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仁禧
197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根据国防需要,派人到武汉大学、提出共同合作研制光学玻璃防雾剂。在这之前,总后已组织研究了光学玻璃的防雾、但没有解决问题。这次考虑到武大化学系在元素有机化学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于是就找了过来。
所谓较好的基础,具体说的是时任武大化学系讲师的卓仁禧,他曾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过有机硅化学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卓越的成就。
卓仁禧,1931年2月12日生于建省厦门市鼓浪屿的著名生意世家,其祖父卓长福创立的“同英布店”、在其父亲卓全成的手里发展壮大,业务遍布福建、广东等地区,可谓家世显赫、家财万贯。
但卓家家风俭朴、家教严严,连吃饭都要摇铃,“只要听到铃声,我们就各自从自己的房间出来吃饭”。夫妻常跟11个子女说:“你们每个人必须靠自己,读书,去找事做。你们考上大学,学费我负担,其他的你们就别想了!”
![]()
卓仁禧夫妻与其得意门生毛海泉
解放后,卓全成除了留一幢楼给家人居住外,所有家产捐给了国家。在家庭的严格要求下,卓仁禧的兄弟姐妹各个事业有成:
大哥卓仁松是菲律宾大学农学硕士、回国后任福建农业大学教授;
二哥卓仁声是著名的建筑力学专家;
大姐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
二姐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三姐、五姐毕业于中山大学;
四姐毕业于暨南大学;
妹妹毕业于福建医学院;
大弟毕业于山东医学院;
最小的弟弟高中毕业进了工厂、后来自己创办实业……
其中,以卓仁禧的科学成就为最高。那次,他接受了总后的任务,所在教研室随即成立了研制小组,然后开始到有关研制单位去调查研究,寻找之前没有成功的原因。经过调研和思考,卓仁禧等人得出初步结论:光学玻璃出现雾点影响透明度,可以认为是玻璃在水的存在下被腐蚀的现象,“如果在玻璃表面能有一层很薄的、透明的疏水膜,可能会达到防雾效果。”
随后,他们开始设计并合成一种有机硅化合物,用于光学玻璃的表面处理。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反复试验后,研制小组成功地达到了光学玻璃防雾的目的,并很快应用于多种光学玻璃器件:各种炮镜、海上潜望远镜以及广大指战员使用的望远镜。经过试用,效果格外清澈透亮。
![]()
1945年,十三岁的卓仁禧(后排左三)在福建鼓浪屿和家人合影
鲜为人知的是,卓仁禧还曾为毛主席的水晶棺研制玻璃防雾剂。1976年9月,主席去世后,为把主席遗体安放在水晶棺里供人们瞻仰,需要水晶棺保持最佳的透明度。
卓仁禧接到任务后,和助手们日夜忙碌,最后终于研制出新型的光学玻璃防雾剂。运用这种防雾剂后,毛泽东主席的水晶棺可长期保持着晶莹透明。这项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后来还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83年的国家科技发明奖。
2019年8月6日,著名化学家、我国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卓仁禧先生因病在武汉逝世。愿卓先生安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