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二季度政治局会议召开,小镇之前科普过,过去分析季度经济情况的是财经委会议,后来转为政治局会议,一年一般开三次,三季度一般不开,或者开了、研究了经济问题也不会公开宣传,最核心的就是一二季度。具体参见去年9月《》。
这次会议,小镇肯定会谈,虽然没有提出某些市场期待的超常提法,让某些市场机构失望了,但也正因为没提,更说明决策转向即将完成,开始逐渐加速,这就体现在7月份快速加码的民生保障投入。包括生育补贴、学前教育免费化、中度以上失能老人服务补贴等。
不过某些市场机构也未必会失望,有些人其实很清楚国家真实的决策倾向,只不过利用了重大会议节点到来前的浮躁情绪,进行短期炒作。从今年开始,隔几个月就炒作一个新题材,从年初“Deepseek时刻”开启的以AI为代表的科技股重估,到5月炒作长期低利率时代追捧银行股,再到最近一个月炒作反内卷、去产能的所谓“第二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所以,股市在这几天就出现了很熟悉的暴涨暴跌,这并不奇怪,经验丰富的老股民已经提前调整了。
对小镇来说,这次会议内容没有意外,都在意料之中。
小镇原定把房地产未来发展、反内卷、去产能、增量刺激等合为一篇,通过这四件事预判未来政策倾向。
后来因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就把房地产单独拿出来写了一篇,也就是《》,可以说完美命中最终发布的会议内容。
这次政治局会,小镇本也打算这么干,但后来觉得,这种提前预测没多大意思,也不需要通过这种预测准确来证明自己了,准确才是正常,有偏差反而需要大谈特谈,分析为什么出现了偏差。比如最近国家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小镇在2023年就建议推动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还专门撰文谈为什么义务教育应该向前延伸,而不是后延到高中阶段。参见《》。
相比预测,更应该等会议召开后,好好分析会议内容。就如同样谈城市工作会议,相比会前预测的《》,会后的《》,更有价值。
会后谈,也因为小镇需要找几个靶子,看看国内外市场金融机构、专家学者、媒体从业者等是怎么看这次会议的,由于这些机构、专家网络声量非常大,针对他们的错误观点进行批判,更有助于理解国家决策倾向。
小镇今天就看了一些,被逗乐了。
小镇之前虽然没写,但在一些文章以及留言区交流中,多次明确说:
不会有市场期待的超量新增刺激政策,因为目前形势是向好的,这时候反而要遏制增量刺激的冲动,要耐心等待市场的自然调节,不能老是“饮鸩止渴”;
反内卷重点是针对地方保护和某些平台企业的无序,去产能也不可能再通过行政强制力去进行,而是要更有耐心,去产能的措施要更加中立化、市场化。
小镇在《》的最后总结:“如果相信中国的未来是光明的,那么面对暂时的困难,自然没有‘饮鸩止渴’的道理”。
还有6月初《》,这篇文章为“内卷”正名,强调“内卷”和“恶性内卷”“无序价格战”的区别;还有5月初《》,也是强调中国商品的低价,并非西方污蔑的来自补贴和压榨,而是一个超大型生态体系带来的规模效应。
还有一些类似文章,比如《》《》《》等,强调要准确理解中国决策。
梳理这些文章,就会自然理解:国家不可能如国内外某些市场机构期待的,效仿2016年搞新一轮强制性去产能,客观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对“内卷”“低价”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也就体现在从7月初中央财经委会议到7月底政治局会议的转变。7月初提到“内卷”时,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然而到7月底就变成了“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去掉了“低价”。
这种变化,就来自对“低价”更进一步的科学认识,“低价”本身就是工业化和人类社会进步的体现,只有“低价”才能让更普遍的老百姓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需要治理的不是“低价”,而是“无序”。
有读者感叹,问这种调整是不是受到小镇文章的启发。这小镇可不敢接,小镇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始终坚持分析政策重点是理解“政策是什么”“决策层想什么”,而不是像个评论员似的,说是分析政策,结果输出的是自己的主观看法,毫无敬畏的批评决策这里错了、那里不对。
在中国,分析宏观政策尤其国家大政策方向,其实并不难,因为中国的决策向来非常科学、稳定、透明,定下的决策,就会努力贯彻落实。
尤其是科学,中国的决策不会像某些国外那样就是一群没有生产、管理经验的“网红”政客拍脑袋,而是要进行全国范围的广泛征求意见,经过以万计最聪明大脑的集体智慧,还要基于海量扎实的一手数据,最终才得以形成。(参见《》《》)
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中国决策层对未来决断的准确性,更何况,决策层本身就拥有足以改变客观环境的庞大力量,甚至可以让美国弯腰。
那么把握中国政策未来,当然是要好好研究决策层的态度,而不是沉迷在各种商业机构带着利益倾向的种种研报、发言中,这些人甚至不知道经济全貌,也不知道很多关键领域的实际进展,就连中国和美国到底谈了什么,都要靠小道消息,凭什么他们给出的分析,就比决策层准确?
