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
文 /林鸿东
上周成都之行,诸多观感中,有一点尤为突出:在太古里、宽窄巷子、锦里古街,皆可见穿斗式建筑的踪影。其形制范式,与闽中木厝极其相似。
过去十年间,我在闽中地区目睹穿斗式建筑漫山遍野的景象,深感震撼,曾多次撰文呼吁将其列为福建主要传统民居类型。期间,浙南之行亦发现大量形似闽中木厝的穿斗式建筑。
经了解,成都的这种穿斗式建筑并非独有,实为川西地区普遍存在的传统民居形式。在成都博物馆,我见到宋代成都街道的复原模型,其中——穿斗式民居赫然在目。这印证了我之前的判断:闽中木厝确乎承袭了唐风宋韵。
值得注意的是,川西与闽中的穿斗式民居,其墙体结构均采用木骨泥墙(或竹骨泥墙)。而这两种木骨泥墙技艺,均可追溯至数千年前。此外,两地木厝建筑均从远古起,就与干栏式建筑相伴而生。
成都穿斗式民居的发现,强有力地佐证了我此前的观点:干栏与木厝,实为福建最古老的传统民居。
(注:文中前五图为闽中木厝,后四图为成都木厝,末两图为宋代成都木厝复原示意)
![]()
![]()
![]()
![]()
![]()
![]()
![]()
![]()
![]()
![]()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