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年亏损9亿元到单日卖出52万,打破全球纪录。达美乐是如何在中国逆风翻盘的呢?
2024年12月,达美乐沈阳首店开业,开业当天,沈阳万象汇商场就被达美乐的排队顾客堵得水泄不通。有消费者表示,为了吃一口披萨,足足花了5个小时。先花3小时排队,再等1小时制作,最后取餐再排半小时才能顺利吃上披萨。光是这一天,达美乐就爆卖了52万,刷新了达美乐在全球单日业绩的记录。
可早在两年前,达美乐还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知名度也远不及老对手必胜客。但在进入中国市场近30年后,达美乐成功上演了一场华丽的翻身战。2024年,达美乐全年实现总收入43.14亿元,同比增长了41.4%,这也是自2023年上市以来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截止到目前,达美乐全球门店2.1万家,光是中国内地市场已经开出1198家门店,预计2025年继续扩张。而在今年第二季度,达美乐全球21000多家门店,在销售额排行榜前50位中,中国达美乐就占据48席。有人说达美乐正在被中国抛弃,有人好奇,短短两年时间,达美乐究竟是如何在中国市场实现翻身逆袭的呢?
1960年,在美国密歇根州,汤姆·莫纳罕和哥哥詹姆斯·莫纳罕花500美元买下了一家名为多米尼克的披萨店。刚开始,兄弟俩的经营并不顺利,詹姆斯便选择了退出,而汤姆只能独自扛起这家小店。他发现当时的披萨店大多专注于堂食,外卖服务并不完善,于是他果断将重心放在外卖业务上,并喊出了30分钟内送达的口号。这在当时的美国披萨市场,绝对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当时的达美乐表面上是一个餐饮公司,实际最大的部门却是IT部门。为了实现短时间配送服务,达美乐还搞出了全球首个无人机配送披萨的公司。同时还对披萨的制作流程进行了优化,简化了菜单,只留下几种经典口味的披萨。同时还对门店选址做了精心规划,尽量选择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地方,以便快速配送。到了1978年,达美乐已经拥有200家门店。
为了打响知名度,达美乐将门店开出全球。1997年,第一家达美乐在北京开业,当时的中国披萨市场虽然有巨大潜力,但早他7年进入中国的必胜客,已经凭借家庭消费的定位,在消费者心中牢牢地刻下了披萨等于必胜客的印记。
再加上达美乐保守的发展策略,以及为了速度牺牲了口味,将披萨中的配料换成了冷冻换装,甚至是预制食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达美乐都被公认为是全球最难吃的披萨,而它的门店增长数量就跟蜗牛爬行一样,迟迟上不来。
随后,中国本土品牌尊宝披萨出现,更是一度抢占了市场份额。据数据显示,2022年尊宝披萨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2000家。然而,达美乐门店数量仅有588家,其中有一半的门店都开在北京上海。
为了适应中国市场,达美乐尝试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披萨,什么海鲜披萨、鸡肉披萨,但效果却一般般。一直以外卖为主的达美乐之后又开始注重堂食,在门店装修和服务上都做了升级,但知名度太低,这些努力最终都成了徒劳。
国内又出了一大批9.9块吃披萨、59元吃披萨自助的,更是让达美乐在中国的发展举步维艰。从2020年到2022年,达美乐中国的财报上一直都笼罩着亏损的影子。2020年净亏损2.74亿元,2021年亏损扩大至4.71亿元,2022年虽有所收窄,但仍亏损2.2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过9亿元。
而达美乐的亏损主要集中在它独特的运营成本。首先是门店运营上,达美乐的选址都集中在人流量大且消费水平较高的地段。2020年至2022年,其租金开支分别达到1.37亿、1.8亿、2.17亿,占同期总收益的12.4%、11.2%及10.7%。
再者是配送费用,达美乐为了保证能及时配送,自建配送团队,这使得员工薪酬支出成为成本的大头。招股书及财报显示,2019年到2022年连续亏损期间,达美乐员工薪酬支出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高达40.1%、42.5%、43.7%和38.8%,远高于原材料及耗材成本、租金开支。对比其他快餐品牌,达美乐光是员工薪酬,占比就高出同行平均薪酬的10%。
然而就这样连续三年都在亏钱的达美乐,突然就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胃。不少人开始疑惑,从赔钱到赚钱,达美乐到底做对了什么?
其实达美乐也深知自己的困境是在于市场定位的不准,于是它果断将自己定位为披萨外卖专家,试图将经营重心转向外卖业务。为此,达美乐还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30分钟必达,否则免费的承诺。结果可想而知,门店销量急速增长。
为了确保能够按时送达,达美乐在门店选址上可是煞费苦心。2017年之前,达美乐的门店只开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2022年后,达美乐把目光转向了非一线城市,比如嘉兴、合肥、南通、扬州等,而每个新店的选址都要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包括店铺周围的消费者画像、外卖市场潜力、街道排布以及交通路况等因素都要纳入考量。
同时,达美乐还为骑手制定最省时的外卖配送路线,来提高配送效率。这样一来,即便必胜客、尊宝披萨都有外卖业务,速度和服务上却远不及达美乐。在配送过程中,达美乐还非常注重披萨的品质保障,因为披萨是一种热食,温度对口感的影响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达美乐专门设计了保温包装,能够有效保持披萨的温度和口感。
同时,达美乐还对配送时间进行了精细的划分,10分钟用来制作披萨,20分钟用来配送外卖。在这20分钟的配送时间里,8分钟是规定配送时间,7分钟是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交通状况预留的备用时间,有5分钟时间可供骑手回旋。通过这样严格的时间管理,达美乐成功地让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享受到了披萨。
除了精心选址和规划配送路线外,达美乐还采用了大量的兼职员工来充实配送队伍。以2021年年底为例,达美乐正式员工总数为2991人,平均一个店6个员工,而兼职人员达到9271人,几乎是正式员工的3倍。其中一部分兼职人员就是骑手。而达美乐选择用这些兼职员工,既满足了配送业务的人力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力成本。
当达美乐走出北京上海,靠着及时配送和品质保障,短短两年时间,在中国就获得了大量的“达门信徒”。也就是说,下沉市场是救了达美乐的关键,而之后的达美乐在全国各地的销售业绩也一路猛涨。在长沙首店开业当天,销售额就突破30万。
而西安首店开业首日,销售额飙升至32万,一周后又涨到37万,不断刷新记录。在沈阳的首店开业,当天销售额就高达52万,打破了全球单店单日业绩记录,以80元的客单价和12小时的营业时间来计算,沈阳单日52万的销售额,相当于每分钟就得卖出将近9张披萨,这速度简直让人咋舌。
不止如此,新拓展的武汉、济南、成都、青岛、温州及常州等城市,达美乐每家门店平均日销售额达46660元,增长势头十分迅猛。2021年,达美乐终于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成功扭亏为盈。也证明了那句只有不好的品牌,没有不好的市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