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什么呢?
是把人世间积攒的光亮,一点一点挪到孩子小小的肩膀上去。挪法儿得是孩子愿意接住的法子。挪的,不单是纸堆里的墨痕,更是独自站立的心气儿,是分辨风向的眼睛,是风雨里也敞亮的笑模样,更是脊梁骨挺直的劲儿。因为谁也不知道,我们这辈人踩熟了的田埂,他们走着走着,会不会就塌了。
教育,是从确定的岛屿驶向不确定的海洋。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悄悄地把掌舵的茧子,印在孩子的手上。
文丨董慧慧
编辑丨当代教育家编辑部
本文字数5138,预计阅读时间19分钟
原是要报道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总校长苗禾鸣的。
他听了,摆摆手,规整一下桌上的几本书,只说:“写我做什么?写写那些学校吧。”
他指着摊开的地图,上面密密地标着许多点,都是集团的学校,一百多所呢。“拣几个学校看看就好,”他声音不高,像是同自己商量。
“能写全吗?写不全的。”停了停,又像是宽慰人似的。
“不过,看了几处,也许能猜出个大概,就像从门缝里张望,也能知道屋里的光景。”
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楼梯口最显眼的位置,木质地球仪,直径约80厘米。
苗禾鸣俯身擦拭基座上的刻痕——“教育即服务”,五个字已被时光浸染得温润如玉。
苗禾鸣办公室的书架挤得胀了肚,顶格塞着他主编的《中华诗文经典诵读》,这套被选入2020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的丛书,书脊已磨出毛边。
桌角堆着报刊,最上面是《中国教育报》,标题赫然写着《苗禾鸣:带动集团校从数量“裂变”到内涵“聚变”》——恰是集团从0到1、从1到N的心路历程。
黄沙百战穿金甲
青岛红岛的风在2013年冬露出獠牙。
陈仁波校长站在玉米茬地里,眼前是号称“高新区第一豪宅”的单层玻璃窗房子——给娶不起媳妇的农村大龄青年的解困房。
寒风穿透窗缝,在他冻僵的指节上结出霜花。土路尽头,来看望他的苗禾鸣的车子卷尘远去,看不见影子了,正准备回去,车子忽又折返。
“小陈,”苗禾鸣跳下车,纸袋窸窣作响,“青岛靠海,比济南湿冷”。袋中保暖内衣还带着商场的吊牌。
当车影再度隐入风沙,陈仁波攥紧纸袋,喉头滚动着临行那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七校合并之船搁浅在暗礁上。首次干部会,四位老校长闷头抽烟,三位少壮派抱臂冷观。
“荣誉归各位,责任我独担。”陈仁波打破死寂。
他跑教育局为58岁的老校长争取职称,带年轻干部三赴济南听课。有位教师的丈夫出了车祸,他连夜协调转院……
捷报频传:2015年青岛“一师一优课”评选,9名教师斩获市级优课;2016年山东省优质课大赛,红岛教师首破区域“零获奖”魔咒,捧回两个一等奖。
更深远的是,促成政府在胶东机场旁隔路建起高端学校,直接服务机场搬迁战略。如今大牌房企环校而立,县城房价从洼地跃至两万每平方米。
“一个学校兴起一座城。”区领导握着他的手感叹。
移交学校那日,陈仁波将苗禾鸣赠的保暖内衣叠进箱底,袖口还留着红岛的沙粒。
看见每一个
“敬姐!”清晨的虞山路实验学校,年轻教师们脆生生的呼唤此起彼伏。
被学生称作“校长妈妈”的于敬敬,说起那年冰雪之夜冒着撞车的危险劝和年轻夫妻的事儿,不由动容。
然而,更令人动容的是苗禾鸣校长的平常话语。
教师会议开到傍晚,暮色四合,不等任何人开口,苗校长便道:“快去吧,该接孩子的别耽搁了。”
那声音柔和却有力,仿佛在说:老师,你们的烟火人间,我看见了。真正把老师当作有血有肉的人,而非工作机器,才能如此体察入微。
如今,于敬敬亦这样行路。老师们家中幼儿入园难,帮着协调;年轻老师与家人闹矛盾,圆满调解。
她常想起雪夜归来时女老师的话:“原来真有人看见你的难处,为你伸出援手——我也要做这样的老师。”
学校看得见每一位老师,老师才看得见每一位学生。
