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48小时,金门外海的风浪并不大,但水面上的波动却异常剧烈。
2025年7月29日至30日,大陆多艘海警舰艇密集进入金门岛东部与南部水域,最近时距离台方海岸线不足5公里。
尽管台方派出多艘巡视船只拦截、喊话甚至伴航监控,但面对大陆海警坚定推进的执法行动,台方未敢采取实质性反制措施,最终被迫解散编队并退让。
自年初“金门撞船事件”后,大陆海警在厦金、厦马海域的存在感持续上升,但本次48小时连续巡航行动,堪称一次战术层面的大升级。
首先是舰艇的部署方式出现变化,原本常见的定点巡逻或横向机动,转为多点集结、纵向穿插。根据岛内媒体报道,7月29日下午,至少4艘编号为14605、14529的大陆海警舰艇,自金门料罗港东侧外海进入,采取一路纵队航行方式,沿东南方向直接冲入台方所谓“限制水域”。
更具战略意味的是,大陆海警舰艇在30日上午突然关闭AIS自动识别系统,从南部方向突入翟山坑道及料罗港以南海域,距离金门本岛岸线不到5公里,台方尽管紧急出动巡防艇伴航干扰,但显然并未获得有效“控制权”。
“这些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巡逻,而是一种带有高度针对性的‘示范性执法’,直接在台方眼皮底下完成。”有海事观察人士指出,“贴岸巡逻”已不是战术层面的小调整,而是陆方对金门周边“事实海域权属”展开重塑的信号。
而在48小时高频巡航中,台方明显表现出应对失序和指挥混乱的状态。
其一是“战术失效”,从29日下午至30日上午,台方至少三次尝试对陆方海警舰队进行“编队拦截”,但都因对方推进速度快、队形紧凑且不回避台舰而最终作罢。
现场显示,多艘台巡防艇在大陆舰艇逼近后转向伴航,态度明显趋于防守。
其二是“喊话干扰徒劳”,尽管多次使用无线电喊话要求大陆舰只“离开所谓限制水域”,但对方并未理会,反而以关闭AIS信号回应干预,执法意图极其明确,节奏掌控也远胜台方。
其三是“指挥层决策混乱”,有岛内媒体爆料称,29日下午台“海巡署”曾提出动用“二级应对机制”,准备派遣高速快艇实施强制拦截,但最终被高层驳回,理由是“避免升级冲突”,这一决策层级之间的矛盾,反映出岛内在应对大陆强势执法行动时已陷入决策瘫痪。
一名台退役海巡官员坦言:“对方是按计划推进的,我们是在边跑边想对策,根本就是节奏被带着走。”
值得一提的是,本轮行动虽未动用任何武器装备,却对台方形成了相当有效的战略牵制。
海警属于非军警编制,其行动通常界定为“非战争军事行为”,灵活度高、介入成本低,极易在国际舆论层面实现“去军事化”的解释空间,这种“灰色地带操作”,正是近年来国际海上主权争端中最常见的博弈形式。
对台方而言,若对大陆海警行动升高反应,就可能被批评为“挑衅在先”,而若坐视不理,又将被舆论指责为“退让”、“软弱”,这种两难困境,正是大陆在策略上选择海警而非海军介入的深层用意。
某种程度上,这更像是一场海上“心理战”和“消耗战”,岛内媒体甚至使用“疲于奔命”来形容海巡单位连续48小时内的调度频率,士气受到严重影响。
在岛内社交平台上,金门民众对本轮事件的反应也呈现明显分裂。
有一部分人表达担忧,认为大陆舰艇“逼近港口5公里”的距离已经接近生活区,可能对岛上居民安全和心理造成影响,也有人担心,若双方未来在海上发生擦枪走火,金门将首当其冲。
但也有不少当地居民发言表示,“大陆海警没有做出挑衅行为,只是巡逻而已”,“喊打喊杀的声音反而来自台方一些极端媒体和政客”。
不过很快金门民众就会习以为常了,因为类似的行动一定会趋于常态化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