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今天起,睡姿请调整一下

0
分享至

来源:西宁晚报

以下哪种是你常见的睡姿?


如果你的答案是①或⑤

恭喜你,睡姿正确

很多人知道趴着睡和蜷缩着睡

会伤害脊柱,挤压心肺

那么,为什么“举手睡觉”

也会伤害健康?

01、为什么有人睡觉爱举手?

睡觉时不自觉向后举手,是由于颈肩部软组织过于紧张,导致入睡困难,把手举高就能缓解。而肩颈僵硬、紧张很可能是呼吸模式紊乱造成的。

呼吸与肌肉存在密切联系,呼气可放松身体,吸气则可促进肌肉活动。健康的呼吸模式由横膈膜(胸腔和腹腔之间的分隔)下沉与上提来实现。

一般来说,膈肌主导的腹式呼吸更为深入和缓慢,对激活副交感神经(神经系统中的内脏运动神经)有很大帮助,可以放松全身肌肉。


但持续的压力、不良姿态引发的关节排列异常等,会导致横膈膜无法“胜任”工作。呼吸从横膈膜主导转变为肩颈及胸部主导,发生呼吸代偿。

胸式呼吸单靠肋骨向上扩张吸气,由于伴随耸肩,会引发肩颈、胸部肌肉紧张。


睡觉时爱“举手”,和它有关

因为频繁启动膈肌以外的肩颈肌肉参与呼吸,这部分肌肉就会异常活跃,直到晚上休息时,肩颈依然因为呼吸的持续而继续“劳作”。

此时,便需要借助上抬手臂使更多血液和营养聚集过来,继续维持肩颈肌肉的代偿工作,于是睡觉时就不自觉举手了。

02、长期“举手式睡姿”,会给身体带来这些伤害

抬起手睡觉虽然短期感觉很舒服,但长期保持这种睡姿可能会给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影响上肢血液循环

长期的不良姿势会造成上肢血液循环不畅、麻木,久则造成末梢神经缺血缺氧,引发末梢神经炎等疾病。

诱发肩周炎

将手举起时,肩膀裸露在外受凉,且肩关节周围肌肉的负荷较大,会压迫肩峰下间隙,极易诱发肩周炎

引发反流性食管炎

高抬双臂时,由于肌肉的牵拉,造成横膈膜移位,会使腹压增高。睡前进食过饱者、老年人及晚期妊娠者更为明显,长此以往,可能形成反流性食管炎。

影响心肺健康

膈肌、胸廓等无法自然收缩,呼吸也会受影响,可引发胸闷,让人感觉睡觉不解乏。如果时常觉得胸闷气短,需举起双手、打开胸腔才能缓解,则应警惕心肺问题

03、如何调整这类睡姿?记住两个方法

如果经常有把手举过头顶睡觉的行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检查和调整呼吸模式,从而改善睡姿。

对镜自查呼吸

对着镜子坐下,用鼻腔吸气和呼气,观察呼吸过程中肩颈是否存在明显起伏,如果有,就说明需要进行呼吸调整练习了。

呼吸调整练习

可选择躺在瑜伽垫或床上进行。取仰卧位,用枕头适当垫高双腿,使腰部更舒服、身体更放松。

双手手掌放在肚脐位置,鼻吸鼻呼,吸气时将气体更多引入胸腔下部和腹腔,能感觉扩张的腹腔将双手向上顶出;然后呼气放松,此时腹部回落。每组练习5~8次,每次练习3组以上。

04、你适合什么样的睡姿?

对照自测

正确睡姿一:仰卧

仰卧时,首先让身体完全放松,肩部顶在枕头下缘,使枕头支撑颈部,让头部和颈部保持良好的生理曲度。

双下肢伸直可能会使腰部处于悬空状态,可以选择在双膝下方、小腿的位置摆放垫子,让腰椎更好地贴在床面上,处于放松的状态。膝关节微屈20~30度,双膝分开与肩或髋同宽,双手放在身体上方或两侧即可。

正确睡姿二:侧卧

侧卧时,枕头可以比仰卧位稍高一些,保证头部与肩同高。可以在上方身体处垫一个抱枕,让脊柱保持正常的曲度。头部轻微后仰,使头、颈、脊柱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处于上侧的一侧肢体可以选择屈髋、屈膝,放松搭在抱枕前方,保持骨盆没有扭转。

如果侧卧时使用弯曲靠近床面的腿作为支撑,则可以将一只手放在另一侧肘部,屈膝屈髋稳定身体,在双膝中间加一个小垫子,双手部位稍微垫高些或将手臂放在身体侧方,就能避免脊柱扭转。

这些情况有“专属睡姿”

颈椎病、腰椎病:平躺仰卧

侧卧会加重椎动脉痉挛,甚至影响脑部供血。建议选用中等偏硬的床垫,促进骨关节疾病康复。

脑血栓:仰卧

枕头最好高5厘米,不宜过高或过低。保证颈动脉不受压迫,脑部供血充足。

静脉曲张:脚抬高

把脚稍微抬高,在水平位置上超过心脏的高度,有助血液回流心脏,避免下肢静脉充血。

胃病:侧卧位或平卧位、上半身略高的睡姿

有助于减少胃食管反流,减轻胃病及胃食管反流患者反酸等症状。

打呼噜、呼吸暂停:侧卧

建议侧卧睡,改善通气、打呼状况。

腰背痛:侧卧

建议侧卧睡,并把U型全身枕夹在膝盖间,支撑身体重量,帮助手臂摆放更舒适。

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半卧位、右侧卧

右侧卧能减少下腔静脉回流的血液量,利于心脏休息。

来源:央视一套、生活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社保基数又涨了,灵活就业缴费又多了,北京按下限每月多交68元

社保基数又涨了,灵活就业缴费又多了,北京按下限每月多交68元

数字财经智库
2025-09-19 16:32:53
清朝灭亡后,李莲英姐姐才敢说出实情:慈禧其实不是病死的!

