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集团日前召开 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工作会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作重要讲话。他指出,今年以来,建筑行业持续下行,公司多重任务叠加、多重困难交织,但中交集团稳住生产经营有作为,推动转型升级有亮点。因此宋海良要求,下半年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做好“全面加快创新与转型”的大文章。
![]()
而中交集团近期在“交能融合”领域的积极拓展,正是全面创新、转型升级中的亮点。
中交集团紧紧围绕“交能融合”领域开发建设“交通+光伏”“光储充一体化”等新产业项目,打造智慧低碳绿色公路,构建绿色交通能源补给新生态。
例如,中交集团旗下一公局集团在重庆合长高速万州环线、九永高速的15个收费站、3个服务区共布设21个并网点,共9894块光伏板。总装机容量达6.3兆瓦,打造智慧低碳公路。
![]()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设计与选址是项目成功的关键,需要考虑太阳辐射、地形地貌及土地利用状况等多重因素。为此,项目团队开展现场踏勘,启用无人机设备、测量设备及辅助软件,全面获取现场各类信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展开数据分析,借助太阳能资源评估软件处理数据,整合多类地理数据与历史气象数据,精确测算区域光照时长和太阳辐射量,最终确定了21个并网点位置。
在项目建设中,项目团队通过多项数智化技术创新应用,成功攻克了光伏系统运行中的多项技术难题,针对光伏组件影响发电效率问题,项目团队创新采用N型双面组件安装技术,经实际测算,其资本金收益率高于传统双面组件,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也有提高,提高了年发电量。
![]()
针对光伏面板人工清洁频繁成本高、耗水量大等问题,项目团队创新研发具有自清洁结构的光伏发电装置。利用纳米涂层或光催化材料的疏水及光催化特性,结合雨水冲刷,减少灰尘在光伏板表面附着,增强弱光适应性功能。不仅使运维成本下降80%,还有效提升光伏板透光率,增加了年发电量。
针对分布式光伏站点分散、人工巡检效率低的难题,项目团队部署云端监测系统,通过网络实时采集各个并网站点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关键运行数据,并上传至云端平台,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和智能故障预警,大幅提升运维效率。
![]()
重庆高速光伏工程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运营模式,不仅能满足服务区、收费站等高速公路自有设施用电需求,剩余电量还能接入国家电网为更多地方提供清洁能源。
目前,重庆高速光伏工程项目已全部实现并网发电,年发电量约为454万千瓦时,将节约标准煤耗1455吨,实现碳减排4534吨,成功通过发展“交能融合”,加快传统交通业务的创新与转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