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数据及榜单呢?
TrendForce:2025年下半年MLCC旺季走势存变数
TrendForce近日表示,随着产业提前消费、囤货情况正逐渐消退,今年第三季返校消费旺季恐有变量,MLCC订单需求将受到一定影响。
据TrendForce调查,手机、笔电、平板等中低端消费产品ODM的订单在第三季多持平或仅季增约5%,显示产业未采取以往的旺季策略,订单转趋保守。此外,许多企业提前于上半年出货以应对国际形势变化,也透支了下半年的传统旺季需求。
反观AI Server订单热度高涨,随着NVIDIA GB200和GB300在第三季新旧平台同时出货,带动富士康、广达、纬创等主要ODM的五、六月营收。对MLCC备货需求平均季增近25%,中、高端消费级MLCC接单与出货也随之成长。
产业需求呈现冷热不一,导致MLCC供应商产能利用率出现明显差异。据TrendForce调查数据显示,着重高端AI应用品项的日、韩厂商,平均产能稼动率为90%。中国大陆厂商约75%,这反映出面对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多数供应链持续严格控管库存与产能。
SEMI: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硅晶圆出货量同比增长10%
SEMI旗下硅制造商集团(SMG)在其对硅片行业的季度分析中报告称,全球硅晶圆出货量同比增长9.6%,从2024年同期的30.35亿平方英寸(MSI)增至33.27亿平方英寸。环比增长14.9%,这表明存储领域之外的部分业务板块已出现复苏迹象。
![]()
“用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芯片(包括HBM)的硅晶圆需求依然十分强劲,”SEMI SMG主席、环球晶圆副总裁兼首席审计官李崇伟表示,“尽管库存水平似乎正趋于正常,但其他器件的晶圆厂利用率总体仍处于低位。虽然硅晶圆出货量的走势显示出积极势头,但地缘政治和供应链动态对未来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
IDC: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
IDC发布了全球与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其中预测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现约合2.88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市场将占据近半份额。
据悉,2024年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出货量已突破10万台,配送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这其中中国厂商以84.7%的出货份额领跑,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擎朗智能、普渡机器人、高仙机器人、云迹科技等企业领先,出货量位居世界前列。
同时,2024年全球四足机器人的市场规模超过了1.8亿元,出货量约2万台,主要应用在电力、石油、公安等领域。中国厂商宇树科技、云深处依托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高度集成的产品设计,正在重塑全球市场的领导格局。
Counterpoint:2025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
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报告称,2025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出货额同比增长18%,刷新印度历年第二季度出货额纪录。
![]()
细分到品牌方面,vivo公司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达到20%,其中iQOO品牌从去年同期的2%增加到4%;按照机型划分,iPhone 16成为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最高的设备。在出货额方面,三星则以23%的市场份额领先。
细分到价位上,主要得益于苹果和三星的推动,超高端市场(45000卢比)的价格区间同比增长37%,成为所有价格区间中增长最快的。
SEMI:2025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将实现同比7.4%的增长
据SEMI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将实现同比7.4%的增长,达到125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而在先进逻辑、存储以及技术转型等多重因素的积极带动下,2026年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有望进一步攀升至1381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SEMI预测,虽然晶圆厂设备的增速保持稳健,但后端设备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测试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23.2%,达到93亿美元;封装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7.7%,至54亿美元。
这种增长趋势在2026年还将延续,封装设备增速将进一步升至15%,测试设备则维持5%的增长,实现连续三年扩张。
机构:2026年全球CoWoS晶圆总需求达100万片
据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预测,2026年全球CoWoS晶圆总需求将达100万片,其中,英伟达抢下60%产能。
摩根士丹利对2026年台积电及其合作伙伴的CoWoS产能分配进行了详细预测,英伟达仍居主导地位,预计2026年CoWoS晶圆需求量将高达59.5万片,占全球市场约60%,其中约51万片将由台积电代工,主要用于英伟达下一代Rubin架构AI芯片。
据此推算,2026年英伟达芯片出货量可达540万颗,其中240万颗将来自Rubin平台。英伟达同时委托安靠与日月光分担约8万片产能,对应Vera CPU及汽车芯片等产品线。
机构:2024年泰、马、越三国的PCB产值合计86亿美元,占全球10.8%
全球供应链重组浪潮推进,东南亚成全球电路板(PCB)制造重镇,中国台湾电路板协会(TPCA)指出,2024年泰、马、越三国的PCB产值合计86亿美元,占全球10.8%,但东南亚PCB产业也面临制造能量不足、人才短缺与美国对等关税等挑战。
TPCA指出,目前,越南已率先完成对美的关税谈判,以调降天然气、汽车与乙醇等商品税率来回应,新公告税率为20%,但针对第三地转运商品,仍加征高达40%惩罚性关税。
同时,TPCA指出,泰国与马来西亚分别面临36%与25%的潜在税率,税率调升延至8月1日起生效,尚有机会与美方争取谈判空间。 对三国主要出口产业,如电子、汽车零组件与太阳能板等形成严重冲击,尤以泰国受影响程度最为显著。
机构:Q2美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增1%,印度制造占比达44%
市调机构Canalys(现为Omdia旗下公司)近日在报告中指出,由于关税担忧,供应商持续提前备货,美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25年第二季度增长了1%。
在中国组装的美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61%下降到2025年第二季度的25%。印度弥补了这一降幅的大部分,“印度制造”智能手机的总量同比增长了240%,目前占美国进口智能手机总量的44%,而2024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仅占13%。
![]()
从厂商排名上看,第二季度,iPhone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同比下降11%,至1330万台,与2025年第一季度25%的增长相比有所回落。三星出货量同比增长38%,至830万台。摩托罗拉在美国继续扩张,出货量增长2%,至320万台。谷歌和TCL分别位列前五,其中谷歌增长13%,至80万台,而TCL则下降23%,出货量为70万台。
机构:2025年全球纯半导体代工收入将达1650亿美元,同比增长17%
市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全球纯半导体晶圆代工行业的收入将在2025年同比增长17%,超过1650亿美元,高于2021年的1050亿美元,并在2021-2025年期间实现12%的复合年增长率。
![]()
Counterpoint称,先进的3nm和5/4nm节点在推动半导体收入增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虽然预计2025年3纳米节点的收入将同比增长超过600%,达到约300亿美元,但5/4nm节点仍将保持受欢迎,在积极的节点迁移推动下,其收入将超过400亿美元。总体而言,包括 7nm在内的这些先进节点将在2025年贡献纯晶圆厂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Canalys:二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滑4%
Canalys近日发布报告称,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4%,此前年初国家补贴政策带来的增长效应开始减弱。
华为以1220万台的出货量重夺市场第一,占据18%的市场份额;vivo紧随其后,出货量为1180万台,占据17%的份额;OPPO(含一加)以1070万台排名第三,占比16%。
报告认为,2025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有望实现小幅增长,表现将优于全球市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