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安全关注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南海的黄岩岛。2025年7月,国际权威智库CSIS(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布专题报告,将南海局势列为全球最不稳定的海上热点区域之一。世界银行最新贸易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航运总量中有超过30%通过南海航道,仅黄岩岛周边年均船只通行量就突破8万艘次。
7月最后一周,MarineTraffic、Flightradar24等多家国际数据平台同时监控到黄岩岛海空域出现异动:AIS船舶信号密集,空域多次发现外军侦察机轨迹。中国官方同步发布多条权威通报,南部战区海空兵力按计划对黄岩岛及周边海空域展开连续高强度战备警巡。
地缘博弈的核心节点
黄岩岛地处南海心脏地带,距离菲律宾吕宋岛约130海里,是中沙群岛中唯一常年露出水面的岛礁。地理坐标临近国际主航道节点,船舶和油轮频繁往来。2025年7月,国际航运组织(IMO)更新了南海主要航路流量图,黄岩岛以东、西两侧水道的月均通行船只超过6800艘。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开统计,南海水下油气资源储量排名世界前列,仅黄岩岛海域周边已探明石油储量即超11亿桶,天然气储量超过3万亿立方英尺。渔业方面,中国农业农村部《2024年南海渔业资源公报》显示,黄岩岛周边渔场年均捕捞量接近30万吨,直接支撑着粤、琼、闽等沿海渔民生计。
黄岩岛的历史归属有据可查。中国自元明清以来一直对该岛实施有效管辖。1935年和1947年中国政府公布的南海诸岛位置表均明确标注黄岩岛为中国领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框架下,中国多次向国际社会提交黄岩岛主权声明,并获得多国理解和尊重。
全体系联动的实战演练
2025年7月29日清晨,南部战区海空兵力按战备等级完成集结。官方信息显示,参与巡逻的包括052D型导弹驱逐舰、054A型护卫舰、901型综合补给舰,以及歼-16、轰-6K等多型主力战机。舰艇编队依照预定航线分进合击,空中力量则分层次、分时段覆盖黄岩岛及周边空域。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强调,这次警巡不仅有常规舰机编队,还有电子侦察、通信压制、远程雷达等多维作战力量同步协同。实兵对抗演练贯穿整个巡逻流程。技术细节方面,北斗卫星导航提供全域定位,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锁定周边海空目标,舰载防空反导系统全时待命。
通过Flightradar24公开轨迹数据可以看到,7月29日当天,南海上空至少有两批解放军战机绕岛巡逻,活动轨迹覆盖黄岩岛东北和西南方向。与此同时,052D型驱逐舰连续两次在岛礁南侧开展高速机动,AIS信号显示其平均航速达到18节以上。
7月31日,南部战区再次发布权威通报,海空兵力再度集结,实施第二轮战备警巡。此次行动首次验证了多批次舰机的动态交替、协同补给以及岸基远程火力支援能力。军事专家分析,从演练强度和复杂度看,已经接近实战背景下的全要素应对。
外部势力的介入与菲律宾的多重动作
南海局势的复杂化,离不开域外国家的持续介入。2025年7月,美国“里根”号航母打击群在南海中部活动时间累计超过90小时,美军P-8A反潜巡逻机、RC-135侦察机多次逼近黄岩岛空域。从7月中旬至今,美军机在黄岩岛周边出现记录已达12次。
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的动作持续升级。7月中下旬,菲律宾海警船多次贴近黄岩岛领海基线航行,多次试图在岛礁周边布设浮标。7月25日,菲律宾与美国、日本在菲律宾海域举行联合演练,F-35战机、宙斯盾驱逐舰均有出动。演习结束后,菲律宾国防部公开发布声明,强调“维护南海主权”。
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主流媒体近期不断炒作“航行自由”话题,将每一次海警船进入黄岩岛周边包装成“国际正义行动”。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登上推特菲律宾热搜榜。与此同时,菲律宾多次通过外交途径提出“黄岩岛争议”,在联合国等多边场合频繁发声。
中国外交部多次回应,强调黄岩岛自古属于中国,任何外部势力借机搅局都不会得逞。南部战区同步提升对黄岩岛的巡航密度,确保海空域全时可控。
多国角力下的南海现状
2025年7月,东盟多国在南海问题上立场趋于谨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外交部门公开表示,南海和平稳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越南、文莱则呼吁通过双边协商解决争议,避免局势升级。
