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多地趁暑期开展对孩子的防毒教育。
杭州市近江西园社区的活动室里,彩绳在孩子们手中穿梭,马扎的骨架渐渐被细密的绳结包裹。这场由上城区区禁毒工作专项组联合望江街道联手打造的活动,让“结绳记事”有了新意义——孩子们不仅用绳结记录下亲手制作马扎的过程,更将禁毒的警醒牢牢“系”在了心上。
![]()
![]()
![]()
![]()
现场,小朋友围坐桌前,在手工老师的指导下“用对绳、结紧结”学习马扎制作。禁毒工作人员顺势引导:“编马扎时,劣质的绳子会让马扎散架;生活中,伪装的毒品就像‘坏绳子’,会毁掉我们的健康。面对陌生的零食、饮料,要擦亮眼睛,那些‘伪装’成巧克力、糖果的毒品,就像不合格的材料,会给我们带来伤害。”
![]()
随着马扎坐面逐渐成型,工作人员通过PPT和禁毒公益视频,展示了“笑气”“上头烟”等新型毒品的真面目。“大家看,编马扎时每一个结都要系紧,不然坐上去就不稳;拒绝毒品也是一样,每一次诱惑都要坚决说‘不’,才能守住自己的安全防线。”孩子们一边专注地调整着手中的绳结,一边认真听着讲解,将禁毒知识与手中的马扎牢牢“系”在了一起。
![]()
![]()
嘉兴市港区,禁毒社工带来了一个神秘的行李箱,小朋友们纷纷猜测里面的内容。禁毒社工打开后,原来这里面都是一些仿真的禁毒展示道具。
![]()
![]()
在现场,除了毒品仿真模型和PPT的展示,社工们还分享了许多的真实案例:
高考为了“摘得桂冠”,吃了妈妈给的所谓“聪明药”,结果染上了药物依赖……
这哪是什么“聪明药”啊,分明就是“精神毒药”。
不仅如此,社工还提醒暑假出国游的孩子们,在国外的商店、饭店、娱乐场所也要警惕小心那些“合法”的含有大麻成分的饮料与零食哦!
从“学习者”到“宣传员”,孩子们的禁毒意识在不断提升!
内容来源:杭州禁毒、嘉兴禁毒
编辑:应一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