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暴躁如何开导
养出美好生活
主讲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郭利方,国家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多重背景,以真诚地、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态度解读来访者的内心与行为。从来访者的角度出发,同感来访者的感受、尊重来访者的情感,让来访者感受到安全、接纳、平等、尊重的咨询氛围,陪伴来访者一起走过迷茫低谷。
各位宝爸宝妈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孩子突然情绪“火山喷发”,拍桌子摔玩具,让你手足无措的情况?别慌,今天就给大家分享5个让孩子暴躁退场的魔法时刻!
咱得先读懂情绪的“天气预报”。孩子突然拍桌子摔玩具的时候,可千万别急着说教。你就蹲下来,看看他的眼睛,你会发现,他那翻涌的情绪啊,就像暴风雨前的积雨云。你瞧那放大的瞳孔、咬紧的牙关、颤抖的肩膀,这些可都是情绪过载的预警信号呢!这就跟天气预报提前播报台风路径一样,孩子的身体语言正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
第二,得给情绪找个“情绪垃圾桶”。你可以准备三个不同颜色的纸箱,红色的放愤怒的纸条,蓝色的收悲伤的信笺,黄色的装委屈的便签。等孩子情绪爆发的时候,你就递给他彩笔,跟他说:“把那些让你生气的小怪兽画出来,咱帮它们找个新家。”这种把情绪具象化处理的办法,比你在那说教管用十倍。有个妈妈就发现,孩子把“讨厌妈妈没收游戏机”写在红色纸条上之后,还主动问:“能不能把这张纸条变成黄色?”
第三,五分钟冷静法有神奇魔力。当孩子的情绪像失控的过山车一样时,咱就启动“531”急救程序。先让孩子做5次深呼吸,吸气的时候肚子鼓起来,呼气的时候就想象把坏情绪都吹走。接着让孩子用3种颜色描述此刻的心情,比如说“像被柠檬汁溅到的黄色,混合着淋雨的灰色”。最后用1个动作释放压力,捶枕头、撕废纸或者对着墙壁大喊都行。这个方法可厉害啦,7岁的小宇从“火山喷发”到“微风拂面”,只用了4分38秒!
第四,咱可以用“情绪温度计”玩转认知。你画个温度计贴在冰箱上,0度是平静,100度是暴怒。孩子摔门的时候,你就问他:“现在是几度呀?”有个爸爸就发现,孩子会认真回答:“现在80度,因为弟弟弄坏了我的乐高。”这种把情绪具象化表达的方式,让情绪管理变成了好玩的游戏。等温度降到30度以下,全家就奖励“情绪降温券”,可以兑换15分钟的亲子游戏时间。
要建立“情绪安全岛”的日常。每天睡前10分钟,和孩子玩“情绪漂流瓶”,各自写下当天最开心和最生气的事,放进玻璃瓶。有个单亲妈妈就发现,孩子写下“生气爸爸没来参加家长会”的时候,她赶紧拥抱孩子,说:“妈妈也难过,咱一起来想办法。”这种日常练习,能让情绪表达成为家庭的默契。
当孩子用尖叫表达委屈,用踢打传递无助的时候,咱们就得成为他们的情绪翻译官。每个暴躁瞬间都是孩子成长的契机,每次冷静练习都能锻造他们的心理韧性。这就跟园丁修剪枝桠是为了让树木更茁壮一样,我们引导孩子的情绪,不是要消灭风暴,而是要教会他们在风雨中起舞。大家不妨试试这些方法,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