所以,小镇今天看国内外一些分析,直接乐了。
比如有的说看到会议内容后,感到很失望,觉得中国决策层仍然沉浸在顶住了美国压力的胜利喜悦中,以至于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形势判断失误。其实无非就是批评国家加大投入速度不够快、仍然把重心放在已经过剩的制造业上。
但小镇记得很清楚,在4月中美关税战刚刚爆发的时候,同一批人,对关税战的未来持非常悲观的态度,认为中国必须尽快对美妥协,或者立即加大刺激,否则中国经济就要如何如何,那时候把美国想象的多强大啊。
先不说这些人的判断准不准,他们没发现自己前后言论自相矛盾吗?
几个月前,把美国形容得强大无比、举世无敌;几个月后,又嫌弃决策层因为顶住了美国就喜气洋洋。小镇纳闷了,能够顶住他们口中如此强大的美国,难道不应该喜悦吗?这恰恰证明,决策层的判断是正确的,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所以才取得了胜利。
这就是小镇为什么要写《》,某些人其实没啥思考,他们的立场其实就一点:针对中国,选择性挑刺。
当决策层说中国未来是光明的、中国必胜的时候,他们说太狂妄了;当中国赢了,以胜利证明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时,他们就说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的,还有这这那那的问题。但他们很少去谈美国的问题,虽然美国的问题肉眼可见。
就仿佛选择性失明一样。
这个毛病很可能来自美国人,某些美国人也跟瞎子一样。今年美国乃至西方流行一个颠覆性的认知: 原来不是只有美国能搞科研,中国也能。 就有了“Deepseek时刻”,类似美苏争霸时期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中国科技创新的崛起并不是突然发生的,标志性转变也已经出现了十几年,但为什么直到2025年“Deepseek时刻”之前,西方尤其美国竟然没有发现?
就连小镇这个非行业人士,在2023年初都能准确预判未来两到三年内,中国AI必将追上甚至开始超越美国,这并不难,甚至只需要用一用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科技创新无非资金、人才、市场和应用。
如果他们之前并没有发现中国科技创新的崛起,搞错了科技这个关键的变量,那么他们之前对中国宏观政策和经济形势的一切判断,还有几分可信?又如何觉得他们现在就正确认识了呢?
一定要学会站在巨人肩膀上眺望远方。
就好比一群人正在寻找新的家园,眼前是一座座几百米高的山,山上全是密林,已经很累了,感觉要爬不动了,想着不如算了吧。这时候来了一个上千米高的巨人,他说不要怕,前方是一大片肥沃的平原啊。
一般人会选择相信巨人,理性人会请求巨人把他托举到肩膀上,亲眼看看群山背后的大平原;而执迷不悟者会捂着耳朵大喊“骗人!哪里有平原,眼前明明是走不出去的大山”;还有些蠢人、坏人装出一副饱读诗书的样子,通过一番看似科学实则荒诞的研究,论证平原不可能存在、根本走不出群山,这些密林里面全是可以杀人的虎狼和毒蛇,不如赶紧放弃。
但实际上呢,巨人不仅望得远,还有足够的力气,巨人不仅看到了群山后面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也准备在人走不动的时候,披荆斩棘,在密林中踏出一条最近的路,甚至必要的时候,直接搬走高山。
写到这里,小镇想到一件事。
6年前的2019年7月,小镇写下了第一篇公众号文章,题为《退不了休的耿彦波》,这一篇文章引起了很大反响,小镇就看到有朋友转发了这篇文章,说很受触动。
这几天,耿市长又“火”了。这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气能量增强,导致北方降雨大增、多发极端降雨,最近北方多地爆发严重洪涝灾害,很多地方都在抢险。山西大同也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暴雨洪水,也造成了人员伤亡。下图来自抖音账号“巨匠传媒”,可以明显看到御河水位迅猛上涨。
但在大同主城区,百年难遇的洪水静悄悄地过境了,甚至大同市民还赶到附近观看洪水过境,跨越御河的大桥也没有封路,车照开、人照走,唯一损失就是一个音乐广场。
耿彦波市长主政大同时期,在御河改造项目上,他力排众议,坚持将防洪标准从常规的二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这遭到了极大反对。当时很多大同市民说的话很难听,还有大量举报投诉,耿市长也被起了“耿拆拆”的外号。
但他顶住了质疑和反对,强调“我们脚下这二十公里河道,关系着半座城的安全。治河不是做算术题,得为子孙留余地”。这就是原则方向,做事要优先考虑要不要做,而不是只想着困难,真正要决策的不是要不要高标准治河,而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这次超乎寻常的洪水过境,暴雨中的御河经受住了考验,如果没有当初力排众议的提高防洪建设标准,这次洪水很可能漫过滨河路,大同市民就不可能像现在站在岸上观景。如果洪水冲入城市,会带来多大经济损失?会不会有更多人员伤亡?仅这一次,这项工程,就足以收回成本。
要相信人民,但不能盲从人民,如果老百姓说什么就不假思索地照做,这不叫负责任。站在高处的,有义务看清远方,组织人民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承受住老百姓暂时的不理解,最终造福于民。
这很不容易。
在决策和政策分析领域,虽然看上去某些机构、专家很有学问,并非寻常老百姓。但这个领域门槛更高,某些人,跟12年前不理解为什么要在大同按照百年一遇改造御河、猜测是不是要贪钱的人,是一样的。
所以,多听、多想决策层的为何如此判断,其他解读是帮助促进理解,不能本末倒置。
其他文章推荐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