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斑点点,宋婷的白球鞋沾着露水——她刚陪学生完成晨跑。
私立齐鲁学校的“铁三角导师制”把班级切成精密网格:班主任掌舵,学科导师攻坚,生活导师护航。每名导师只带五名学生,如大学导师般深耕细作。
宋婷自己带的五个孩子中,有个总缩在角落的男孩。
两星期操场散步,她才知道父母离异后他跟着拾荒的爷爷过活。
“下周带爷爷来食堂吃饭吧。”她把教师餐卡塞进男孩手里。
毕业典礼上,男孩捧着录取通知书对她鞠躬,衣襟别着枚铁三角徽章。
在宋婷眼中,“看见每一个”是生命的信仰。
她把校长奖章颁给为老家换国旗的五年级学生时,礼堂静得能听见心跳。
“爱比分数更接近教育的本质。”
她推行“优势成长行动”,周四下午的素养课总爆满。最动人的是那面“破墙”——当美术教师带学生将墙面破洞绘成警示画,宋婷在教研会上说:“创新是给问题绣一朵花。”
她倚着门框轻笑:“乌云只能暂时遮星,风一吹就亮了。”学校笑脸墙上的话闪闪发光——“你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会成为很好很好的大人。”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临沂高新区实验小学的桌椅摆成蒲公英造型。
老师举起半颗土豆:“今天丈量它的江山!”孩子们蜂拥而上,卷尺缠绕土豆如蛛网。
争论声炸开锅:“排水法准!”“切块算体积更妙!”
这是“问题导学单”的实战——把知识拆解成“目标→任务→问题”链条。
教师备课不再是抄教案,而是设计“学习工具包”:预习导学单像探险地图,问题解决单如攀岩的绳结。语文课《草船借箭》变成剧本杀,数学圆周率测算在操场接力完成。
马居文校长说:“学校紧紧围绕‘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这一核心展开变革,确立了系统推进的策略,通过‘系统性培训、跟踪式指导、成立共同体、全员大过关、举办研讨会’五大举措,全方位推动改革落地。”
两年后,该校“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小学阶段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入选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名单。
历山双语学校的操场在雨天沸腾。
孙青望着雨中狂奔的孩子们,想起大洋洲少年泥泞中享受马拉松的模样。
“体育课与语数英同等重要!”她宣布时,家长群炸出99+的质疑。
半年过去,实施“5.5公里越野跑”和“晚间加练计划”后,超重率直线下降,啦啦操获山东省赛一等奖,校跳绳队获全国一等奖,还有个队员获国际跳绳比赛第三名。
毕业生洋洋在日记里写:“原来汗水能浇开成功之花。”
济南崇贤实验小学的九棵杏树成了德育活教材。
孩子们春日诵“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夏日研杏果药用价值。
收获季,学生自发策划“杏运礼盒”:低年级画祝福卡,中年级写藏头诗,高年级核算成本。
当六年级学生捧着缀有“杏福杏运”缎带的礼盒毕业,校长林雪在观察笔记里写:“纪略(阅读)—纪识(宣讲)—纪行(实践)—纪录(反思),让德育从纸面渗进血脉。”
每颗星都能照亮自己的天空
庆云祥云实验学校的“朵朵加油站”前,六年级学生聪攥着三张蓝色成长卡,指尖汗湿了卡片边缘。
这个总低着头的男孩,因为把教室地板擦得照见人影获“劳动之星”。
马红梅校长设计的五色云朵卡颠覆了评价体系:红卡(品德)由全校教师共评,绿卡(创智)绑定小组合作积分,橙卡(健康)记录运动轨迹……
当家长质问“98分为何只得一张卡”时,她在教师会上展示视频:得两张绿卡的学生每天帮同学讲题,错题本用三种颜色标注反思。
“有的花开在春天,有的果结在秋日。我们的评价体系,就是要让每朵花都有绽放的时间表。”
此刻,聪用攒了三个月的卡兑换校徽,别上胸膛时背脊挺得笔直。
三年级的美术课上,总被其他学科老师批评走神的学生,第一次拿到了尚美之星紫色卡——她画的《校园的春天》被学校收藏在了德育展厅。