清朝灭亡后,李莲英姐姐才敢说出实情:慈禧其实不是病死的!

蜉蝣说
2025-09-16 11:23:23
远华集团总裁赖昌星,在狱中对董文华的描述,听后让人咋舌

远华集团总裁赖昌星,在狱中对董文华的描述,听后让人咋舌

兰姐说故事
2025-02-17 22:00:03
单赛季获MVP+DPOY!阿德巴约女友太猛,韦德:1V1能赢一些NBA球员

单赛季获MVP+DPOY!阿德巴约女友太猛,韦德:1V1能赢一些NBA球员

你的篮球频道
2025-09-19 10:20:09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新剧被指辱华,这一次,没有谁能救得了她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新剧被指辱华,这一次,没有谁能救得了她

叨唠
2025-09-20 03:10:41
坦白的说,外蒙作为一个国家,已经丧失了所有希望

坦白的说,外蒙作为一个国家,已经丧失了所有希望

全金猫眼
2025-09-18 06:12:00
10月1日起执行!中小学教师房补新政落实,退休教师也能跟着沾光吗?

10月1日起执行!中小学教师房补新政落实,退休教师也能跟着沾光吗?

娱乐的宅急便
2025-09-17 11:45:22
曹丕称帝后,38岁甄宓随即服毒身亡,曹睿:用米糠塞满郭太后的嘴

曹丕称帝后,38岁甄宓随即服毒身亡,曹睿:用米糠塞满郭太后的嘴

史笔似尘钩
2025-09-18 21:51:22
危险的李在明,离谱的言论

危险的李在明,离谱的言论

寰宇大观察
2025-09-18 22:30:14
这位意大利摄影师的街头作品让人震撼!你绝对想不到

这位意大利摄影师的街头作品让人震撼!你绝对想不到

国际艺术大观
2025-09-18 18:21:33
92岁大爷在养老院待了28年,不吵不闹,直到去世后儿子发现他的秘密

92岁大爷在养老院待了28年,不吵不闹,直到去世后儿子发现他的秘密

夜阑故事集
2025-09-19 22:10:03
主编有态度 | 绿捷学生餐风波:中标大户为何口碑频频翻车

主编有态度 | 绿捷学生餐风波:中标大户为何口碑频频翻车

潇湘晨报
2025-09-18 17:42:06
陈晓:我接受不了她过着过去的生活,走进婚姻,我像被雷劈了一样

陈晓:我接受不了她过着过去的生活,走进婚姻,我像被雷劈了一样

我一直在终点等你
2025-09-18 22:06:07
刚刚,欧盟祭出“绝杀”,以色列噩耗传来…

刚刚,欧盟祭出“绝杀”,以色列噩耗传来…

新财迷
2025-09-19 23:34:15
洛阳突发路面塌陷,两辆行驶中小汽车坠入,多部门介入处置

洛阳突发路面塌陷,两辆行驶中小汽车坠入,多部门介入处置

大风新闻
2025-09-19 14:16:02
癌症专家楼钦元患癌离世,健康生活方式无效?临终悔恨令人唏嘘!

癌症专家楼钦元患癌离世,健康生活方式无效?临终悔恨令人唏嘘!

柳絮忆史
2025-09-04 08:49:32
我48岁坚持丁克,父母离世后变卖全部家当,惦记我财产的亲戚沉默了

我48岁坚持丁克,父母离世后变卖全部家当,惦记我财产的亲戚沉默了

张道陵秘话
2025-09-19 22:36:26
2分!为何宫鲁鸣还坚持用李缘?谁注意他赛后一番话,球迷理解了

2分!为何宫鲁鸣还坚持用李缘?谁注意他赛后一番话,球迷理解了

体育就你秀
2025-09-19 16:13:54
65岁工地大爷坦言:跟亲家母再婚后,我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又快乐

65岁工地大爷坦言:跟亲家母再婚后,我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又快乐

施工员小天哥
2025-09-18 22:16:40
重磅换帅!中国最大省级建工集团迎来新掌门

重磅换帅!中国最大省级建工集团迎来新掌门

新浪财经
2025-09-19 22:53:39
2025-09-20 06:07:00
环球网资讯 incentive-icon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248789文章数 27041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数码
艺术
教育
亲子
公开课

数码要闻

750万小米空调升级10年免费包修:为用户节省15亿元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分层教学就是搞歧视?家长和老师激烈争论

亲子要闻

每年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新规出台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