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也是走。
七月出了一趟远门,回想起来,这趟行程不仅有意外,也让一些原本遥远又朦胧的事物,有了真切又不那么触及本质的实感。
把这些感受记在这里,这样今后想起来,还可以记很久。
1.
在塞纳河。
赶上了巴黎时间晚上 9:30 的那艘游船,正好看到一场日落。
当游船每经过一座石桥,无论是船上的游客、桥上的过客,还是塞纳河两岸闲坐的人群,都会时不时地隔空互动。
有人挥着手,有人吹口哨,有人大声 say hi。
那一刻就如同巴黎奥运开幕式上,运动员坐着游船进场的画面照进现实。
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里说巴黎是一座永葆青春的城市,如果谁在这里住上一年,他一辈子都会怀着莫大的幸福回忆这段时光,因为「没有一座城市像巴黎那样,有一种使人焕发青春活力的气氛。」
作为一个观光者,我没有这样的体感。
但看到桥上天南海北的人站在夕阳里,被拍进照片里,变成一道道剪影,那一刻恍如置身于一场幻梦。
从河里经过
2.
在巴黎圣母院附近的莎士比亚书店。
原本只是打算进去看看,最多计划是买一份店里的诗歌盲盒带走。
不料先是排队入店时,遇到了一句轻巧的进店提醒文案。
字里行间说的是「店内禁止拍照」,但表达没有用那种特别严厉的措辞,而是给出了一种「在这里,书才是主角」的联系与联想。
把手机放进口袋
让书籍静显灵光
之后离店时,瞥见书架上躺着一本名为 的新书。
拿起来看了下上市时间是 2025 年 7 月,作者 Rémi Babinet,就职于曾为依云、法航、 Lacoste 等品牌创作了一系列经典广告的法国创意公司 BETC,瞬间就决定买下。
做决定的那个冲动,感觉就像是走进这家书店,这本书就在这个七月等着我一样。
至于书能不能看懂,已经不重要了。
3.
在卢浮宫。
跟着我家的小导游按照她列的清单寻找对应的作品走到腿废,最后还差一个《爱神吻醒普西莎》。
在犹豫要不要放弃时,想着「来都来了」(这四个字出门在外真的好用),不要留遗憾。
于是我拿着地图,一路小跑。
她说着初学的英语,一边问工作人员。
等终于找到这件雕塑时,能明显感觉到她那份简单又满足的快乐。
4.
在巴黎戴高乐机场中转去法罗群岛等起飞的时间。
看到候机厅的墙上,写了一句中文文案送别往来的旅客:
「巴黎之忆为君载」
Paris ne vous oubliera pas
想起那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随手拍下来发到小红书。
后来那篇笔记下面有人告诉我,他们落地巴黎拍到的是另外一句:
「巴黎之盼唯君来」
Paris N’attendait Plus Que Vous
图片出自@麦兜会拍照
把这两句中文文案放在一起,迎来和送往,算是有了呼应。
再后来,我那篇小红书笔记也迎来了巴黎机场官方账号的互动。
5.
在起飞后一路快 3 小时终于抵达法罗 vagar 机场的上空。
由于气流影响,机长试降了两次都不成功,机组通知我们需要备降丹麦的比隆机场。
那两次剧烈的颠簸中,脑海里闪过的是我的前半生,以致后来回程路上,半夜的轻微气流带来的飞机抖动都能把我惊醒。
这种「我命不由我」的心有余悸,估计以后置身于高空的时候,还会想起。
6.
在原本不在行程计划之内的丹麦比隆。
先是晚上 11 点落地后,大西洋航空安排我们两家人入住机场附近的酒店,到酒店前台又说房间全部没有了,需要搭乘出租车去往另一家酒店。
之后半夜带着一开口就不知道怎么开口的英语、一边还被司机改名 Fang Hanson 的哭笑不得心情抵达酒店后,发现免费入住的是一家乐高主题酒店,娃们的情绪又被答题找密码解锁房间彩蛋的小游戏点燃了。
等到第二天早上奔赴机场准备值机再次前往法罗群岛时,机场航班告知我们需要延迟到晚上 11:30,就又回到了航空公司安排的一开始没有入住的那家酒店。
于是此行不在计划之内的乐高老家 Lego House,就成了这一次的意料之外。
也是在这里,近距离理解了乐高那句 Build A World Of Play,和一个品牌从一块小小的积木,走向全世界的童心与雄心。
童心与雄心
事后再想起这段行程中的插曲,如果没有这次备降,我大概这辈子也不会来到比隆,与一座新的城市有过交集。
而有了这样的自我暗示,就连看到机场旁边广告牌上写的广告语 Fear Nothing 和酒店房间里的安徒生语录,也仿佛有了一层言外之意:
别慌,出门在外就是这样子。
一路上的好天气,从来都不是白给的。
7.
在法罗群岛和自驾的路上。
运气很好,天气也很好。
在这里不仅错开了年均 260 个雨日,还借着极昼的亮光,看到了此生从未看到过的奇景。
缥缈在峡湾的雾,就像是一支天降在法罗群岛的画笔。
它能把岛上的托尔斯港和一路经过的村庄、峭壁、彩色房子,晕染和切割成一幕幕只有在异时空里才能看到的景象。
穿行在其中,就像闯入《风之旅人》这款游戏的现实版。
后来在 007 岛徒步,亲眼目睹到一团团雾化身成为一个个置景师。
它们一会儿漫天席卷,将山脉吞没,一会儿又聚成一片闲云,悬空于海天之间。
更奇妙的则是,由于这里 7 月白昼时间最长,午夜时分那种日暮的余晖和日出的熹微几乎是无缝衔接。
在朋友的鼓动下,我们有一天深夜找到入住民宿附近小镇山头的制高点,试图拍下那个时刻的法罗群岛。
也是在那个时间点上,我突然之间稍稍理解了为什么一些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里,在色彩之间的过渡时,总能捕捉到一种迷蒙之感。
薄暮与薄雾
而整理照片时回看散落在法罗群岛的房子,它们像是大地的延伸,也是孤岛之上的孤岛,颜色之上的颜色。
颜色之上的颜色
8.
在瑞士中转。
把行李寄存到火车站后,走进了路边一家小店。
店里货架一眼看过去,除了巧克力,还有都是印有瑞士国旗 logo 的巧克力。
尽管最后什么都没有买,但也是在那家店里,收获了一首这些天单曲循环的 BGM。
当时这首歌在店里正好播放到间奏,觉得很好听,就用微信自带的识别歌曲功能找到了歌名。
以及这次的中转过程中,还吃到了这趟行程里第一顿地道的中餐。
尤其对我这样的中国胃来说,在他乡看到桌上「慢慢吃」这三个字时,更是亲切。
9.
在丹麦哥本哈根的街头和在这里中转
过去我对北欧风格的家具设计,是隔着一层的。
这一次路过这里,仍然隔着一层,但隔着的是一个个玻璃橱窗。
在把白天交给自行车以后,夜晚如果你第一次从哥本哈根市中心路过,会发现许多家居店打烊以后,仍然亮着灯光。
家具们就像陈列于街头,在人群散去以后,自己举办着一场橱窗艺术展。
把夜晚交给橱窗
10.
在霞慕尼的南针峰。
第一次克服恐高心理障碍,坐上缆车去往 3842 米的山峰。
走上观景台后,冷风携着云雾在四面八方翻涌,就像一个人过往的所有从不远处扑面而来。
也是在这里,拍到了这趟行程里,我最喜欢的一组照片。
它关于人的渺小,也可以是关于渺小的赞歌。
关于渺小的赞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