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ETF 类投资在资本市场持续升温,成为不可忽视的潮流。数据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主动管理型基金规模持续萎缩,而 ETF 基金规模却逆势增长,指数基金规模更是在去年 9 月历史性地超越主动管理型基金。这一鲜明对比的背后,是投资逻辑、方法与理念的深刻转变。
在首届 “金鼎杯” 买方投顾资产配置大赛6月榜解析直播交流中,主持人公众号“丰慧自留地”主理人、“金鼎杯”买方投顾资产配置大赛导师丰丰,特邀嘉宾知名财经博主、公众号EarlETF主理人张翼轸,嘉实财富基金投顾部负责人、“金鼎杯”买方投顾资产配置大赛行业专家周凤等业内专家与6月TOP榜实战派参赛者围绕 ETF 与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差异、应用场景及选择策略展开深入探讨,为投资者呈现了一场关于 “被动与主动” 的深度思辨。
ETF 的独特价值:高效工具与配置利器
在讨论中,特邀嘉宾知名财经博主、公众号EarlETF主理人张翼轸明确指出,ETF 作为指数投资的重要载体,与资产配置存在天然的契合度。其核心优势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实时交易效率。他解释道,当投资者进行跨市场配置时,场外基金的赎回周期往往较长,可能导致策略因时间差而失效,而 ETF 可实时买卖,能有效降低现金损耗,避免 “窗口风险”。
二是标的覆盖广度。ETF 能触及许多场外基金难以覆盖的品种,例如日金 ETF 等,极大丰富了投资者的可选标的范围,为全球化资产配置提供了便利。
三是支持短期策略。对于一周、两周甚至更短期的轮动策略,ETF 的低成本特性使其可操作性极强,而场外基金因申赎成本高,难以实现这类短期布局。
嘉实财富基金投顾部负责人、“金鼎杯”买方投顾资产配置大赛行业专家周凤也印证了 ETF 的崛起趋势。她表示,当前市场上的基金组合正越来越多地向指数类、被动类及 ETF 联接基金倾斜,甚至科创 ETF 也已被纳入基金投顾范畴。嘉实财富早在实践中探索出多种 ETF 应用模式:例如以中证 500ETF 联接基金为标的的网格交易策略,通过捕捉市场波动帮助客户落袋为安;又如用被动指数基金构建 “全天候组合”,不再依赖主动选基,而是更专注于捕捉资产机会。
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不可替代:超额收益的来源
尽管 ETF 发展势头迅猛,专家们仍普遍认为,主动管理型基金在 A 股市场仍具不可替代的价值。
张翼轸直言,2021 年核心资产类基金经理的表现不佳,让许多投资者对主动投资失去信心,但这并非主动投资本身的问题,而是市场对 “核心资产” 过度轻信所致。“近两年,不少价值流基金经理表现出色,量化主动基金经理的业绩也十分亮眼,这说明主动投资在 A 股仍大有可为。”
丰丰也表示认同:“今年以来,一些优秀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依然大幅跑赢指数,其超额收益能力并未消失。” 他强调,选择主动基金的关键在于识别其风格与市场环境的匹配度 —— 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在不同行情下表现各异,不能因部分风格的短期低迷而否定主动管理的整体价值。
融合趋势:主动与被动的边界逐渐模糊
“我是一颗小韭菜” 作为大赛6月榜优胜参赛者,从实战角度观察到一个重要现象:主动基金与指数基金正呈现 “融合趋势”。
一方面,主动基金的工具化特征日益明显。许多基金公司围绕科技、创新药、算力、固态电池等细分赛道布局,追求对对应指数的超额收益(即 “最大锐度”);另一方面,指数基金也涌现出 “智慧指数” 等创新形式,通过增强主动管理属性提升表现。
这种融合意味着,投资者无需在主动与被动之间做 “非此即彼” 的选择,而是可根据需求灵活搭配:例如用 ETF 覆盖宽基市场,确保组合的贝塔收益;用主动管理型基金布局细分赛道,获取阿尔法收益。
普通投资者的选择策略:适配自身需求为核心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何利用 ETF 与主动基金构建组合?周凤建议借鉴机构经验:例如通过网格交易策略赚取市场波动收益,或构建全天候组合分散风险,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对账户的冲击。
张翼轸则从 “能力圈” 角度给出建议:若不愿花费过多时间研究基金经理,ETF 是简单高效的选择;若能识别优秀的主动基金经理 —— 例如那些风格稳定、业绩归因清晰的管理者 —— 则可通过主动产品获取超额收益。
丰丰总结道:“指数基金与主动管理型基金并非对立,而是互补。关键在于理解两者的特性,结合市场环境和自身风险偏好,构建适合自己的组合。”
在 ETF 与主动管理型基金的 “之争” 背后,更本质的是投资者对自身需求的认知与对市场规律的理解。无论是被动跟踪还是主动出击,最终目标都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在融合趋势下,灵活运用两类工具,或许才是应对复杂市场的最优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