妈妈在家长会上哽咽着说:“孩子回家后把卡片贴在床头,说原来自己不是笨,只是擅长的不一样。”
把事业当生活,把生活当事业
尚杨的护照贴满异国签证。
二十二年辗转七校,她在英国教育中心的笔记本上写满观察:伦敦小学把森林当课堂,悉尼中学用戏剧疗愈创伤。
归国后设计的“七有少年”培养体系,正源自异国校长的话:好品质会带来好成绩。
苗禾鸣在扉页批注:“把事业当生活,把生活当事业。”这恰是集团“五多”培养模式的精髓。
“多地域、多校区、多学段、多学科、多岗位”的淬炼,让“东征西拓,南征北战”的正在海南省万宁中学任职的隋天龙迅速成长,万宁中学仅一年就快速实现团队融合,2025年本科上线率高达99.46%,取得了近10年来的最好成绩。
谈到为何能成长得如此之快,尚杨说:“苗校长是老师的老师,是校长的校长。他是一位出色的教练员和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伯乐,赋能想干事儿、能干事儿的人干成事儿。”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赴喀什的航班上,朱童八个月的幼子哭哑了嗓子。
岳母晕机呕吐,妻子左手奶瓶右手呕吐袋,朱童背包里是高三教案。
落地后景象更艰苦:40℃高温里校园整修,断水断电是家常便饭。
儿子鼻腔出血哭闹不止,4300公里外的亲人视频里红了眼眶:“回来吧!”他摇头,给“泰山班”学生阿力木江补课到深夜。
这个总缩在角落的维吾尔族男孩,家庭困难。他定制“爬梯计划”:从30分起步,每进步10分贴一颗星。
高考放榜日,一位学生举着新疆文科前10名的成绩单冲进办公室(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大学),身后跟着捧着葡萄干的父亲。
朱童在援疆总结中写道:“戈壁滩上,我懂得教育是生命唤醒生命。”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管理是无声的诗。
张卫普初到枣庄二中时,教师意见箱积满灰尘。他启动“金点子工程”,首月收到27条建议,他逐一落实。
老师们发现,校长办公室贴满了便利贴:绿色记录待办事项,红色标注截止日期。“像看作战地图。”青年教师说。
企业化的精细管理,使这所“县中塌陷”校特类线上线率一年超额完成了三年的目标……
给机器以温度
即墨区山师实验学校的机房深夜仍嗡鸣。
逯林老师盯着屏幕上的作业分析报告——AI系统将作文里的“的地得”错误标成红色瀑布流。
“省下批改基础题的时间,终于能面批作文了!”
逯林兴奋地展示学生的作文本:三个月里,评语从“句子不通”变成“比喻精妙”。
更惊喜的是“AI学伴”功能:当数学老师输入“分数运算薄弱生”,系统自动推送动画微课和阶梯习题。
青岛即墨实验学校的“行走课堂”APP正在推送通知:“请到马山石林解锁‘鬼斧神工’任务!”
学生们扫码答题:用数学测算石柱体积,以文言描写地质奇观。
在齐鲁学校,宋婷将智能评课系统称为“第三只眼”。
教研会上,宋婷播放视频片段:当老师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改为“如果你是他会怎么做”,后排趴着的男生突然举手:“我会先揍那个贪官!”满堂哄笑中,宋婷在观察笔记中写:“好问题才是最好的科技。”
2023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入选“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也是山东唯一入选的学校。
硬件不一定硬,软件一定要软
苗禾鸣的办公桌抽屉里有本泛黄的《附小“减负”日志》。
2003年的某页记录着家长怒吼:“取消作业是误人子弟!”
当时他力排众议推行“作业革命”:一、二年级零书面作业,中高年级“单双号限行”,所有作业上网公示。
三年后该校成绩不降反升,质疑化作锦旗挂满墙。而今,“双减”已成全民共识。
更深远的布局是“五多育苗”工程。
集团从不过度量化考核——“教师清晨的叹息,傍晚的笑容,岂是数据能检测出来的?”
