非开挖建造与修复关键技术及装备”方案评审会在合肥召开。评审专家组,课题承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参与单位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格睿特管网工程有限公司的相关代表参会。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昌建主持会议。课题负责人郭帅详细汇报了总体实施与管理方案。专题负责人冯景伟、廖良桂、胡志祥、杨启双、孔凡分别就各自任务进行了深入汇报。


专家们对课题方案进行了全面深入探讨,指出本课题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技术路线切实可行,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研究成果能够顺利落地转化。

该课题是由武汉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地下管网数字化‘一张图’构建及综合集约建造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下课题之一。此次评审会的圆满召开,为课题的进一步完善与顺利推进筑牢了根基。研究团队将认真梳理、充分吸收专家们的宝贵意见,对方案进行全面优化调整,加强团队协作,加大科研投入,力求产出一批具有重大应用价值与推广意义的科研成果,为推动我国城市地下管网建设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来源 | 综合

封图 | 史纭恺

编辑 | 虎谨骁

责编 | 卫婷婷 袁梦

投稿邮箱 | hfutxcb404@163.com

@全球英才,合肥工大诚邀您申报海外优青(新增批次)!

建军98周年!合工大学子致敬戎装青春

合工大→中南大!赵甜甜立志做“接地气”的法律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新媒体运营与管理中心
2392文章数 12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