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一届中欧青年电影节中
学生单元入围名单揭晓
南京市中华中学
学生主导创作的作品《初觅》
成功入围
据悉,在本届电影节中学生单元征集的327部作品中,仅23部作品突围,这部由普通高中学生团队创作的短片,以贴近青春的叙事与真挚的表达,打动了评委和观众的心。
四个青春故事
串联“寻找真实自我”的成长之旅
“每个高中生的青春里,都有过迷惘、委屈,但最终都会找到向上向善的力量。”中华中学华星电视台指导老师朱青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解读《初觅》的创作初心。这部短片通过四个相互关联的故事,勾勒出普通高中生的成长轨迹。
![]()
朱老师介绍,主线故事是一位因一次音乐比赛失利而惧怕舞台的女孩,在校园“许愿墙”上读到另外三个同龄人的故事后,重新鼓起勇气站上歌唱比赛的舞台。其中三个故事分别是:负责班级板报的宣传委员,在“迎合他人”与“坚持国风风格”的挣扎中,最终以自己擅长的风格完成创作;身为教职工子女的女生,面对“特殊照顾”的流言,以温柔回应偏见;而在班级管理中左右为难的班长,最终选择坚守“严格管理是对班级负责”的初心,不再因他人评价动摇。
![]()
![]()
在 327 部作品中突围,《初觅》的优势何在?朱青松认为,立足普通高中生的真实生活是关键。“有些作品可能更关注社会性议题,但我们的故事就在学生的教室、操场里。”他解释,片中的困惑与坚持,能让每个高中生看到自己的影子,这种“共鸣感”恰恰是最打动人的力量。
进南京各年级家长群
获取更多考试升学信息
扫码回复“进群”![]()
![]()
30年社团积淀
多名学生被中传、央戏等高校录取
《初觅》的创作团队来自中华中学“华星电视台”。这个成立于1995年的学生社团,2005年获“南京市优秀社团”“江苏省十佳社团”荣誉称号,2010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2014年底社团的“创意传媒”项目又被评为首批南京市科技创新“星光计划”特色示范项目;2017年再获“南京市中学生十佳社团”的荣誉称号。近八年“华星电视台”制作的影视作品共获国际奖项1次,全国奖项15次,省级奖项3次,市级奖项25次。近十年,电视台学子共85人在高考中凭借过硬的传媒素质和优良的文化成绩被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一流艺术类院校录取。
![]()
“这部作品是去年暑假拍的,从剧本打磨、分镜设计到拍摄剪辑,全由学生团队完成,主创人员是许苑杰、巫欣然、查若妍、王玥元、朱妮乐、焦铃皙、闫景哲几位同学,目前他们即将升入高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生演员。”朱青松介绍,社团依托学校每周两节课的社团活动与校本课程,形成了“培训—创作—实践”的完整体系。高一高二学生通过招新加入后,先接受影视基础培训,再参与短片创作,寒暑假则集中进行拍摄。
![]()
此次入围中欧青年电影节,对普通高中学生而言更显不易。“很多参赛作品来自艺术特色学校或私立学校,他们有更多时间投入创作。”朱青松坦言,普高学生面临学业压力,能挤出时间完成17分钟短片,离不开学校对社团活动的支持和学生对于爱好的坚持。
据悉,按照电影节安排,入围作品将受邀参与2025年10月在比利时、荷兰等地举办的中欧青年影像展映及文化交流活动。“虽然可能时间冲突,学生们不能去往欧洲,但入围本身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朱青松说,当他在社团群里公布入围消息时,学生们瞬间“炸开了锅”,纷纷刷屏庆祝。这并非中华中学首次在该电影节崭露头角,2018 年第四届电影节上,学校作品曾斩获“中学生最佳影像创作奖”,此次《初觅》能否再获殊荣,将在8月10日随奖项名单一同揭晓。
来源:少年志融媒 周欣
关注南京择校矩阵媒体
与 1000000 家人共同成长
点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