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82年7月26日,上海外滩亮起中国第一盏弧光灯,到如今神州大地的万家灯火,中国电力工业已经走过了143年。2025年也是中国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周年。
电力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百年电力征程中从未熄灭的“工业薪火”。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正式公布了“赓续工业薪火 电亮精神之路”电力工业遗产名录,秦皇岛电力博物馆(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旧址)等80个项目入编电力工业遗产名录。
秦皇岛电力博物馆
(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旧址)
![]()
![]()
渤海边的百年电厂 秦皇岛电力博物馆
渤海之湾,南山脚下,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山街有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这座建筑的前身是建于1928年的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是秦皇岛市现存最早的电力生产场所。这座电厂现已被改造为秦皇岛电力博物馆,并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
![]()
▲秦皇岛电力博物馆全景
1898年,清政府开设秦皇岛通商口岸。20世纪20年代,为提高运输效率,开滦矿务局购置了5辆电力机车,但当时秦皇岛港满足不了电力机车的用电需求。为此,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动工兴建,电厂建筑面积2110平方米,安装2台1000千瓦发电机组。1929年,电厂正式发电,满足了当时秦皇岛港电力机车的运输等工业生产及极少部分居民的用电需求。1953年11月,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移交原华北电管局秦皇岛发电厂管理,被命名为秦皇岛发电厂二场。1956年,该场新增3000千瓦发电机组(3号机)1台,并于1957年7月投运。1979年,秦皇岛发电厂二场改为35千伏南山变电站运行。2013年5月,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厂房主体建筑被国务院纳入全国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文物、传承历史,2015年,国网冀北秦皇岛供电公司启动“百年秦电”历史文化项目,对电厂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并依托老电厂主体建筑启动建设秦皇岛电力博物馆。为搜集有关的老物件和历史资料,该公司专门成立物品征集部,组织文物征集等活动。几个月后,征集部便从全国各地寻找到了上千件体现电力发展历史的老物件。2016年1月10日,秦皇岛电力博物馆正式开馆,博物馆分为社会责任展区、秦皇岛老照片展区、临时展区和室外展区。2023年12月,秦皇岛电力博物馆被中国能源研究会评为全国能源科普教育基地。
点击上方图片链接参加活动
来源:中国电力报、工人日报客户端
编辑:崔婷婷 编审:高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