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域外国家则不断推动“自由航行”行动。7月20日,英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编队通过马六甲海峡,宣布将在南海开展为期一周的“例行巡航”。澳大利亚海军“墨尔本”号护卫舰两次在南海北部与美舰会合。
南海局势的另一大变量来自于能源开发。2025年上半年,美国埃克森美孚、英国BP等能源巨头与菲律宾、越南达成多项深海油气合作协议,涉及南海多块争议区块。中国多次通过外交和实际行动,反对任何未经授权的资源开发行为。
专业视角下的力量对比与战备提升
解放军南部战区近年来持续提升在南海方向的联合作战能力。2025年上半年,南部战区海军完成远海联合巡航任务8次,累计航程超4万海里。空军歼-16、歼-20等多型主力战机完成高强度跨昼夜巡航演练,岸基雷达、远程火箭炮系统均已实现全天候值守。
军事科技进步也极大提升了南部战区的作战效能。新一代信息化作战体系实现舰、机、岸、天一体化指挥。国产大型无人机“翔龙”系列常态化巡逻黄岩岛及周边,实时向指挥中心传送高分辨率图像。
电子对抗成为此次战备警巡的突出亮点。7月31日演练期间,解放军电子战分队成功压制多批次外军无线电信号,拦截并分析美军P-8A机载数据链传输。技术细节表明,解放军已具备对南海主要空域的信息主导权。
舰艇编队方面,052D型驱逐舰承担防空反导、对海攻击双重任务。901型补给舰提供全时后勤保障。054A护卫舰负责外围警戒和水下反潜。海上编队与空中力量协同密切,形成多层次、多节点的防御圈。
地区反应与国际舆论
黄岩岛局势的升温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7月例会上呼吁各方保持克制,维护南海航道畅通。国际红十字会则就区域冲突可能对海上民用运输带来的风险发出预警。
日本、韩国等国媒体普遍关注解放军战备警巡的高强度与高科技含量。日本《读卖新闻》专门报道黄岩岛海域的“高压态势”,韩国KBS电视台则连线军事专家,分析区域武装冲突的风险。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最新报告指出,中国通过提升南部战区海空军联合作战能力,已大幅增强对黄岩岛及南海主航道的实际控制能力。报告同时提醒,美方需谨慎处理与中国的南海摩擦,避免升级为直接军事冲突。
技术细节背后的战略信号
解放军此次战备警巡,不仅是对外部挑衅的直接回应,更是新一代信息化、体系化作战能力的集中展示。北斗导航、国产有源雷达、5G战术通信、智能化指挥平台全部投入实战演练。舰载无人机、水下滑翔器同步参与,实时监控海面与水下态势。
战区指挥系统实现了海空一体、远近结合的动态指挥。舰艇、战机、岸基雷达数据实时汇总,指挥官可根据现场变化随时下达指令。此次演练还首次引入AI辅助决策系统,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黄岩岛周边水下声呐监控网也在警巡期间全时在线。据悉,解放军通过多套国产水下无人系统,掌握了岛礁周边20海里范围内的异动信息。
未来趋势与南海秩序演变
权威国际海事组织预测,未来五年南海航运总量仍将年均递增3%。黄岩岛作为重要节点的地位更加凸显。2025年7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部长级会议专门讨论南海航道安全问题,提出建立区域危机管理热线机制。
能源开发成为南海新一轮角力焦点。中国自主勘探平台“海洋石油982”已在黄岩岛以西海域完成多口深水井作业。越南、菲律宾则加紧与西方企业合作,争取在争议区块先行开发。
地区国家对南海秩序的诉求分化明显。新加坡、马来西亚主张多边机制,越南、菲律宾则更倾向于争取美日等域外国家支持。中国则持续推进与东盟“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力求把秩序纳入可控轨道。
战备警巡的现实效果
7月最后一周,黄岩岛周边未出现任何外军船只突破中国管控的情况。解放军舰机多次对靠近岛礁的外军舰艇、飞机进行警告驱离。菲律宾媒体报道,其海警船在黄岩岛附近多次“遭遇中国军舰强势拦截”,相关画面一度成为网络热点。
美军侦察机数次尝试迫近黄岩岛空域,都被解放军空中力量提前拦截。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解放军行动有效遏制了地区局势的进一步升级。
南部战区多次发布行动画面,显示舰艇、战机、岸基雷达等各作战单元全程协同,指挥体系高效统一。
参考资料: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位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区域组织战备警巡
2025-07-29 20:06·红星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