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陈燕摄
人民网南宁7月31日电 (记者陈燕)7月3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南宁举行“久久为功保障和改善民生”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主要介绍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组建以来全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广西社会工作系统去年组建以来,将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作为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开展“关注党员成长·激发组织活力”大培训,着重抓好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积极探索产业链供应链党建,组织开展“党旗领航+”赋能乡村振兴“‘人工智能+’赋能百行千会”系列活动。同时,强化服务管理,印发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任务清单,组织推进新就业群体基本医保参保工作,打造友好社区750个、友好商圈236个,建设司机之家194个、暖新驿站2594个,让党的温暖可感可及。
广西社会工作系统坚持大抓基层、强基固本,以基层治理夯实国家治理之基。在机制建设方面,在自治区、市、县三级全面设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体系,形成统筹协同推进基层治理的格局。在队伍建设方面,做好社区工作者“选育管用”,全区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由2023年底的12.1人增至目前18.5人,举办村(社区)干部培训班380余期、覆盖5万人次,有效提升基层干部素质能力。在基层减负方面,积极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规范村级组织机制牌子,持续开展“社区万能章”整治,清理26万多块牌子,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服务群众。
广西社会工作系统还把凝聚服务群众作为社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出台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十百千万”工程、医疗卫生领域社会工作政策文件,持续实施“三区”(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社会工作人才支持计划。此外,积极推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让专业社工和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融入社区生活,实现专业力量和志愿力量“优势互补”“同频共振”。
得益于前述举措,社会工作的职业吸引力和社会认同度大幅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发展蒸蒸日上。去年广西持证社会工作者由2023年的1.53万人增至2.04万人,从1.0时代迈入2.0时代,今年广西报名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超5.4万人,持证社会工作者将超过3万人,迈入3.0时代。
志愿服务工作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广西有志愿服务组织(团队)6.5万个,服务时长累计达2.6亿小时,数量不断攀升,志愿服务已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还联合相关部门组建社区志愿服务队1.6万多支,在防汛救灾中发挥了通知预警、应急救援等重要作用,得到中央社会工作部、应急管理部充分肯定和群众点赞。今年,“友谊之桥——广西职教培训走进柬埔寨”等3个国际志愿服务项目有序推进,广西志愿服务品牌在全国以及东盟国家都有了一定影响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