外派教师家家有本“暖心账”:孩子生日收到定制书单,老人住院安排陪护专班。
正是“五多”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有情怀、有血性、有本事、有作为”的“四有”好干部,这也是集团基业长青、持续跨越式发展的根和本。
当陈仁波把红岛实小交还当地时,苗禾鸣验收“四个一”:班子能自主决策,队伍有造血能力,课程成特色体系,制度可良性循环。
从确定的岛屿驶向不确定的海洋
“做教育要守住两条规律:一是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反过来为社会发展服务;二是遵循人的生命成长规律,反过来为人的生命成长服务。”这是苗禾鸣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基于此,他提出了“专业、尊重、协作、卓越”的核心价值观,而这一切的最终指向即是“儿童立场”。
教育是什么呢?
是把人世间积攒的光亮,一点一点挪到孩子小小的肩膀上去。挪法儿得是孩子愿意接住的法子。挪的,不单是纸堆里的墨痕,更是独自站立的心气儿,是分辨风向的眼睛,是风雨里也敞亮的笑模样,更是脊梁骨挺直的劲儿。因为谁也不知道,我们这辈人踩熟了的田埂,他们走着走着,会不会就塌了。
教育,是从确定的岛屿驶向不确定的海洋。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悄悄地把掌舵的茧子,印在孩子的手上。
驶向未来的教育“服务”
苗禾鸣常说:“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是胆识,是坚守,是信仰,更是使命。
以“引领山东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家庭”为宗旨,山师基础教育集团成为创新性教育模式、经典品牌学校、权威优秀师资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经验的重要阵地,为人才培养与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助力。
历经十年,集团从最初的“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农校”“名校+民校”等多元化合作方式,迈向了依托学校科研成果和基础教育优势资源,构建具有山师特色的基础教育品牌学校。深耕山东,辐射全国,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其乡村教育实践入选国家级案例),并与多国学校合作,建立海外教育中心。
“未来十年,集团将重点围绕以下十个方面推进行动:一是党建创优提质行动,二是教育一体化促进行动,三是教育评价深化行动,四是卓越教师培育行动,五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六是有效教育模式创新行动,七是新质课堂培育行动,八是数字教育能力提升行动,九是县中振兴支持行动,十是国际教育交流扩圈行动。”执行总经理陈仁波说,眼里灼灼有光。
子夜灯灭,苗禾鸣望了眼地球仪,百余校徽星罗棋布,恍如他常吟的那句“东风夜放花千树”。
这“花”,不是春风一夜吹开的,是无数集团人,揣着“服务”的灯芯,一盏一盏,默默点亮的。
长廊尽头,苗禾鸣的身影没入黑暗,而无数教室的灯,正次第燃起。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5年07月第07期[上半月]
编辑:孙彦晗
二审:董慧慧
三审:张雪丽
并转发给更多人看哦~
因为微信公众号改革了推送机制
如果不常点开则会晚收到我们的推送
我们想产出更有价值的文章
请关注并星标“当代教育家传媒”
订阅(纸质版刊物):长按上图↑↑识别图中二维码
本刊声明
1.投稿邮箱:dangdaijiaoyujia@163.com。初审通过后,编辑会与作者联系修改、配图等事宜。
2.本刊欢迎教育叙事、课程故事类文章,要求案例鲜活,叙述生动,不要写成学术论文格式。单篇文章字数在2000-5000字为宜。
3.《当代教育家》刊发文章,均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编辑费,也未与任何投稿中介展开合作。请勿轻信所谓的“代写代发”“投稿中介”“有偿发表”等信息。
编辑收稿邮箱
dangdaijiaoyujia@163.com
杂志订阅方式
国内统一刊号:CN37-1488/G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526
邮发代号:24-262
定价:人民币20 元,港币 30 元
订阅方式一:线上订阅,扫描下方二维码,一站式完成订购
订阅方式二:编辑部订阅,订阅QQ : 1036425237
订阅方式三: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26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