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写完《》,昨天武大就果不其然的发布了后续处理意见。武汉大学表示:将对杨某某学位论文等进行全面调查复核,以事实为依据,严格按照校级校规、学术规范做出处理。
![]()
我想大家和我一样,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会感到有些无奈。这事还真的是奔着学校去了,奔着学术规范去了。乃至于说,是奔着我所说的“教育改革”去了。
然后果不其然,今天上午十点,也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小时前。人民网发布了,我前天说的那个方向的消息:不用写论文也能毕业?她用“1微米”拿到了硕士学位。
巧不巧?
你就说巧不巧?
无奈不无奈?
你就说是不是很无奈?
![]()
但是先别无奈,
更无奈的是后面这段。
这个消息发布后,群友给发了个图。说这事目前在网上已经更进一步了,网友呼吁武大文科论文应该发起倒查,查一下近十年文哲史政经硕博论文。并且转发了一个目前点赞最高的截图,说直播查论文那才刺激。
目前这个回答里面支持直播查验论文的越来越多,还有人表示如果武大这次给出的结果不让他满意。那么对不起了,他就要直播把武大其他毕业生的论文都查一遍。看看是只有一个杨小姐,还是都是杨小姐。按照现在“流量经济”的网络逻辑,我想不管武大给出的结果如何,直播查论文这事一定会“热闹”起来。
![]()
毕竟,
这个说法看起来很爽。
实操做起来那就更爽了。
就像上面那位认真的雪说的想想就刺激,只需要一个查验,就能影响或者改变一位武大毕业生的命运路线。这种手可摘星辰,无他那般人,抓住了别人命运的快感,怎么能让他不感觉到刺激。更别说,如果现实中,他连武大的边都摸不到的情况下。这能有多刺激,想都不用想。
但是换句话说,如果真的直播查论文这事开个头。光是 文哲史政经,是不是有点不够刺激?是否应该把理工科也都囊括进去?天下网友千千万,不要觉得理工科专业性强,网友就看不懂了,民间总有大神在,理工科也不是什么门槛。
而且如果要刺激,
又怎么能只是局限于硕博呢?
本科也应该囊括进去才对,如果怕本科生论文不像硕博论文要公开。可以先查学校优秀本科生的论文库嘛。如果说还是找不到,可以和现在一样,要求学校跟武大一样公开嘛。甚至可以要求学校组织老师辅导员,收集整理十年内本科毕业生的论文嘛。论文都是邮箱交流,还能真没个备份了?
而且想要更刺激,
那就不能只局限于学校。
应该各大单位、企业、公务系统都掀起一波“学术自查”,所有人都应该提交自己本硕博毕业论文的底稿,由单位、企业、公务系统进行复核。看看是否存在“学术规范”问题,能否具有毕业从业水平。
对于说“学术”不规范的,存在学术造假,或者不具有毕业从业水平的,可以予以“开除”、“裁员”、“辞退”的处理嘛。这才符合网评要的公平,以及说他们要的刺激。
如果说还觉得不够刺激,那就应该掀起一场“学术规范”活动。目前所有在岗人员,都需要重新进行一场资格认定。看能否按照工作单位和岗位的要求适配,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工作。如果不能通过认定,就赶紧辞职滚蛋,把位置让出来。
这么一来,一直难以解决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就悄然解决了。一直以来最难解决的“人群划分”问题,也不在是问题了。估计十多年前搞规划的那群人也没想过,当初觉得最难拆掉的门槛,就这么啪叽一下让“孙经理”就拍了个稀碎。
就问:
这刺不刺激?
![]()
所以说之前我写《》的时候,乃至于更早一些在群里聊“网哲”问题的时候。我就说过,互联网的解构文化底色到底是什么。
想要刺激?
我就很好奇,难道你也住在铁屋子,手里还打了一把伞,所以才有那个自信和闲工夫去看火烧屋的刺激?
![]()
我估计前天我说山东大学这个“实践代替论文”毕业模式的时候,有的人可能没反应过来。只觉得说这个好像对文科来说没什么影响,毕竟文科实践又不是理工科,还需要找企业合作,甚至于搞出什么技术才可以。
但我想说:
你知道文科论文,需要调研数据吗?
那么你查一下,调研机构人均收费多少?
下半年才开始,
就玩的这么刺激,
看来接下来的几个月,
就看大家的心脏有多大了。
![]()
关联文章: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