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颍州区文峰街道沿河社区
有一个因鸟得名的村庄
——“洼子”庄
![]()
上百年来
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池鹭在此栖息繁衍
村民与这群特殊的“邻居”相依相守
用代代相传的爱鸟约定
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温情篇章
![]()
![]()
池 鹭
池鹭,别名红毛鹭、沙鹭、红头鹭鸶等,鹈形目鹭科池鹭属动物。
池鹭体型略小,翼白色,身体具褐色纵纹。栖于稻田或其他漫水地带,单独或成分散小群进食。繁殖期营巢于树上或竹林间。5月上、中旬产卵,每窝产卵3-6枚。食性以鱼类、蛙、昆虫为主。
池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保护 " 三有动物 ",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因其超凡的捕鱼本领,被形象地称为 " 捕鱼高手 "。
颍州区文峰街道沿河社区副主任陶鹏介绍:“你说储小庄,可能有些人不清楚具体位置,但一提‘洼子’庄,大家都知道就在这儿。”
储小庄为何会被叫做“洼子”庄,皆因常年在此栖息的池鹭。当地村民亲切地称这种水鸟为“洼子”,而这群鸟儿仿佛认亲一般,周边村庄尽管近在咫尺,但它们唯独钟情这片土地,成为庄子里最特别的“原住民”。
![]()
![]()
![]()
这份“认准”的背后,是村民数十年来的默默守护。为了给鸟儿留一片栖息之所,村庄从未主动砍伐过树木,茂密的树林点缀了村庄,成为池鹭安稳的家园,也造就了这里与池鹭特殊的“情缘”。
今年70岁的宋兰华嫁到储小庄将近50年,从与“洼子”陌生到熟悉,她见证了鸟儿年复一年的冬去春来。宋兰华至今还记得,有一年,大风将许多鸟巢、鸟蛋吹落满地,看着遍地破碎的鸟蛋和幼鸟,村民们都心疼不已,宋兰华更是心疼得落泪。
![]()
![]()
宋兰华说:“‘洼子’陪伴我们庄上的人已经一百多年了,我们舍不得让鸟儿离开,鸟儿也舍不得我们。”
上百年的相依相守,让爱鸟护鸟的规矩深深融入村民的骨子里,长辈教晚辈认鸟、护鸟,这份约定在言传身教中代代相传。
![]()
居民王秀芳说:“‘洼子’就是我们庄的福鸟,人人喜欢它、保护它。要是有人来打鸟,我们都会把他们撵走,坚决不允许打鸟。”
居民张方方说:“小时候老人就教导我们不要打‘洼子’,要保护好它们。现在我有了孩子,也这样教导她,要把我们守护‘洼子’的信念一代一代传下去。”
![]()
一方小小的村庄
一群坚守的村民
一群眷恋的鸟儿
“洼子”庄与“洼子”鸟的百年情缘
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
却在日复一日的守护中
谱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篇章
也让这片土地因这份温情约定而愈发充满生机
记 者 | 田晨 王天成
通讯员 | 闫翊
编 辑 | 刘超然
审 核 | 张凯培 任秉文
来 源 | 阜阳新闻联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