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眠不好,家长跟着着急。其实,宝宝睡不好,很可能是家长在不经意间犯了一些错。快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睡前过度兴奋
很多家长喜欢在宝宝睡前跟宝宝玩激烈的游戏,比如抛高高、追逐打闹,或者给宝宝看色彩鲜艳、情节刺激的动画片。宝宝的大脑一旦兴奋起来,就很难快速平静进入睡眠状态。即使被抱到床上,他们的小脑袋还在回味刚才的欢乐场景,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就像我们大人,如果睡前看了一部紧张刺激的电影,也会久久难以入睡。所以,在宝宝睡觉前1 - 2小时,要让宝宝的活动逐渐安静下来,可以陪宝宝看看温馨的绘本,或者听轻柔的音乐,帮助宝宝放松身心,为睡眠做好准备。
睡眠环境不佳
睡眠环境对宝宝的睡眠质量影响很大。有些家长没有注意到房间的温度、湿度是否适宜。温度过高,宝宝燥热出汗,会感觉不舒服;温度过低,宝宝又会觉得寒冷,容易被冻醒。一般来说,宝宝睡眠的适宜温度在24 - 26℃,湿度在50% - 60%。另外,光线和噪音也不容忽视。如果卧室光线太亮,宝宝的生物钟可能会被打乱,难以进入深度睡眠;周围环境嘈杂,有电视声、说话声,宝宝很容易被惊醒。所以,要给宝宝营造一个安静、昏暗、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睡眠环境,拉上遮光窗帘,关闭电视等发出噪音的设备,为宝宝的睡眠保驾护航。
喂养不当
宝宝吃得过饱或过饿,都会影响睡眠。有的家长担心宝宝饿着,在宝宝睡前喂大量的奶,宝宝的肠胃消化不了,就会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导致夜里睡不安稳。而如果宝宝没吃饱,半夜肚子饿了,自然也会哭闹醒来。另外,有些宝宝习惯了奶睡,夜里醒来后,没有奶吃就无法再次入睡。所以,要掌握好宝宝的喂养量和喂养时间,睡前不要让宝宝吃得过饱或过饿。同时,逐渐帮助宝宝戒掉奶睡的习惯,可以在睡前提前喂奶,然后通过轻拍、哼唱摇篮曲等方式哄宝宝入睡。
没有规律作息
宝宝的生物钟需要从小培养,如果没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宝宝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起床。有些家长白天任由宝宝睡很久,晚上宝宝自然精神十足,不愿入睡。还有些家长自己的作息就不规律,宝宝也跟着晚睡晚起。久而久之,宝宝的睡眠就会变得紊乱。家长要帮助宝宝建立规律的作息,每天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哄宝宝睡觉和起床,白天小睡时间也不要过长,一般2 - 3次,每次1 - 2小时,让宝宝的身体形成生物钟,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这样宝宝的睡眠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安抚方式不当
当宝宝夜里醒来哭闹时,有些家长的安抚方式可能会让宝宝更加依赖,难以自主入睡。比如,宝宝一哭就立刻抱起来摇晃,或者一直喂奶,这样会让宝宝养成必须依靠这些方式才能再次入睡的习惯。正确的做法是,宝宝醒来哭闹时,先观察一会儿,判断宝宝是真的需要安抚还是只是短暂的醒来。如果宝宝只是哼哼唧唧,可以轻拍宝宝,轻声安抚,让宝宝知道妈妈在身边,给宝宝安全感,尝试让宝宝自己再次入睡。如果宝宝哭闹厉害,再抱起宝宝安抚,但不要摇晃过度,等宝宝平静后,再轻轻放回床上。
宝宝睡眠不好,家长要仔细观察,看看是不是犯了这些错。及时调整,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让宝宝和家长都能拥有好睡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