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面图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不在此山中
来源:雪球
在股市里 , 要问怎么赚钱 , 可能各有各的办法 , 但要问怎么亏钱 , 却往往是大同小异 。
今天要说这两个最惨的股票指数 , 活生生的演示了怎样把钱亏光 !
这两个难兄难弟 , 一个叫申万活跃指数 , 另一个叫万得近端次新股指数 。
申万活跃指数 , 从1999年12月30日到2017年1月20日 , 大概17年的时间 , 从1000点开始 , 最后还剩10点 , 跌幅99% , 年化-24.3% , 最后摘牌消失了 :
![]()
万得近端次新股指数 , 跟踪的是那些刚上市不久的新鲜股票 。 从2015年2月1日到2025年7月29日 , 这十年多点的时间 , 从1000点跌到目前的35点 , 跌幅高达96.5% , 年化-27.9% :
![]()
为什么这两个指数会这么惨?它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这两个指数的亏损根源 , 其实是类似的 , 就是投资中许多人爱做的事 —— 追热点 !
申万活跃指数的成分股选择基于周换手率 , 每周调整一次 。 高换手率通常意味着该股票在短期内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 股价已被大幅炒高 。 该指数不可避免地在股价的相对高点买入这些热门股 , 成为了高位接盘者 。
同样 , 万得近端次新股指数在 “ 上市涨停板打开便纳入 ” 的规则下 , 错过了新股上市初期最大的涨幅 , 却在市场情绪最狂热 、 股价达到阶段性高点时才将股票纳入 。
两个指数的选股标准都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 如盈利能力 、 增长潜力 、 估值水平等价值指标无关 。 申万活跃指数单纯依赖于交易的活跃度 , 而万得近端次新股指数则聚焦于上市时间这一单一维度 , 本质都是投机 。
申万活跃指数每周调整成分股 , 意味着极高的交易频率 。 而万得近端次新股指数虽然持股四个月 , 但相较于长期投资 , 其换仓频率依然较高 。
在实际投资中 , 频繁的买卖会产生高昂的交易成本 , 包括手续费 、 税费以及买卖价差 , 这些成本会持续侵蚀本金和潜在收益 。
其实这两个指数并未考虑交易费用 , 若计入这部分成本 , 实际亏损将更为严重 。
那么,我们能从中吸取哪些教训呢?
1.放弃追热点
市场上的热门概念和题材 , 当你从新闻 、 社交媒体上看到它的时候 , 往往已经不是最佳的买入时机 。 盲目跟风冲进去 , 很容易就成了高位站岗的 “ 大冤种 ” 。 而真正的投资机会 , 常常隐藏在无人问津的角落 。
2.回归常识
你买一套房子 , 会花大量时间研究地段 、 户型 、 开发商 ; 你买一辆车 , 也会反复比较性能 、 油耗 、 口碑 。 为什么到了股市 , 很多人花在投资研究上的时间 , 还不如选一台冰箱多呢 ?
3.长期主义
短期股价可能由市场情绪决定 , 但长期一定会回归到内在价值上来 。 频繁交易 , 试图抓住每一个小波动 , 不仅会让你心力交瘁 , 还会被交易成本反噬 。
申万活跃指数和万得近端次新股指数 , 就像两面镜子 , 照出了A股市场上最常见 、 也最具破坏力的亏损模式 , 向我们展示了一条通往亏损的 “ 康庄大道 ” 。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于“长期投资+资产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通过资产分散、市场分散、时机分散这三大分散进行基金长期投资,从而实现投资收益来源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点击下方图片立即配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