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长沙娃舞动千年窑火,《泥娃娃·瓷娃娃》即将亮相“小荷风采”全国展演

0
分享至

7月29日,湖南省歌舞剧院排练厅,28双小脚丫踏响盛夏的节奏。洁净的地面映射着孩子们跃动的身影,汗珠从发梢滴下……


△《泥娃娃·瓷娃娃》剧照

本应属于假期的欢愉时光,被这群来自湖南省歌舞剧院艺术培训中心的小舞者替换成了日复一日的旋转、翻滚与跳跃。

今天,孩子们带着她们为之努力的作品《泥娃娃·瓷娃娃》奔赴郑州,参加第十三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用自己的舞蹈作品,向世人讲述长沙铜官窑的传奇。

汗水晶莹,浇灌梦想花开

七月暑气蒸腾,湖南省歌舞剧院的排练厅却比盛夏更为炽热。28位小舞者的身影从清晨忙碌至日暮,足尖与地板碰撞出密集的节奏。汗水一次次浸透练功服。一个动作的完美呈现,往往需要数十次乃至上百次的打磨。


△排练间隙,大家认真观看舞蹈教学视频

“孩子们真的很辛苦。”《泥娃娃·瓷娃娃》编导黄雅琳、吴志豪、唐婷婷不断被小舞者们的坚持感动,“假期一天没歇,但没人喊苦喊累。看着舞蹈质感一天天飞跃,眼神一天天坚定有光,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一个月的排练,磨砺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心性。

泥火幻梦,泥与瓷的对话

《泥娃娃·瓷娃娃》的灵感,根植于长沙铜官窑千年不熄的窑火与灿烂的非遗文化。舞蹈编织了一个充满奇幻童趣的故事:憨态可掬的泥娃娃与精致优雅的瓷娃娃,因“出身”不同而心存芥蒂。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却让两个看似迥异的小生命在危难中伸出援手。救援的温暖瞬间融化了隔阂的坚冰,成就了一段跨越材质的真挚友谊。


△《泥娃娃·瓷娃娃》编导(自上而下)唐婷婷、黄雅琳、吴志豪

如何让沉默的“泥性”与“瓷魂”在舞台上开口说话?这成为创作的核心挑战。编导们坦言,“难点在于,既要精准捕捉泥土的憨拙朴厚与瓷器的灵脆典雅,用截然不同的舞蹈语汇呈现——泥娃娃是笨拙却可爱的翻滚,瓷娃娃则是纤细轻巧的跳跃——但又绝不能流于表面符号。”

最终,三位编导老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情感与细节。“我们让泥娃娃的每一次滚动都带着大地的温度,让瓷娃娃的每一次旋转都透着釉面的清光。暴风雨场景中,孩子们用充满想象力的肢体语言和真挚的眼神交流,把互相扶持的温暖传递得淋漓尽致。当泥与瓷在戏剧冲突中真正‘活’起来,非遗所承载的‘万物平等’、和谐共生的智慧,就像窑火一样,自然而然就点亮了孩子们的眼睛,也温暖了观众。”

匠心点睛,窑火照亮童心


△虽然排练辛苦,但小朋友们在一起收获了成长和友谊

《泥娃娃·瓷娃娃》最动人的华章,无疑是暴风雨中泥娃娃与瓷娃娃舍身相护的段落。小舞者们用充满力量却又饱含童真的肢体语言,将惊心动魄的危机与温暖治愈的援救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一刻,材质的高下被纯粹的情谊彻底消融,“万物平等”的深意如清泉般自然流淌。非遗之美,不再只是博物馆橱窗里的静物,而是通过孩子们灵动的身体和闪亮的眼眸,焕发出直抵人心的生命力。


△7月30日,《泥娃娃·瓷娃娃》正式出征郑州

汗水浸透的舞鞋静静放在角落,如同暂时敛起光芒的窑器,只待炉火重燃。8月1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舞蹈家协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郑州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继续在郑州大剧院上演。届时,剧院里的璀璨灯火将见证这场酝酿于长沙窑火、淬炼于孩子们整个盛夏的匠心之作。


△《泥娃娃·瓷娃娃》剧照)

当《泥娃娃·瓷娃娃》的幕布徐徐拉开,流淌千年的铜官窑故事将在童真的演绎中焕发新生——泥土的质朴与瓷器的光华,不仅照亮非遗传承的漫漫长路,也将以最纯净的舞步,叩响全国舞台,诉说一段关于差异、友谊与生命尊严的永恒童话。

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潇湘晨报 incentive-icons
潇湘晨报
潇湘晨报,影响湖南
111596文章数 33577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