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渠道布局迎来重要变动:大连百年城 Apple Store 宣布终止运营,成为中国大陆首家正式关闭的苹果直营店;而深圳前海壹方城新店即将启幕,形成鲜明的 “一闭一开” 格局。这一调整不仅折射出苹果零售网络的优化逻辑,更牵动着行业对其在华市场表现的关注。
![]()
苹果大连百年城直营店 2015 年 10 月开业,作为大连首家、辽宁第二家苹果直营店,十年间见证了苹果产品从 iPhone 6 时代到智能生态全链条的演进。与 2020 年北京三里屯店迁址升级不同,此次是苹果在华真正意义上的直营店关停,打破了其 “只增不减” 的扩张惯性。闭店背后是商业生态的连锁反应。大连百年城购物中心近年陷入经营困境,2022 年起卷入法律纠纷,2025 年大股东接管后,Coach、Kenzo 等多个国际品牌陆续撤店,客流持续下滑。苹果声明中提及 “周边零售商大量离开” 的客观环境,印证了线下零售对商圈生态的依赖。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已妥善安排员工转岗至其他门店,并引导消费者转向大连恒隆广场店或线上渠道,最大限度降低服务中断影响。
![]()
与大连闭店形成对比的是深圳前海壹方城直营店的开业计划。这家将于 8 月 16 日亮相的新店,是深圳第三家苹果直营店,选址宝安区新兴商圈,填补了西部片区的服务空白。前海作为深圳科创产业核心区,近年来人口导入与商业配套同步升级,苹果此时入驻,既瞄准区域消费潜力,也强化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布局密度。开业筹备延续苹果特色营销:官网上线 “这方来逐浪” 主题壁纸,融合深圳海洋文化与科技元素;按惯例将发放城市限定纪念品。有趣的是,8 月 16 日恰逢小米手机发布十周年,两大品牌的时间碰撞引发行业趣谈,也从侧面反映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
![]()
目前苹果在华直营店达 49 家(含深圳新店),形成以上海(8 家)、北京(5 家)为核心,覆盖 20 余座城市的网络。上海静安寺旗舰店以亚洲最大规模成为地标,单店年均服务人次超百万;天津、南京、重庆各 3 家门店的配置,则体现对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视。与安卓品牌的规模扩张不同,苹果坚持 “重质轻量” 策略:单店装修投入超千万元,配备平均培训时长超 200 小时的 Specialist 专家团队,将门店定位为 “品牌体验中心” 而非单纯销售终端。此次大连闭店与深圳开店的调整,实质是基于商圈活力、消费密度的动态优化,符合零售行业 “资源向高价值区域集中” 的规律。
然而渠道调整背后不能忽视的是苹果在华的业绩波动。近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格局生变,华为凭借芯片突破重夺高端份额,vivo、OPPO、小米也在中高端市场持续发力。尽管苹果二季度销售实现环比回升,但整体份额仍面临压力,服务业务增长虽稳定,却难掩硬件销售的颓势。即将于 9 月发布的 iPhone 17 系列被寄予厚望。据供应链消息,新品将搭载 A19 芯片与升级影像系统,AI 功能的本土化适配成为亮点。作为全年销量的 “压舱石”,其市场表现将直接决定三季度业绩走向,甚至关系到全年增长;但若创新力度不及预期,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份额下滑。
![]()
苹果的门店调整本是正常经营选择,但在智能手机市场存量竞争的背景下,每一次布局变动都被赋予更多解读空间。随着消费需求日趋理性,苹果需要在保持品牌调性与深化本土化之间找到平衡,而 iPhone 17 系列能否成为扭转颓势的关键,三季度的市场反馈将给出答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