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美国太空军作战部长萨尔茨曼上将公开说,中美两国航天器发射时间这么近,可能不是单纯的运气使然。
这话一出,马上就搅动了国际舆论,让人不由得琢磨背后的深意。咱们一步步来聊聊这事,先从背景说起,看看两国在太空技术上的较量是怎么一步步升级的,然后再挖挖那次具体事件,最后想想后续的影响。或许通过这些,你能自己琢磨出太空竞争的真实味道。
先说说太空军这块,美国在2019年成立了太空军,这可是特朗普政府的一大动作,目的是把太空当成一个独立的作战领域。萨尔茨曼上将呢,他是2022年11月接棒的太空军作战部长,四星上将级别,早年从空军转过来的,专攻导弹和太空作战。2023年时,他已经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中国和俄罗斯在太空的进展让美国感到压力山大。
![]()
比如,他在那年的几次会议上提到,中国发射卫星的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从2020年到2023年,中国就把上百颗卫星送上天,很多还是用于情报和通信的军用型。这不光是数量问题,更是能力跃升的表现,美国得赶紧跟上步伐,不然在未来的冲突中,卫星被干扰或摧毁,美国的地面部队就瞎了眼。
中国这边呢,从2000年代开始,就大力发展航天技术。长征系列火箭越来越可靠,发射频率也上去了。2023年12月14日,中国用长征二号F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型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这东西是无人驾驶的,能在轨运行一段时间,做技术验证和科学实验,然后返回地面。
官方说这是为了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术支撑,但西方媒体总爱联想到军事用途,因为这种航天器机动性强,能测试在轨操作技术。之前中国在2020年和2022年也发射过类似航天器,每次在轨时间都更长,2022那次跑了276天,落地后数据分析帮着提升了重复使用能力。
几乎同一时间,美国的X-37B轨道飞行器也准备上天。这玩意儿是波音公司造的,小型无人航天飞机,从2010年开始飞了六次任务,每次在轨时间从几个月到两年不等。最长的一次是2020年5月发射的,飞了908天,到2022年11月才落地。
![]()
X-37B的任务高度保密,五角大楼只说是在测试新技术,比如长时暴露在太空环境下的材料耐久性,还有一些不明实验。2023年12月,原计划用SpaceX的猎鹰重型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最初定在12月7日,但因为天气和地面系统问题,推迟了好几次。
先是10日风太大,云层厚,推到11日;11日又说燃料系统有故障,推到12日;之后又两次延期,到13日还没定新日期。结果,就在13日那天,萨尔茨曼在太空力量协会的会议上被问到中国发射的事,他直言不讳地说,这时间点重合“可能不是巧合”。
为什么这么说?萨尔茨曼解释了,中国对美国的航天飞机兴趣很大,美国对中国的一样。因为这种能力太强了,能把东西送上轨道,做点事,再带回来检查结果。这两个航天器在轨时,都是全球最受关注的物体。中国试图在时间和顺序上跟美国同步,这背后肯定有战略考量。
想想看,美国的发射计划是公开的,虽然具体日期会变,但大致窗口大家都知道。中国选择哪个时间点发射,确实容易让人联想到是在回应或观察美国的动向。太空竞争已经白热化了,2020年萨尔茨曼还是中将时,曾暗示X-37B可能快到寿命了,该考虑下一代。但2023年他改口了,说那不是最好的表述方式,现在得继续投资,因为中国有类似项目“神龙”,美国不能有能力缺口。
这事一出,媒体炸锅了。美国《航空航天力量》杂志报道了这番话,路透社和太空网也跟进,说SpaceX本周内第三次取消发射,原因不明,但推测是额外系统检查。X-37B这次任务是第七次,属于国家安全太空发射计划,计划在新轨道运行,因为猎鹰重型火箭推力更大,能去更高轨道。人们猜,这可能是测试更远的太空操作,为什么需要深入太空深处,目前不清楚,但肯定涉及军用实验。五角大楼没透露太多,只说有测试数据会传回。
![]()
中国航天器发射后,在轨运行一段时间,返回预定着陆场。官方强调是技术验证,为和平利用太空服务。但西方分析家总爱往军用上扯,说这能验证抓取卫星或干扰能力。当然,中国一贯否认这些猜测,坚持航天发展是自卫和科学的。
两国互相关注对方的项目,这很正常,毕竟太空是高地,谁控制了,谁在未来战争中就有优势。萨尔茨曼的话点明了这一点:不是巧合,说明两国在太空的互动越来越直接。
事件后,美国没闲着。X-37B最终在2023年12月28日晚发射成功,进入高度椭圆轨道,近地点323公里,远地点38838公里,倾角59.1度。在轨434天,进行空间域感知实验、辐射对材料影响调查,还有NASA的种子实验,研究太空辐射对植物的影响。它还试了新型空气制动机动,用大气阻力改轨道,省燃料。今年3月7日,X-37B在范登堡太空军基地着陆,萨尔茨曼评价说,这任务开拓新领域,展示了灵活性。
今年上半年,萨尔茨曼继续发声。3月在协会会议上,他谈太空军优先事项,强调维护优势。4月向国会作证,提到中国发射遥感卫星到同步轨道,但焦点是美国需加快能力建设。5月他说,太空军在新任务上资金不足,得要更多资源。中国这边,今年有新动作,比如3月29日和4月10日发射TJS-16和TJS-17卫星,官方说是通信技术试验,但西方说可能是军用,包括卫星检查。7月,美国暂停与SpaceX的高超音速火箭货运项目,因为环保反对。
![]()
这些事连起来看,你会发现,太空不是科幻,而是现实博弈。萨尔茨曼的话不是空穴来风,中美在卫星数量、发射频率上你追我赶。中国从2023到今,卫星总数超500颗,美国也上千,但中国增速更快。俄罗斯也掺和,2021年毁卫星制造碎片,2024年传核武器上天计划。萨尔茨曼的话提醒大家,保持警惕,推动规范行为,避免碎片化太空。国际合作是出路,像中美在ISS外合作有限,但未来或许需更多对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